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如此迫切地想要為一部作品系列寫一篇推文。

其實在大四那年,我就有看到過關於《黑鏡》的評分和觀看熱度。由於這個古怪的劇名,始終沒有想過花時間去看。(刷劇的時間於我而言,真是件極其奢侈的事情了)

在2017年末的時候,我陷入了劇荒狀態。看著它遙遙領先的口碑和排名,我最終還是漫不經心地打開了這個神奇的腦洞視界。從第一季的第一集開始,我便完全拜倒在編劇的暗黑創作風格之下。從此,對於這個系列的追捧 便一發不可收拾。

《黑鏡》是由許多獨立的微電影組成的劇季,每一個故事之間沒有情節聯繫。在此羅列出其中一些我認為最有觀看價值的劇集:

《國歌》

《一千五百萬的價值》

《你的全部歷史》

《聖誕節特輯》

《聖朱尼佩羅》

《戰火英雄》

《白熊》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我對《黑鏡》的感受,那隻能是 --- 毛骨悚然。

這種脊背發涼的恐懼感,並不會來源於特效製作的驚悚恐怖犯罪片,而是所有展示在我面前的一切,都太F**KIng真實了!沒錯,你可以說這是脫離現實的,但科技的概念不同於科幻。若干年後人類生存的社會環境必然能夠達到《黑鏡》所描述的科技水準。關於科技和人類的矛盾變革,《西部世界》算是引出了一個讓人深思的問題但並沒有點到關鍵之處。(個人對於西部世界的劇情鋪設並不是很感冒) 關於科技超越人類、綁架人性的思考,我想把《黑鏡》推向頂峰。

先來說說讓我入坑的第一集《國歌》。裡面反射和諷刺的人性太多,最直觀的是「大眾無腦的英雄主義和道德綁架」。看完以後我經常在想,把自己放進劇情之中,是不是也會成為看熱鬧的、無異於謀殺首相個人生活的罪魁禍首的群體中的一份子?如果我是首相,是不是也會屈服於人獸性交的恥辱要求之下?這些假設的命題沒有任何意義,直到我們自己身臨其境於同樣的dilemma之中。編劇給出的選擇,實在是把道德逼上了絕境。

說到《一千五百萬的價值》,推薦大家去看《時間規劃局》。共同點是將現實生活中的貨幣改成另一種媒介形式來劃分消費階級。不過前者有揭露到追逐夢想和屈服利益之間的矛盾、憤世嫉俗與淪為混世的矛盾。

關於《戰火英雄》,故事高潮在末尾。我認為很殘酷的事情是,未來的科技是否真的會將所有劣性基因的人全部根除消滅掉。比如智商低下的、有癌症基因攜帶者的、壽命天然短期的……並美其名曰:為了維護人類的優秀純種基因。而那些劣質的生命,就相應地失去了存在的權利。這是比「適者生存、優勝劣汰」還殘忍的遊戲規則,因為這些人連競爭反擊的權利都沒有。而那些士兵,更是一群生存在科技製造的虛假世界中的怯懦者逃避者。

《聖朱尼佩羅》是我最喜歡、也是科技為人類帶來的最溫馨的利益的一個故事。一句話總結「把身體給了他 ,心留給你。」

目前看完了整三季,個人覺得第一季的質量價值最高。也或許是第一季讓我對編劇產生了男神般的敬仰和期待,導致後面的season並沒有達到第一季觀後所帶來的震撼體驗。一直想好好寫一篇評論,可惜文筆太過粗糙,而且太耗時間。更何況,有些意猶未盡的想法,還是不用文字表達出來會更好一些。這是一篇簡單的隨筆和紀念,來致敬《黑鏡》的創作團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