幀率相同時,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但首先要分清拍攝記錄的幀率與播放放映的幀率。

拍攝記錄幀率變化,播放放映幀率不變:

1.24fps以上高幀率拍攝、24幀率播放會形成升格效果,也就是慢鏡頭效果。

2.24fps以下低幀率拍攝、24幀率播放會形成降格效果,播放時畫面內容會加速,武打動作片常用。

而播放放映幀率變化又分為等速幀率與非等速幀率:

1.等速幀率:是數字放映時代,播放處理常用的幀率轉換方式之一,例如有線電視節目。指單位每秒的幀率中僅用對等的單位幀率進行轉化,不使用單位相鄰秒的其它幀畫面。例如,原本每秒24幀拍攝的畫面,在每秒12幀率播放時僅使用對應每秒24幀區間內的畫面,即在兩幀中抽取一幀構成每秒12幀的播放。

2.非等速幀率:是指膠片放映時代的物理放映,也是數字放映時代的幀率轉換方式之一。拍攝時膠片每秒為24幀畫面,使用物理機械放映時,速率變化與等速幀率相反。例如(假設),放映機原本轉24次放映一秒24幀畫面,當放映機轉速提升到50次每秒時,將會播放50幀畫面,而不是將原本的24幀畫面拉伸融合成50幀畫面。前者為加速效果,後者為減速效果。

我們看過的默片電影就是因為手搖錄製的幀率不均等所形成的時慢時快的效果。

拍攝記錄幀率不變,播放放映幀率變化:

1.24fps拍攝,低於24幀率以下播放,等速幀率會形成加速效果,非等速幀率會形成變慢卡頓效果

2.24fps拍攝,高於24幀率以上播放,等速幀率會形成偽定格效果,觀看時會感覺到變慢與卡頓效果,因為原本的一幀畫面變成了多幀畫面使用。非等速幀率會形成加速效果,因為可能把原本2秒的內容壓縮進了1秒播放。


當代電影的標準幀率均為24fps,也就是每秒24張靜態影像。在中小尺寸的播放媒介進行播放,理論來說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幀速率主要影響的就是物體在單幀畫面上形成的運動模糊程度,在連續播放時所構成的動態模糊效果。

但是,現在隨著大尺寸放映媒介的普及,在某些放映過程中,會感覺到卡頓現象。這是因為在一定的物理放映尺寸中,鏡頭運動位移過大或速度過快,卻依然使用24幀率標準快門拍攝時,會導致標準的24fps已經低於人眼與大腦的連貫性視覺處理的閾值,這時就應該通過提升拍攝時的幀率與快門速度來確保運動效果的連貫性。

所以,拍攝的幀速率會因電影的製作需求不同而產生變化,而放映/播放時的幀速率標準為24fps。而新一代的電影還有進行50fps、120fps的嘗試。


沒有區別,一般視頻的幀率要麼是24P要麼是25P,清晰度跟解析度有關係


幀率和超清標清沒有關係的。一個視頻的清晰度更關係到碼率這些。


幀率與清晰度關係不大。

一般視頻24幀,部分視覺效果是30幀,甚至60幀,區別是你看到畫面流暢感和運動效果會更好。

清晰度是每一幀的清晰度。

實在不明白就去看畫面質量就行了,一般1080-4k視覺只有在32寸電視上才能看出區別。


超清和標清是解析度的區別喲


沒區別,更準確說是沒聯繫,標清高清是解析度的不同,不同幀率可以和不同畫質組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