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科辖属新竹、竹南、龙潭、铜锣、生医、宜兰等6个园区,新竹园区计引进7家厂商,投资金额新台币8.225亿元;竹南园区引进1家厂商,投资金额新台币1.5亿元;龙潭园区引进1家厂商,投资金额新台币9.3亿元;生医园区引进6家厂商,投资金额新台币17.16亿元。 值得观察的是,新竹园区因土地使用已趋饱和,引进厂商在2011年成长达到最高峰之后,逐渐往其他园区增长,卫星园区已逐步扩大,与新竹园区形成强而有力的产业聚落。 引进之产业类别,以生物技术8家,投资金额新台币26.735亿元最多;积体电路2家,投资金额新台币2.5亿元;光电2家,投资金额新台币1.65亿元;电脑周边2家,投资金额新台币3.8亿元;通讯1家,投资金额新台币1.5亿元。

很明显下个产业在生物技术

二、引进产业说明
(一)云端通讯:
     1.奥乐科技公司─为园区交大育成中心培育转成科学工业,研制「云端交易安全平台」。
     2.翌勤通讯公司─股东成员包括国发基金及创新工业技术移转公司等,研制「主动式室内分布 式天线系统」,为大楼内、会议中心及各种公共设施,提供增加行动语音及数据网路之覆盖 率及传输乘载容量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二)感测器元件:
     1.谦鼎科技公司─结合中科院及其他大学等技术合作,研制「焦平面阵列感测元件及高侦检度 焦平面热影像模组」,应用于医疗及商用领域。
     2.台湾麦格纳汽车─由德商Magna International Inc.集团并购国内飞利浦建兴公司车用电子事 业部门部分产品线后投资设立,研制「车用超音波感测器与相关之停车/倒车辅助系统、车 用影像及前方辨识摄像头模组及系统」。
     3.瀚谊世界科技公司─与日本NTT集团合作,研制「无极4K高画质智慧电视机上盒、灵知蓝 牙标签、灵感USB感测节点、年长者居家远离侦测系统」,可透过Android应用程式与智慧 手机互动。
(三)高阶医疗器材: 
     1.麟瑞科技分公司─结合交通大学生医电子与半导体技术的研发能量,研制「可穿戴式多功能 生理讯号监测系统」。
     2.和鑫生技开公司─移转自美国NanoDynamics-88穿透式X光管技术,研制「穿透式、移动式 诊断用及治疗用X光系统」。 
     3.能资国际分公司─与日本专家研发复合金属取代传统球管阴极所使用的钨丝,来研制「微型 可携式X光机」。

以前学生时代研究奈米碳管, 其中一个应用就是可携式微型X光机, 尤其现在Power IC成熟, 整个高压系统也可以微缩化, 以后就不必一台X光车来健检了


     4.群曜医电公司─研制「上消化道内视镜及磁导引控制器」,抛弃式设计可减少重复使用之清 洗保养成本,及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免除麻醉诊疗。
     5.亚拓医疗器材分公司─与美国史丹佛大学医学单位共同合作开发「创新隐密性导尿管」,使 神经性膀胱患者进行最有效的膀胱管理、提高患者的尊严与生活品质。
(四)新药及学名药厂商:
     1.祥翊制药公司─英属开曼群岛商Sunny Pharma Holdings, Limited投资,引进「Sodium  Phenylbutyrate(代号ASN-02)新剂型与新适应症专利、无菌针剂学名药、缓释学名药、困难学名药」,可防治癌症治疗之副作用,包括消化道黏膜炎、皮肤炎、皮肤纤维化等或治疗关节 变形、止痒、酒糟鼻等。 

蛮多生技公司做这个新剂型, 花五年时间, 时间短, 成功率较高. 缺点是卖的出去吗?问题还是既然是旧药新剂型除非效果显著, 市面这方面药物又不多. 旧药使用不方便或效果不显著才有机会, 不过倒是FDA通过, 可以炒股. 


    2.世福细胞医学科技公司─移转自中国医药大学及杨文光教授之脑瘤免疫治疗制剂技术,研制 「自体树突细胞肿瘤抗原免疫细胞治疗制剂」,用以治疗恶性肿瘤(包括致命性脑瘤)。
     3.生控基因分公司─与农科院等单位技术移转或合作,研制「PEK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蛋白疫 苗平台(蛋白质癌症治疗剂)、NESK融合蛋白疫苗平台、免疫增效RAP1融合蛋白疫苗平台」,针对目标抗原诱发专一性免疫反应以治疗之。
(五)其他:
     1.台联科公司─英属开曼群岛商Availink Inc投资,研制「全球数位视讯广播讯号解调晶片、全 球数位视讯广播机顶盒单晶片(SoC)」,可共用一套解调器,解决全球各地解调需求,降低 数位广播接收器生产成本。 
     2.中华精测科技分公司─前身为中华电信研究所的高速PCB研究团队,研制「晶圆测试板、IC  测试板」,应用在封装前、后检验晶圆或IC之良率,筛出不良品。
三、生技产业与新竹生医园区聚落发展
    生物技术产业自2011年新竹生医园区生技大楼落成启用之后,聚落效应发酵促使厂商数量快速成长,从2013年起取代电脑周边产业成为竹科第3大产业。截至2015年6月底,有效核准厂商家数已成长至78家,包含新竹生医园区34家,另有4家竹科厂商至生医园区扩厂。
    竹科管理局正著手规划兴建标准厂房,以扩大吸引新药研制及高阶医疗器材厂商,建构台湾最佳生医产业聚落。

新创投资是IOT, 生技
 

截至20156月底竹科有效核准厂商家数

产业

园区

积体电路

光电

生物技术

电脑周边

通讯

精密机械

其他

合计

新竹

184

69

25

48

43

29

8

406

竹南

5

20

14

4

1

8

1

53

龙潭

3

7

3

1

0

0

0

14

生医

0

0

34

0

0

0

0

34

铜锣

5

1

2

2

0

0

0

10

宜兰

0

0

0

2

0

2

0

4

小计

197

97

78

57

44

39

9

521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