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不到長城非好漢”!或許你已經無數次地征服長城,可是你知道怎麼區分長城的“正反面”嗎?相信90%的朋友都會驚呼:長城也有正反面嗎?當然!萬物皆有正反兩面,宇宙黑洞都不例外,何況長城乎?

萬裏長城怎麼區分“正反面”?倆字:看溝!

座落在北京懷柔慕田峪村的慕田峪長城,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比北京城建都的歷史還要古老,被列爲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和世界文化遺產,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徐達、戚繼光都曾在此駐守。

萬裏長城怎麼區分“正反面”?倆字:看溝!

與一年四季人山人海、玩一趟被踩壞兩雙鞋的八達嶺相比,慕田峪長城的遊客數量少得可憐。然而十分有趣的是:來慕田峪參觀的外國遊客卻出奇地多!正因如此,這裏的小商小販幾乎都能說一口流利的外語。沒辦法,這也是“生活所迫”啊!

萬裏長城怎麼區分“正反面”?倆字:看溝!

慕田峪和八達嶺的另一個明顯區別,就是這裏的城牆全是“雙面垛口”,也就是兩側都有垛口牆。正因如此,很多之前去過八達嶺的遊客再登上慕田峪的時候就懵了:兩邊兒都一樣,怎麼區分哪一面是正面、哪一面是反面呢?

萬裏長城怎麼區分“正反面”?倆字:看溝!

按照常理來說:長城上的垛口牆都修建在迎敵方向的一側,相當於長城的“正面”;而相對的“反面”一般都是修築低矮的宇牆,也叫女兒牆。全長5400米的慕田峪長城幾乎全是“雙面垛口”,在全國範圍內都實屬罕見。

萬裏長城怎麼區分“正反面”?倆字:看溝!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第一次登上慕田峪長城的遊客來說,該如何快速地區分長城的“正反面”呢?慕田峪長城的講解員姐姐告訴我們一個兩字訣竅:“看溝”!當然此“溝”非彼“溝”,而是指藏在我們腳下看似不起眼的一條長城排水溝!

萬裏長城怎麼區分“正反面”?倆字:看溝!

原來古時候人們爲了排除積水,在長城上修建了許多排水溝。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因此這些人工修建的溝渠都是有一定坡度的,所以排水溝最終匯聚流出的方向,就是長城的內側,也就相當於是長城的“反面”。

萬裏長城怎麼區分“正反面”?倆字:看溝!

至於老祖宗們爲什麼要這麼做?講解員姐姐給出一個看似可笑卻又很有道理的說法;古代是農業社會,對於靠天喫飯的老百姓來說,“雨水貴如油”!所以應了那一句老話:“肥水不流外人田”,哪怕是雨水也要流回自己國家的土地!

萬裏長城怎麼區分“正反面”?倆字:看溝!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都誤以爲長城就是關內、關外的分界線,其實並非如此!關內與關外是一個隨歷史不斷變化的地理名詞,與長城並沒有太大關係。一直到明清時期,山海關以東包括東三省在內的廣大地區才被統稱爲關外,而並非指長城以外。

萬裏長城怎麼區分“正反面”?倆字:看溝!

不僅如此,講解員姐姐還介紹說:慕田峪長城之所以會修成獨特的“雙面垛口”,也是考慮到一旦有少量敵人僥倖混入長城內側,守城官兵也能及時發現,兩面作戰、“關門打狗”!由此可見,慕田峪當時一直是烽火不斷的兵家必爭之地!

萬裏長城怎麼區分“正反面”?倆字:看溝!

現如今數百年過去了,烽火狼煙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望長城內外也盡是我華夏山川。即便如此,作爲炎黃兒女,我們也有義務銘記和保護長城。假如下次你和家人朋友再去爬長城,記得好好區分一下長城的“正反面”哦!

萬裏長城怎麼區分“正反面”?倆字:看溝!

旅行體驗師、頭條旅行體驗官:@揹着女兒去旅行。(本文已簽約維權騎士與圖盾24小時全網維權,未經作者允許擅自轉載或抄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