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人的身體情況,患上腸道疾病的人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便的形狀和顏色,那麼胃腸炎大便的癥狀是什麼?

急性胃腸炎引起的輕型腹瀉,一般狀況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為黃色或黃綠色,少量黏液或白色皁塊,糞質不多,有時大便呈「蛋花湯樣」。急性胃腸炎也可以引起較重的腹瀉,每天大便數次至數十次。大量水樣便,少量黏液,噁心嘔吐,食慾低下,有時嘔吐出咖啡樣物。

  人體的腸胃功能如果出現疾病的癥狀後,就會讓身體收到比較大的影響,會有很多的身體疾病發生,所以保護好腸胃的功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腸胃的保護一定要從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做起,慢性腸胃炎喫什麼食物好,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

  1.宜喫細掛麪、燴面片、餛飩、嫩菜葉、魚蝦、蛋及豆類製品等易消化的食物,以使腸道得以休息。

  2.慢性腸炎如伴有脫水現象時,應及時飲服淡鹽開水、菜湯、菜汁、果汁、米粥等。以補充水、鹽和維生素的丟失。

  3.蘋果含有鞣酸及果酸成分,有收斂止瀉作用,慢性腸炎患者可經常食用。

  大蒜粥:取大蒜35克,去皮,切碎末,粳米120克加水1000毫升煮粥,早、晚溫服,有止痢、止瀉效果。

  馬齒莧粥:鮮馬齒莧80克,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用,可止瀉。

馬齒莧

  山藥蓮子粳米粥:山藥25克、蓮子15克、粳米120克煮粥,早、晚服用,有健脾和胃及止瀉之效。

  通過上面的知識,大家對於腸胃炎患者的大便有了一定的瞭解,如你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下方留言交流,或者到正規的醫院進行身體的檢查。


腸炎病人糞便分幾種情況,

  1. 急性腸炎。腹瀉,由於食用寒涼食品,造成胃寒,糞便為淡綠色或淡黃色稀便,
  2. 慢性腸炎,胃寒的,由於長期的胃寒,形成脾胃虛弱,病人大便溏薄,或者軟香蕉便。
  3. 慢性腸炎,胃熱的,也會造成脾胃虛弱,由於脾胃功能差,糞便在大場內停留的時間太長,水分被吸乾,所以大便乾燥,結節。

當有了腸炎的時候,在急性期要藥物治療,慢性期飲食療法。針對病情對症食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