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管的安裝和布管不僅僅是擰緊接頭那麼簡單。

【轉編自】Parker China Team

軟管的安裝和布管不僅僅是擰緊接頭那麼簡單。軟管的壽命並不是永恆的,但是,在安裝之前,學習一些基本的布管原則,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使用壽命。

一、合適的軟管長度

金屬軟管比普通軟管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但它不是柔性的。

如果需要耐壓柔性管,軟管是您的最佳選擇。液壓軟管正是用於移動狀態下傳輸壓力流體的。當軟管平直連接時,其長度必須大於從埠到埠的距離。因為當軟管承壓時,在壓力作用下,直徑將會增大,而長度將會減小。

在壓力下,長度最多可以減小4%。這意味著,一根1米長的軟管,將會縮短4cm!

因此,如果沒有足夠的鬆弛度,軟管接頭連接部位將承受過大壓力而引發泄漏或更糟情況。軟管可能被從接頭位置拉松,而造成災難性的故障。保持足夠的鬆弛度很重要,但是鬆弛過度可能會有軟管組件磨損或人員絆倒風險。

二、合適的彎曲半徑

液壓軟管是柔性的,但是它的鋼絲增強層也使其具有相關的機械特性,從而會限制它的柔性。其中一個限制是軟管最小彎曲半徑,即,在鋼絲增強層開始扭曲之前,你能夠將軟管從弧線彎曲到尖角的程度。

請這樣想像一下:每隻手各握住一段軟管的兩端,用力按成「U」字形。兩端之間的距離即為彎曲直徑,其一半為彎曲半徑。一些軟管彎曲半徑比其他軟管更小,因而柔性更好。

在安裝軟管總成時,另一個重要的原則是需要考慮軟管與軟管接頭接觸的地方。如是需要軟管在金屬接頭位置附近立即彎曲,應遵守這樣一個原則:至少需要在2倍管徑處開始彎曲。因此,如果軟管外徑為15mm,那麼彎曲處至軟管接頭處的長度應不小於30mm。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應考慮使用90°或45°的軟管接頭。

當帶壓流體高速進入軟管時,你不希望它「衝擊」內芯管,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將會使內芯迅速劣化,大大縮短軟管的使用壽命。如果「保持兩倍於外徑的平直長度」,應該能夠使流體暢通地進入軟管中,盡量減少芯管過早失效的風險。

三、避免軟管扭曲

液壓軟管是柔性的,但是它的鋼絲增強層也使其具有相關的機械特性,從而會限制它的柔性。減小機械應力的方法之一是避免軟管扭曲。在布管時,可以使用標印來判斷軟管是否扭曲。如果看到標印看起來彎彎曲曲,說明軟管在安裝過程中發生扭曲。應鬆開兩端,消除扭曲之後,用兩把扳手方法,一把扳手固定軟管以防止扭曲,另一把扳手擰緊接頭。

接下來的布管原則還是針對防止軟管扭曲。簡單地說,你需要將軟管的彎曲限制在單一維度「平面」之內。可以這樣想像:軟管從左向右移動是在一個平面或維度內移動,軟管僅上下移動或前後移動也是如此。左/右、前/後、上/下運動的的任意組合代表2維平面運運動,而三者組合則代表3維平面運動。多個平面運動稱為「複合彎曲」,這可能會導致軟管扭曲,因為軟管端部已經被固定。因此布管原則要求軟管最多隻能在一個平面內運動;但是,如果你的應用需要軟管多平面運動,請向ParkerStore專家尋求建議。

四、布管及固定

軟管過早破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磨損,磨損導致外膠層消失,將鋼絲增強層暴露於濕氣時,開始生鏽和劣變,從而降低軟管的使用壽命。

為此布管原則要求夾緊軟管,使之固定在適當位置,以防止磨損。在布管原則第1部分,我們談到了軟管在壓力下會縮短,因此不要過度夾緊軟管!軟管間的摩擦也可引起磨損,因此每根軟管應單獨夾緊。

五、提前規劃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為了擰下一個軟管接頭,你不得不搬走很多障礙物,或購買一個專用工具,才能將扳手套住螺母?為便於未來維護而進行正確布管規劃有助於大幅節省時間。舉例來說,在一個液壓閥塊上,有多根軟管在極小空間裏相互疊層。為了接觸軟管接頭,你需要取出位於前端的軟管。另外,不要忘了哪根軟管連接到哪個埠!使用軟管接頭與硬管接頭的組合可以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有長短直接頭及彎接頭可供選擇,這樣在布管的時候,可以做到更美觀方便。僅僅這一個例子就可以說明,正確的布管方式可以讓未來維護變得更便捷,並且減少停機時間。

六、複習布管原則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基本的布管原則:

  • 在壓力作用下,軟管會收縮,最高可達4%,因此應保持足夠的鬆弛度。
  • 軟管彎曲半徑不得小於其最小彎曲半徑。
  • 當軟管一端固定,那麼從接頭到彎曲的長度應不低於軟管內徑的2倍。
  • 在安裝過程中,使用「雙扳手」方式,同時觀察標印,檢查軟管是否發生扭曲。
  • 將軟管彎曲限制在一個平面內。
  • 夾緊軟管,以防止磨損。
  • 保持軟管布管整潔,以便於日後維護。

通過遵循這些簡單的原則,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提高液壓軟管的使用壽命。

更多液壓資訊,歡迎關注公眾號: 液壓膠管大全(yyjg000)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