我們該怎樣做父母?

我們該怎樣做父母?這似乎是個永恆的話題。

一百多年前,梁啓超先生便身體力行地爲這個問題尋找最優解,他以一個懂得傾聽、善於溝通的慈父形象教育他的九個兒女,流傳出“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話。

如今,關於梁啓超育子的經驗,我們也只能從他寫給孩子們的衆多書信中管窺一二。從1898年到1928年逝世前三個月,梁啓超將給孩子們寫信這一活動持續了三十年,共寫信300餘封。

書信中,他直抒胸臆,表達對孩子們的愛與思念;和他們平等地討論國家大事、人生哲學;向他們傾訴生活中的苦和樂、悲和歡。他給子女的信中,沒有道德說教,沒有指貴,只有循循善誘,耐心勸說,每一封信都洋溢着真摯的愛。

梁啓超家書手稿

我願你們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致孩子們

凡一位大文學家大藝術家之成就,常常還要許多環境與附帶學問的幫助。中國先輩屢說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將來學成之後,常常找機會轉變自己的環境,擴大自己的眼界和胸懷,到那時候或者天才會爆發出來,今尚非其時也。

至於將來能否大成,大成到什麼程度,當然還是以天才爲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兩句話:“莫問收穫,但問耕耘”,將來成就如何,現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

一面不可驕盈自滿,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餒,儘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裏是哪裏,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於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我一生學問得力專在此一點,我盼望你們都能應用我這點精神。

1927年2月6日

我願你們有廣博的趣味

致孩子們

一個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讀書取益,也要方面稍多,纔有接談交換,或開卷引進的機會。

不獨朋友而已,即如在家庭裏頭,像你有我這樣一位爹爹,也屬人生難連的幸福;若你的學問興味太過單調,將來也會和我相對詞竭,不能領着我的教訓,你在生活中本來應享的樂趣,也削減不少了。

我是學問、趣味方面極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專積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內容異常豐富,能夠永久保持不厭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

我每歷若干時候,趣味轉過新的方面,便覺得像換了新生命,如朝旭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覺這種生活是極可愛的,極有價值的。我雖不願你學我那氾濫無歸的短處,但最少也想你們參採我那爛漫向榮的長處

1927年8月29日

我願你們爲學“優遊涵飲”,不必着急

致孩子們

莊(指樑思莊),在專門學科之外,還要選一兩種關於自己娛樂的學問,如音樂、文學、美術等。據你三哥說,你近來看文學書不少,甚好,甚好。你本來有些音樂天才,能夠用點功,叫他發榮滋長最好。

姐姐來信說你用功太過,不時有些病。你身子還好,我倒不十分擔心,但學問原不必太求猛進,像裝罐頭樣子,塞得太多太急,不見得會受益。我方纔教訓你二哥,說那“優遊涵飲,使得自之”,這兩句話,你還要記着受用纔好。

莊莊,成績如此,我很滿足了。因爲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級遞升的洋孩子們競爭,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真虧你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用相當努力便好了。

我願你們常思報社會之恩

致樑思順

寶貝思順,得十月二十一日稟,甚喜,總要在社會上常常盡力,纔不愧爲我之愛兒。人生在世,常要思報社會之恩,因自己地位做得一分是一分,便人人都有事可做了。

1920年12月18日

我願你們永久帶有幾分孩子氣

致孩子們

莊莊,你的信寫許多有趣話告訴我,我喜歡極了。你往後只要每水船都有信,零零碎碎把你的日常生活和感想報告我,我總是喜歡的。我說你“別耍孩子氣”,這是叫你對於正事—如做功課,與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賴人。

至於做人帶幾分孩子氣,原是好的。你看爹參有時還“有童心”呢。

以在加拿大預備像更好,稍舊一點的嚴正教育,受了很有益,你還是安心入加校罷。至於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牆基越築得厚越好。你若看見別的同學都入大學,便自己着急,那便是“孩子氣”了。

1925年7月10日

我願你們面對憂患,安之若命

致樑思成

人之生也,與憂患俱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你們都知道我是感情最強烈的人,但經過若干時候之後,總能拿出理性來鎮住他,所以我不致受感情牽動,糟蹋我的身子,妨害我的事業。這一點你們雖然不容易學到,但不可不努力學學。

1925年12月27日

我願你們謹慎擇交,端正品行

致孩子們

孩子們:

今天接順兒八月四日信,內附莊莊由費城去信,高興得很。尤可喜者,是微音待莊莊那種親熱,真是天真爛漫好孩子。

莊莊多走些地方(獨立的),多認識些朋友,性質格外活潑些,甚好甚好。但擇交是最要緊的事,宜慎重留意,不可和輕浮的人多親近。莊莊以後離開家庭漸漸的遠,要常常注意這一點。大學考上沒有?我天天盼這個信,諒來不久也到了。

1926年9月4日

我願你們知道我快活頑皮的樣子

致孩子們

大孩子、小孩子們:

賀壽的電報接到了,你們猜我在那裏接到?乃在協和醫院三O四號房。你們猜我現在幹什麼?剛被醫生灌了一杯草麻油,禁止喫晚飯。活到五十四歲,兒孫滿前,過生日要捱餓,你們說可笑不可笑。(Baby:你看!公公不信話,不乖乖過生日還要喫瀉油,不許喫東西哩!)

我想做一首詩,唱唱這段故事,但做來做去做不好,算了罷。過用心思,又要受王姨娘們嘮叨了!

我這封信寫得最有趣,是坐在病牀上用醫院喫飯用的盤當桌子寫的,我發明這項工具,過幾天可以在病牀上臨帖了。

我寫這封信,是要你們知道我的快活頑皮樣子。(昨晚院中各科專門醫生分頭來檢查我的身體,各部分都查到了,都說:五十歲以上的人體子如此結實,在中國是幾乎看不見第二位哩。)

1926年3月10日

內容來源丨楚塵文化(微信號: ccbooks)

編輯 | 白衣

薦讀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