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ss-snake-60546_1280.jpg

捕捉与保定

一、 蛇
大部分蛇类可以平稳地从外出笼内取出,但若其具有攻击性,则建议使用毛巾或皮手套等工具确保安全。此时应轻柔地将蛇用毛巾包住,找到蛇头后保定之。只有当蛇极具攻击性或有剧毒,才需使用蛇勾。蛇勾之用法为将其头部压制于地上再徒手保定之。须注意不当的使用蛇勾可能导致病患受伤,应格外注意。蛇类也经常被装于袋中就诊,此时应于袋外控制蛇头,在将手伸入袋内抓住蛇头并带出之。
保定者应一手抓住蛇头(以避免被攻击),另一手托起蛇身。若蛇较大之则应数人共同保定。

二、 蜥蜴
小型蜥蜴较容易捕捉但难以保定(因为会不停扭动),若病患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则应使用毛巾或皮手套辅助操作。由于蜥蜴可以啃咬与抓搔,因此建议使用较长的皮手套以确保安全。保定长颈蜥蜴(例如巨蜥类)时若未确实保定头部,则容易被反咬一口。因此操作时应一手固定其颈部前端(恰位于头骨后方),以避免被咬。
有许多蜥蜴有「自割」的防御机制(特别是守宫类),因此应避免抓握蜥蜴尾部。也须注意并非所以蜥蜴都有粗厚的皮肤,例如守宫类皮肤就较为娇嫩,因此操作时要注意避免造成伤害。

三、 龟
因为龟只头颈部可以缩入壳内,因此较难保定。当龟只探索或补食时,操作者应以拇指和其余四指左右扣住颅骨基部与颈椎交接处。以轻柔却稳定的力量保定龟只头颈部。若上述方法失败,操作者可尝试以手指或弯钩状工具扣住嘴喙部,并加头部牵引出。但务必注意此类操作可能对其嘴喙造成创伤,操作时应格外小心。
在面对箱龟等会闭壳的龟种时,可以工具将壳前部撑开以牵引头部,或将其前足抓起悬吊带其自然放松。但须注意此类操作皆会造成极大紧迫,若无法顺利操作时应考虑采取化学保定方式辅助。



爬虫类理学检查

理学检查建议
为由远而近、由头至尾。先进行外观的观察可以避免动物过于紧迫,并缩短操作时间。由头至尾的观察顺序则可以确保无有遗漏。
1. 眼: 应清澈,干净,无分泌物。巩膜应无发红,PLR常存在(但未必)
2. 耳(鼓膜):鼓膜应使用笔灯辅助检查。其应为干净,透明且无污垢
3. 口腔:应为湿润,粉红(蛇类通常较白),并且无伤口。
4. 躯干:应触诊确认是否有异常团块,并观察表皮健康状况。
4-1蛇:通常可触诊心脏,胆囊,肋骨,猎物遗骸(粪便)。
4-2蜥蜴:通常较难触诊脏器。若可于非直肠检查触诊肾脏,则通常表示其肿大。
4-3龟:因龟壳阻挡较难触诊,但可尝试将手指伸入鼠蹊部,触诊是否以膀胱结石,异物或卵。

此外理学检查时还须确实记录体重,心跳与呼吸速率。爬虫类常无法使用听诊器取得心跳,因此可使用督普勒仪协助。也建议于理学检查时判定公母,尤其当怀疑生殖系统疾病时。



参考资料
Mitchell, M. A. "Managing the Reptile Patient in the Veterinary Hospital: Establishing a Standards of Care Model for Nontraditional Species." Journal of Exotic Pet Medicine. 2010;19(1): 56-72.

Nugent-Deal, J. (2011). Reptile Physical Exam, Capture, Restraint and Venipuncture Techniques. ABVP.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