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TVBS

绿色和平和荒野保护协会,针对全台海岸线做快筛调查,经过推估换算,全台的海洋废弃物,可以多达快16万袋;环保署今年开始,针对海废做科学数据分析,首先监测宝特瓶,因为上面的条码可以判别国家,就知道垃圾从哪里来,方便源头管理。


TVBS资深记者王薏絜:「环保团体在全台的海岸线上面,执行所谓的快筛调查,他们发现有56%的海废,是集中在10%的海岸线上,像我们现在在的这个地方,是桃园的海边,可以看到后面是满满的废弃物,那我们发现在现场最多的,就是像这样子的塑胶瓶罐还有保丽龙。」


放眼望过去真的很脏,渔具、鞋子,各式各样的垃圾堆积,净滩活动盛行,却怎么清都清不完,绿色和平和荒野保护协会,在全台1210公里长的海岸线,实际量测119个测站,每站100公尺,相当于接近台湾海岸线的1%,发现有1583袋垃圾,去推估出海岸线上有15万多袋的海洋废弃物。


绿色和平海洋专案主任颜宁:「我们用的是目测式快筛方法,那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大范围的普查,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说,在台湾的海岸上面到底有多少垃圾,那这些垃圾主要累积在哪边,以及它的主要类型是什么,那这些其实是过去,我们在做净滩的时候,比较不容易有一个的完整资料。」


这次调查用90公升黑色大垃圾袋去换算,第一名是在新北市瑞芳区,垃圾袋数就高达210袋,接著是嘉义布袋镇好美寮有113袋,台南青草仑有85袋,这三个地点的海废加起来,就占全台总量的48%。


荒野保护协会专员张筱昀:「快筛给的观察点是固定的,比较不像我们以往去净滩,点是任由你挑选,那你会挑选方便去的,或者其实你挑的那个点,已经满多人去捡过。」


快筛调查是参考日本韩国的方式,特色就是快速找出重度污染区,政府可以依据资料结果,去计算要投入的人力、资源、预算,而国际净滩行动ICC,特色是民众容易上手,是从环境教育让你理解。


调查中发现,海洋废弃物大都是塑胶瓶罐、渔网绳索、和发泡塑胶、塑机袋,而渔业废弃物在调查中数量不少。


环保署废管处简任技正李宜桦:「我们也跟渔业署共同来研商,怎么样透过一些宣导的方式,或者是补助的方式,让这些渔民可以改变,他的这些蚵架的一些包装,一些使用的方式。」


环保署呼吁民众从源头来减量,因为海洋废弃物的来源太多,又横跨很多部会,2018年环保署开始分两阶段管制,含塑胶微粒的化妆品和清洁用品,1月开始不得制造和输入,7月1日开始是不能贩卖,避免这些塑胶微粒被鱼虾吃进肚,又透过食物链进到人体。


而环保署今年和民间环保团体合作,成立了海洋废弃物治理平台,除了源头减量、预防,也开始做科学分析。


环保署环管处简任技正郑春菊:「我们今年优先去监测是那个宝特瓶,因为宝特瓶,它有一些条码可以去判别国别,那你如果像那个塑胶袋,像那个红白袋蓝白袋,它可能海水冲刷,你就看不出它的产源在哪里了,所以我们做这种东西,是比较有办法有一个科学的数据,去讲说这个废弃物是本国产生的,还是其他国的贡献。 」


希望透过定点的长时间分析,去查出垃圾的来源,才好做控管,而避免海洋废弃物的增加,落实在大家生活中的减塑,更容易有效率维持海洋的干净。


更多 TVBS 报导
EU新法拟严惩农药残留 有机农怒喊冤
非洲猪瘟肆虐4省 中国农业部:不排除新疫情
你的3C垃圾全被丢到这! 迦纳小镇「全球最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