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各位尊敬的讀者老爺,您的「年度廠商」又是哪一家呢?

結局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圖/小羅

又到一年年末,各種回顧、總結與展望,一套套地來了。

遊戲界自然也難以避免,各大平臺發布了玩家數據,各大獎項也逐一頒布,各家媒體盤點起年度事件,好像只有藉助這些「儀式」,我們才能為2018年劃下一個句點,再去開啟全新的一年。

如果用數據來總結2018年的話,1349億美元,這是今年全球遊戲的銷售總額。其中,移動遊戲約為632億美元,佔比47%,同比增長12.8%;PC與主機劃分了剩下的334億和383億美元,佔比分別為25%和28%,同比增長3.2%與15.2%。

最外圈的藍色部分為手機、灰色為PC、紅色為主機,內圈做了進一步細分

另一個數字或許更為直觀,御三家今年11月的銷售數據創造了一個新的紀錄,3款機器在美國都賣出了130萬臺,上一次類似的盛景是8年前的11月,Xbox 360、Wii、3DS單月銷量各自突破了100萬臺。

借著Steam年度大獎評選活動即將啟動的契機,我打算利用各個獎項的提名名單回憶一下將要過去的2018年。

拋開那些權當娛樂的搞怪獎項和沒有多大看頭的年度遊戲,我個人最關注的是「年度廠商」獎。在我個人的理解當中,廠商獎不同於遊戲獎,除了看重成品的質量,也關乎開發的理念以及廠商本身的形象。

不知道Vavle在前期玩家海選後,動用了怎樣的入圍篩選標準,這次得到提名的有CDPR、育碧、B社、R星、Digital Extremes、SE、卡普空、P社、萬代南夢宮,還有Klei——以防你不瞭解,中間那個是《星際戰甲》的開發商。

「我們將自己從這份提名名單排除出去了。」V社如此說

因為各種各樣原因,很多廠商被排除在外,暫時忽略索尼、微軟、任天堂御三家(包括各自旗下的第一方開發部門),其實還可以加入同Steam決裂的EA、動視暴雪,日廠代表世嘉、光榮,靠《堡壘之夜》一戰成名的Epic Games,以及為了避嫌主動退出的V社,如此調整過後,這個名單基本就齊全了。

要論哪一家更加優秀,可能個人有個人的偏好,但如果我們換一個思路,從哪家今年最令人失望切入,那麼幾乎每家廠商都可以被提上一筆,它們都像步入了去年EA的後塵一樣,一個個 「自斷雙臂」地撞了上去。

B社持續榨取《上古捲軸5》的「惡名」還未消散,年末的《輻射76》將他們徹底拉下了水,圍繞這款遊戲的負面消息幾乎成了日常;SE因為《最終幻想15》DLC取消一事信譽掃地;只消看看《風暴英雄》就知道暴雪也不太好過;V社在Steam管理上的不力帶來的惡果愈發明顯,時隔多年推出的卡牌新作《Artifact》,市場交易背後的課金設計也引發了很多不滿。

光榮的《真·三國無雙8》口碑慘淡;EA的《戰地5》備受詬病;P社、CDPR沒有惡名,也更新勤懇,但產出不多;世嘉、萬代中規中矩、相對平淡。對了,我都快忘記毫無存在感的科樂美了。

提到今年的「年度廠商」,有玩家會想到科樂美嗎?

如此算來,我的最終名單就只剩下了4個候選:

首先當然是R星,《荒野大鏢客:救贖2》只用8天就超過了初代8年的累計銷量,與這個成績相匹配的是遊戲同樣收穫了高分評價,R星在這其中最大的成就在於兌現了玩家多年以來的期待,唯一的不和諧音符可能是遊戲外過度加班的新聞。

《堡壘之夜》及背後的Epic不能不提。截至今年11月27日,《堡壘之夜》註冊玩家數量超過2億,在國外它遠不只是一款遊戲,還是一種社會現象。可能有運氣和巧合的成分在內,Epic很聰明地另闢蹊徑,最終在「喫雞」市場後來居上,並且還做到了更多。

育碧製作遊戲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儘管被各種戲稱Bug、公式化,但如果只談穩定持續的產品輸出,這也可能也算是一門獨家優勢。只是,《彩虹六號:圍攻》自我閹割的這個決定實在太愚蠢了,好在育碧最後還是選擇聽從了玩家的意見。當然,我們聽說,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根源還是開發環節的一些技術問題,導致如果要針對某一市場「和諧」,那麼全球市場只能跟著統一。

今年最令人驚喜的恐怕是卡普空,他們在炒冷飯與推新作上雙管齊下,《大神》《街霸》是換著花樣精心翻炒,《怪物獵人:世界》《洛克人11》則是經典IP煥發新春,明年的《生化危機2》《鬼泣5》思路一致,一掃不思進取的「卡婊」形象。

2019年對卡普空來說可能也是豐收的一年

回望過去一年這些大廠的各種表現,我都有種時代在飛速變幻的感覺。哪怕再有情懷加成,系列IP也不再是顛破不滅的神話,一旦玩砸,後果將是一系列崩塌的連鎖反應,玩家不再好糊弄了。幾家歡喜幾家愁,向來是風水輪流轉。

另一端的獨立廠商,我覺得處在一種收縮的洗牌階段,同時,這個領域開始具有了個人的品牌效應,許多口碑不錯且賣得出去的遊戲都是開發者的第二款商業遊戲,譬如《陷陣之志》之於《超越光速》、《奧伯拉·丁的回歸》之於《請出示證件》。

思來想去,我最終決定將「年度廠商」這神聖的一票投給——Klei工作室。

我實在太喜歡這家工作室了,聰明、靈巧,每款遊戲都與前作不一樣。

如果不算尚在測試的《Hot Lava》的話,他們今年其實沒有發售新的遊戲,但Klei僅憑後續更新進行的工作,其實就遠勝一票毫無良心的廠商。《缺氧》伴隨更新,與EA初期相比完全是兩個遊戲,《饑荒》還迎來了一個堪稱新作級別的《豬鎮》DLC。我想,這已經足夠成為獲獎原因了。

假裝地板是巖漿的跑酷遊戲《Hot Lava》質量不錯

那麼各位尊敬的讀者老爺,您的「年度廠商」又是哪一家呢?


充滿靈魂氣息的觸樂夜話,可以在本專欄和觸樂的微博:@觸樂網、微信公眾號:觸樂(chuappgame)、以及網站:觸樂夜話:我把「年度廠商」獎投給了…… - 觸樂看到,歡迎大家在上述任何一個地方的夜話裏,和觸樂一起吐槽。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