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貨幣體系

上一篇文章說道過時的金本位制,那麼中國的貨幣體系是怎樣的?市場上的錢怎麼來的?怎麼做大信用貨幣的?以及什麼是M1(狹義貨幣供應量)、M2(廣義貨幣供應量)?

自從金本位制過時以後,現行貨幣體系是信用本位制,它的唯一支撐是對發行者實力的信心,也就是取決於該國的實力,相當於政府做擔保,保證你手上拿的那張紙可以有價值的,而不是隻是張紙,央行不能憑空發行貨幣,所有的貨幣發行都需要有對應資產,也就是對應央行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

,具體可見下圖:

央行發行的貨幣就是M1(即社會流通貨幣總量加上活期存款),這些錢通過銀行流通到全社會上去,全社會的存款匯入到銀行,銀行再用這些錢放貸款,把錢又投放到社會上去,但銀行不能全部拿去放貸款,得留一部分做存款準備金(中央銀行規定具體的存款準備金率),2017年9月30號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後是16%,也就是每次存了再流出去,就使得整個市場上的貨幣量比原先發行量大很多,這就是貨幣乘數效應,而這個市場上總的貨幣量就是M2(M1+定期存款+儲蓄存款),M1除以存款準備金率就是M2,相當於把貨幣量放大了6.25倍(1/16%)。央行調低存款準備金率,相當於水庫開閘放水,提高貨幣的流通量。

歡迎點擊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微信關註:閑言碎語話讀書,分享讀書感悟、涵蓋投資理財、哲學、歷史、心理等等。同時也歡迎分享,在屏幕右上角點擊分享,享受與人分享的快樂,思想需要你的分享。

weixin.qq.com/r/ckjg_Df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