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本文並非揭秘《黑鏡:潘達斯奈基》的製作方式,我不知道它是怎麼製作出來的,純粹只是展示我自己所知道的方法而已。

什麼是互動視頻

2018 年最受關注的兩種電影類型當屬「錄屏電影」和「互動電影」。前者因「解除好友2:暗網」和「網路謎蹤」的超高口碑和票房而備受關注,後者則由 Netflix 的《黑鏡:潘達斯奈基》(以下簡稱《潘》)在年底引爆。

《潘》光憑「互動電影」這四個字就未播先火,但其實在 eLearning 行業里,互動視頻已經被使用很多年了。eLearning 的字面意思是「電子化學習」,相比起僅僅只是播放視頻的常規視頻網課,它還能讓學員在觀看課程的過程中直接通過點擊、填寫答案等方式互動,參與感更強,就是所謂的沉浸式學習體驗。

現在大家看看我花了一個下午拍攝和製作出來的互動視頻(請忽略隨性的剪輯和後期)。

如演示所見,觀眾可以通過點擊和輸入數字的方式替主角選擇上樓還是下樓,往左還是往右,你跳還是我跳(《潘》里的選項)諸如此類……這就是幾道選擇題,就像計算機里的 0 和 1,是與非嘛。

所以這種視頻貌似沒什麼技術難度,聽起來又很高級,但為什麼這麼少見呢?因為它的製作成本高在劇本與創意。我的視頻只是很簡單的結構,但假如是大製作,可能你需要為這 19 層樓都設置一個分支劇情,那麼起碼得拍 19 條片,然後每一條都得能回歸到主線劇情,更何況結局也可能不止一個……同時為了確保片段間的銜接不會像我的那麼生硬,還得有額外的後期製作。

另一個成本是視頻的託管——如果你的《潘》是下載了看的話,你會發現它根本無法互動,就是一個普通的電影。視頻只能用來看,互動靠的是背後的網頁技術,HTML5、Flash 什麼的。換句話來說,你的點擊並不直接作用於視頻,而是在覆蓋在它上面的網頁元素上,它們會根據你的操作判斷接下來該播放哪一個片段。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給你看的是一段錄屏演示,因為我沒有這樣的伺服器,所以只能把製作工具的演示模式錄下來給大家看。

如何使用 Adobe Captivate 製作互動視頻

背景和原理基本是就是上面這些了,如果你還有興趣了解具體是怎麼製作的,我們繼續。

常見的 eLearning 工具主要有三家:Adobe Captivate、Articulate Storyline 以及 iSpring。他們的功能和界面都大同小異,前兩者還和 PowerPoint 特別大同小異——從這點我們就能大概看出,它們的定位並不是專業的影視製作,而是職場人群。

我的演示視頻是用 Captivate 做的,因為劇情足夠簡單(根本沒有),只要大概想好會出現什麼場景,需要哪幾個鏡頭,就可以拍了。然後按情節剪成不同的片段,就可以導入 Captivate 里了。

Captivate 的編輯方式和 PowerPoint 也幾乎一樣。首先為每個片段創建一個空白 slide,將片段導入為 Interactive Video(互動視頻);然後通過工具欄的 Shapes(形狀)畫一個矩形,在右側屬性欄調整為黑色,設置一下透明度等,導航欄就出來了。還能設置進場方式,相信做過 PPT 的都看得懂。

然後加入兩個 button(按鈕),會發現它們的屬性多了一個 Action(動作)。這就是設置點擊事件的地方,點擊按鈕之後想要執行什麼動作,比如跳轉到指定片段,就是在這裡定義的。這是最關鍵的步驟,因為它直接影響著影片劇情的走向。

第三步是屏幕下方的 Timeline(時間軸),剛剛添加的矩形、按鈕等組件都會出現在這裡,化身成為時間塊。拖動時間塊的前後端即可為它們設置適當的出現、消失以及持續的時間。

如此類推,將片段之間的跳轉關係一一設置好,便可以像開頭的視頻那樣,通過工具欄的 Preview 預覽整個項目的效果了。

真的,就是這麼簡單。

eLearning 製作工具的一些補充

eLearning 工具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視頻製作軟體,它們主要是針對教程、演示類視頻,所以像跨平台錄屏、響應式布局(自適應不同設備)、PowerPoint 整合、課程反饋、測試結果統計等等,才是它們的強項;特效什麼的則基本可以忽略了,當然了,有些人連 Excel 都能用來畫畫,沒什麼是不可能的。

因為 eLearning 工具屬於行業軟體,一般不是干這行人並不需要用到(而且特貴),所以我就不展開講太多了。有興趣的話可以逛逛 elearningbrothers.com,一個較為老牌而權威的 eLearning 技巧和資源站,也歡迎在評論區繼續討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