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管內徑選擇時,參考機械手冊軟管管徑選擇應該遵循公式A=Q/(6*V),其中A為軟管的截面積,單位cm2,Q為管內流量,單位L/min,V為管內流速,單位m/s,書中推薦流速為V≤6m/s。

那麼另一個公式說軟管內徑D≥1.13√(Q/V),Q單位是m3/s,V單位是m/s,算出來的D應該是m為單位,雖然計算出來的結果相近,那麼下面這個公式應該怎麼解釋呢?或者說怎麼推理出來的呢?特別是這個1.13係數。


我也做液壓,從一開始的的閥塊設計還是油管選擇,都是用的同一個公式 直徑等於 (流量/流速)開根號最後乘以4.61 無論油管還是閥塊(不知道你們是不是自己設計液壓原理圖自己設計閥塊)都是用這個公式!區別就在流速的取值不同!


發現手冊多半很老,建議直接參照管接頭廠家或者交管廠家來選。匹配容易,通用性強。比如:現在最新的液壓管接頭國家標準,跟市場完全脫節,大部分都已經不被市場所用。(幹管接頭工廠5-7年的內外貿掌櫃)

食品軟管|工業軟管|複合軟管|特氟龍管|防靜電軟管|食品衛生級橡膠管-德璐氏工業技術


沒有想的那麼複雜,選型就按通用的選就可以了,接頭是多大的,一般都會有與之匹配的膠管
請與對應硬管尺寸匹配就可以了。


一般很少去單獨計算軟管的通徑。選擇軟管取決於被連接件的油口尺寸,配上標準管接頭就可以確定膠管的型號和通徑。這種方法比較快捷,對於絕大多數情況是適用的。如果非要按照流速計算通徑,根據公式計算出來的一般是鋼管的內徑。如果是軟管需要考慮阻力係數,而這個係數其實是經驗值,並沒有確切的數值。對於這個數值沒有必要太較真。條件允許的話,內徑盡量大,這樣可以較少壓力損失和振動。希望有用。
記得軟管選型的時候,樣本上會有一張選型對應圖片,類似下圖,僅做參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