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结婚都要送喜饼

喜饼已是结婚必备礼俗之一,但每当收到好吃的喜饼,有礼盒样式的喜饼、也有传统小盒子的肉饼,纳闷为何订婚或结婚都要送喜饼,且还分那么多礼俗。本站为您提供结婚吃喜饼的意义、及喜饼的种类等。
 

订婚礼饼(喜饼)之种类

订婚礼饼之种类。现今采用的喜饼约分为【大聘礼】、【小聘礼】。

【大.聘礼 】
主以龙凤喜饼为要;其因龙为四灵之首,更代表了喜气、高贵、吉祥。 古代,龙和凤是帝王的象征;因而逐渐衍化被用在对男女双方的祝福,这也就是龙凤喜饼的由来。

【小.聘礼 】
主要为一般礼饼类,如『对饼』、『糕包』、『饼包』等,这些都可用西饼和汉饼来选用;但除被选用于文定纳采的行聘之外,在订(结)婚的各种仪程中,用以传达喜讯,表示敬意,借以点缀喜悦的气氛。

 

订婚礼饼(喜饼) 依其用途及代表的意义如下

1.合婚饼(俗称「盒仔饼」),现通常使用「西饼」或「西式订婚礼盒」。 

2.礼饼(俗称「大饼」),如芝麻饼(俗称「肉饼」)、枣泥、莲蓉、核桃、绿豆等汉饼礼盒。

3.米香又称「老花」,俗云:「吃米香,嫁好尪」,吃了「米香饼」便能觅得一位好大婿。「米香」或用「沙琪玛」代替。 

4.日头饼可用如:凤利、豆沙等汉饼礼盒,前三种是订婚(送定)时所需,「合婚饼」是大家熟知的「喜饼」,而「礼饼」、「米香」两者可择一订制。 分送喜饼通常是「合婚饼」及「礼 饼」各一份。


传统礼俗是男方请命理师择定嫁娶(结婚)吉日,于「送日头」、「送日子」(请期),将「迎亲帖」(日课表)连同「香烛、礼炮」与「日头饼」(议定「日头」、「日子」之礼饼),托媒人送往女家征求同意,请其必要时「覆日课」红包礼一个,择日之时价,取吉数),此即为「请期」。 

 

女方家长通常会告诫准新娘不准吃自己名份的喜饼。因俗称:准新娘不可吃男方送来的喜饼,否则日后会「大面神」,即不会谦卑,常做出自我揄扬之态。或说:若准新娘吃了自身的喜饼,有将自身的喜吃掉,转吉为凶」之虞。准新人可于选购喜饼时多「试吃」几个品牌,一则可比较品质口味之好坏,二则可稍免不能吃自己名份喜饼之憾。

 

喜饼种类

喜饼是为了分享新婚的喜悦用的,以慎重的心情宣告你们的婚讯并借由喜饼的分送传达给每一位亲友。目前在市面上的喜饼根据口味及风格可粗略分为:


●台式─较为朴实
●日式─较为精致
●法式─较为浪漫
●汉式─较为传统
●欧式─较为大方


各有千秋,因此在选购上完全以个人的喜好为指标;当然如果妳想选择2种口味以上的搭配礼盒,相信礼饼厂商一定有符合您需求的组合方式。

 

二、中式喜饼由来

相传三国时期,孙权为了讨回荆州,假意将亲妹妹许配给刘备为妻,想要借此把刘备当人质。诸葛亮识破这项奸计后,就献计给刘备,决定来个假戏真做。

于是与刘备决定先做一种礼品送给东吴的臣民,让刘备与孙权妹妹成亲的事家喻户晓,设法将这桩婚事弄假成真。

当时有位手艺巧夺的老师傅,大显身手做了龙凤图案的中式喜饼,以象征龙凤相配、吉祥如意。这饼既具有荆州的酥脆风味,又具有东吴的清甜特点,就将这份甜点被配送到各家各户。

诸葛亮并编出歌谣:「刘备东吴来成亲,龙凤喜饼是媒证」,同时又叫人放起风筝,风筝上挂著大大的布条,写真「孙刘两姓合婚」,让这门亲事家喻户晓,孙权不得已,只好假戏真做,真的把妹妹嫁给刘备。

所谓「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就是这样来的,没想到中式喜饼的发明者居然是诸葛亮!

也开启了男方在婚前广发喜饼昭告女方亲友的习俗。另外传统上囍饼是由男方出钱采办,分送给女方亲友。现代社会送喜饼已经不是政治的权谋,而是一种分享结婚喜悦的物品!

 

三、为何新娘不能吃自己的喜饼?

 

女方家长通常会告诫准新娘不准吃自己的喜饼;原因大概有这几种:

1、男方送来的喜饼,准新娘不可吃,否则新娘日后会「大面神」,也就是厚脸皮、不谦卑,常做出自我揄扬之态

2、准新娘若吃了自己名份的订婚喜饼,就是将自己的喜气给吃掉,有转吉为凶之虞!(也有说法是没有拜过的就可以吃!)

3、吃了喜饼代表新娘以后就是好吃懒做的人,嫁到婆家容易招人怨

4、结婚四个月内不能吃喜饼,怕冲喜会对自己不好

5、圆圆的喜饼代表幸福圆满,新娘把它吃成畸角,以后婚姻就不会圆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