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我國成人高血壓的患病率已經超過20%,全大約3.3億高血壓患者,且繼續增長趨勢。高血壓造成中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尿毒症等越來越多,已經成為我國非常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了。

關於高血壓的治療很多朋友存在很多的誤區,對這種最常見的疾病認知不足,因此,有必要和大家講一下高血壓的治療原則,以及治療上存在的誤區。

治療原則:1、必須終生服藥,儘早服藥高血壓是不能治癒的疾病,很少有人高血壓經過治療後能夠痊癒,除非是繼發於其他疾病的高血壓。因此,必須長期堅持治療,每天都要服藥,不能喫喫停停。另外,高血壓一旦明確診斷,除了生活方式調整之外,如果調整不能達標,一定要早期服藥,這樣纔能有效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2、聯合用藥比單一用藥效果好我們治療的目的是血壓達標,預防併發症發生,但就目前來看,大約三分之二的患者單一一種藥物很難達標,加大藥物劑量作用有限,必須聯合用藥。聯合用藥有以下好處:起到協同作用,達到「1+1>2」的作用;聯合用藥可以中和藥物的不良反應;聯合用藥副作用明顯比單一用藥要小很多。3、藥物選擇要因人而異

其實降壓藥作用都不錯,但為什麼這種葯在別人身上效果好,到你的身上就很差,原因就是這個藥物不適合你。因此,選葯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個體化的選擇,才能選擇適合你的葯。不能看到鄰居喫的效果好,自己也去買著喫,很可能會導致嚴重不良後果。

4、到底什麼樣的血壓才需要治療我們的原則,就是年齡小於60歲時,只要大於140/90mmHg,就建議服藥治療,年齡大於60歲時,血壓大於150/90mmHg,才開始治療。如果能耐受,最好降到140/90mmHg以下。

高血壓的患者,常常存在這樣的誤區:

誤區一:沒癥狀不要治療這是很多人都有的誤區,經常聽他們說,我雖然160了,但沒癥狀,頭也不昏,沒必要治療。這是大錯特錯的。沒癥狀其實更危險,別人一旦血壓升高就有感覺,就知道自己的血壓高了,然後比較小心,對於沒癥狀的人,沒有預警作用,血壓很高,有可能出現危險。血壓高對心、腦、腎的影響是時刻進行的,逐漸加重,因此只有早日控制好,才能更加有效地預防併發症。誤區二:血壓正常了就可以減葯或停葯

這種想法的人也很多。血壓正常那是藥物治療的結果,說明你的選藥效果好。因為高血壓是不可治癒的病,必須每天堅持服藥,一旦停葯,血壓就會反彈,並且可能會升的更高,造成危險。那麼什麼時候可以減葯甚至停葯呢?當你的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說明降壓效果剛好;如果在130/80mmHg以下,說明降壓很理想,但不能停葯;120/70mmHg以下,你可以適當減少用藥量,但必須多測血壓,一旦升高,再把葯喫回來。

誤區三:長期喫一種葯副作用太大,要經常換著喫很多人認為長期喫一種葯副作用太大,用藥要經常換著喫。其實沒必要,因為副作用一般在用藥初期就表現出來了,你如果沒有副作用,那基本就不會再有。所以即使長期喫藥,其血壓控制好獲得的好處,遠遠超過藥物的副作用,經常注意檢查就可以了。最後和大家講一下,高血壓的治療一定要注意非藥物治療的效果,就是生活方式的調整。注意睡眠、低鹽飲食、戒煙限酒、多運動鍛煉等,對血壓的降低都很有益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