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3 巡田.jpg

选期不如撞期,星期三约,星期五就成行,简单又干脆,重要的是,大家只问集合地点及集合时间,不问路线,真是个值得信赖的团队。

自始至终一直秉持「天气是无法掌握,但路线绝对可以量身订作」的原则,既然是"翘班杯",又打著"铁马庆生",那当然要端出拿手好菜,讲得通俗一点是"铁马巡田",文雅一点就是"景观步道、石门大圳单车道、公园、古道、老街及古迹 知性之旅"。

中科院停车场集合

DSC08294.JPG

落羽松小径

开场就是干净清爽、没有人车的落羽松小径

摄影师一个在前,一个殿后,保证不会有黑画面。

没有烈日当空,心情跟著大好。

20140613 景观步道、大圳单车道、三坑铁马道、王朝活鱼-002.jpg

DSC08298.JPG DSC08299.JPG DSC08300.JPG IMAG2692.jpg IMAG2693.jpg IMAG2694.jpg IMAG2696.jpg

石门大圳单车道

沿著大圳边开辟的单车道,景色不算特优,但设有几处休憩点,部分路段种植落羽松,在没人又没车时,可以骑得尽兴。

DSC08304.JPG

DSC08306.JPG

这么辛苦的拍,到底拍得好不好?

看来可以拿去作月历封面啦

在无人的单车道,跳跳乐是一定要的,看谁跳得高? 嘿嘿.........

Mei 说:我单手单脚让大家。

Vivian这掌上功夫更厉害,威震八方。

20140613 景观步道、大圳单车道、三坑铁马道、王朝活鱼-009.jpg

不要说小孩爱玩荡秋千,有时候,大人也会荡得不亦乐乎。

DSC08303.JPG

DSC08307.JPG IMG_8447.JPG IMG_8445.JPG DSC08309.JPG DSC08311.JPG IMG_8442.JPG

社子支渠景观流苏步道

开始有点热了,步道内没遮荫,又不是流苏开花的季节,拍张到此一游。

田间小径

串接景点,不落大马路的必然走法,除了可避开车水马龙,更可享受巡田的乐趣。 感谢平镇、大溪及龙潭的山多、田多、水圳多。

DSC08314.JPG

IMG_8463.JPG

当然寿星特写也会多...........

IMG_8462.JPG

DSC08317.JPG

20140613 景观步道、大圳单车道、三坑铁马道、王朝活鱼-003.jpg

三合院之侵门踏户就不强力推荐啰

20140613 景观步道、大圳单车道、三坑铁马道、王朝活鱼-001

 

大溪埔顶公园 + 赖祖传豆花

埔顶公园分为两区,借由一通道横跨高速公路两旁,是个绿意盎然的公园,网路上甚至有人盛赞其像英国剑桥大学的校园。

至于像不像,应该有八分样,还是那句老话,欲知究竟、只有亲临。

由于天气热,贵妇们树下乘凉玩起天女散花,勇脚们只能奋力奔走买豆花。

IMG_8493.JPG

IMG_8503.JPG

大溪祖传豆花

IMG_8522.JPG

IMG_8477.JPG IMG_8479.JPG IMG_8481.JPG DSC08320.JPG IMG_8498.JPG IMG_8506.JPG IMG_8507.JPG

大溪河滨车道

吃完豆花,感觉清凉有劲,体力回升,畅快滑下保罗杨私房路径直抵大溪河滨公园

河滨公园通往大溪桥新辟的河滨车道宽敞又没车,大溪桥、蓝天、白云相互辉映,真是好风景。

20140613 景观步道、大圳单车道、三坑铁马道、王朝活鱼.jpg

三坑铁马道

进入三坑铁马道,虽然景色仍佳,但艳阳早已击败贵妇们赏景的兴致,只得继续快马加鞭抵达自然生态公园

IMG_8523.JPG

DSC08334.JPG

IMG_8536.JPG

大家心里想得应该是金牌,不然枝仔冰也行,我懂。

DSC08331.JPG

DSC_6493.jpg DSC08332.JPG DSC08333.JPG DSC08336.JPG DSC08339.JPG DSC08340.JPG IMG_8526.JPG

大平红桥

IMG_8533.JPG

DSC08343.JPG

从大平红桥爬段陡坡回到台三乙,原本是要走乡间小路至三坑国小的,但考量两点之间直线最近,直走大路至永福路,然后要走一段没走过的路,这是今日最兴奋的事。

挑担石板古道

挑担石板古道是早期十一份、三坑子之间的联络道路。十一份、三坑子都位于大汉溪的河阶地上,十一份在上层, 三坑子在下层,这条石板路联络两地之间,历史已超过百年。当地居民利用这条古道来运送谷子、煤、砂、石子、 桧木等物品,以人力挑担或牛车拉货,因此被称为「挑担石板古道」。

挑担石板古道,入口位于石门国小旁的十一份路的路底。石板路宽约两公尺,以石板及石块铺成,缓缓斜坡而下,通往三坑子。

古道显然已经多次整修,两侧已改为木质栏杆,石板路被铲除,改铺为一般石块步道,这条百年石板路也是昔日三坑子当地学童每天往返石门国小念书所走的道路。石门国小的前身是「三坑子公学校」,建立于日据时代大正七年(1918年),原隶属于新竹州大溪郡。民国四十七年时,改名为「石门国小」。

(以上资讯取自网路)

古道入口

石板上坡路,连推车都很辛苦,想吃顿大餐哪有这么容易。

DSC08366.JPG

开始推吧

DSC08346.JPG DSC08347.JPG DSC08365.JPG DSC08364.JPG DSC08363.JPG

百年古井

DSC08360.JPG

王朝活鱼

就是这顿餐,辛苦的推车,为得就是这顿餐,没有三两三,还真得吃不到这顿大餐。

当喝下第一口冰冰凉凉的金牌,真是透心凉,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20140613 巡田-001.jpg

吃饱喝足后拍照,果然气色不错。

DSC08362.JPG

IMG_8538.JPG

IMG_8537.JPG

三坑老街

沿原路再走一趟古道,牵车下至三坑老街,可以亲身体验一下老街的古朴。

IMG_8546.JPG

20140613 景观步道、大圳单车道、三坑铁马道、王朝活鱼-004.jpg

20140613 景观步道、大圳单车道、三坑铁马道、王朝活鱼-005

20140613 景观步道、大圳单车道、三坑铁马道、王朝活鱼-006

青钱第,门锁著,不能再侵门踏户啦。

20140613 景观步道、大圳单车道、三坑铁马道、王朝活鱼-007.jpg

圳边单车道

平日少了冰滴咖啡及冰凉的豆花,但为了享受最后一段圳边单车道的清凉,牵车上铁桥是免不了的。

阿宽果然是骑陡坡的勇脚

DSC08375.JPG

大家加油,就要到了。挑担古道都上得去,这段不算甚么。

20140613 景观步道、大圳单车道、三坑铁马道、王朝活鱼-008.jpg

虽然征服了铁桥,但这张合照拍起来,怎么大家仿佛惊魂未定?

DSC08381.JPG

这段夏日骑乘最美的一段单车道,经过连两周的下雨,路面有点泥泞未干,且路面仍有泥巴及树枝,有点失望。

看大家没有驻足停车欣赏美景的欲望,毕竟已是强弩之末了,好吧,那就相机架上单车,来两段吧。

石门大圳铁马道 Part I (相机抖动的厉害,自认伤眼的请跳过)

石门大圳铁马道 Part II (相机抖动的厉害,自认伤眼的请跳过)

最后,跨过步道边的栏杆,开始往上骑回停车处,中途见路边一位民众在画画,我们也不落俗套的跟著休息。

拍下了画家的画

IMAG2702.jpg

也拍下了画家及他眼中的景

IMAG2705.jpg

除此之外,当然也要拍下摄影师眼中赏景的人与车。

DSC_6516.jpg

至于相片中的主角们在谈论甚么,哇啊栽,因为大家要回家了。 (虽然写得很累了,但绝对不是敷衍的喔。) 

IMAG2709.jpg

赏完景、拍完照、心满意足的踏上归途.............

DSC08387.JPG

后记

1. 4公里的练车路线,虽然是下坡,但还是要练的。

2. 老实说,翘班杯的品质真得比较优。

3. 想要特写多一点,请于生日时主动安排约骑。

4. 记不了更多了...

 

骑乘路线轨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