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物联网.大数据.VR/AR的职缺超多却没人应征?

为何AI人工智慧.物联网.大数据.VR/AR的人才都找不到?而现在有什么方式可以让人才与企业做连结?快来了解!

十年前云端科技浪潮刚兴起时,许多新的领域与职缺也应运而生。下一个十年,又有新的科技催生新的科技人才职缺。根据 104 人力银行分析 2019 年最夯的议题与职缺,前五名依序为AI人工智慧、长照/银发、物联网大数据,以及 VR/AR/MR (虚拟实境/扩增实境)。

 

新科技催生新职缺 相关人才身价

这前五名最被看好的领域,其中的 AI人工智慧物联网大数据VR/AR/MR 都跟新兴科技有关。而这些领域的职缺:如 AI人工智慧的 Python 工程师、物联网所需的 Web 前端工程师后端工程师Java大数据分析师、 VR开发工程师等职缺数更是暴增了四倍之多,相关人才行情水涨船高!

104 人资学院资深副总经理花梓馨分析:无论是 AI人工智慧,还是 IoT 物联网、或是大数据分析、 或是 AR/VR/MR ,这些新兴的科技领域都是彼此有连带关系的。花梓馨说:AR (扩增实境) / VR (虚拟实境) 属于前端的应用,使用完后端的资料与数据要怎么再运用,就必须要有大数据的分析师,进而到更高一个层次,利用 AI人工智慧去协助机器处理更多的资料与数据,一切都越来越密不可分。

花梓馨认为这些新兴科技领域如此热门的原因,是因为大家都在找寻下一个生态链。他以苹果手机 iPhone 为例,每一个新推出的功能、服务,都需要多项技术的结合应用。加上过去台湾在 IT 产业多是以代工制造为主,像是晶片制造、无限通讯设备 OEM/ODM 等,属于基础建设。当大家都想分食这块大饼、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产业就会试图寻求转型至新兴科技领域。

 

市场需求高,人才供给却稀缺

花梓馨指出,台湾在 IT 基础建设相关产业的人才供需已达到平衡,但在这些新科技的产生后,职缺需求量变多、但在人才供给却还是差不多的情况下,供需就失衡了;若是往上看高端产业,专业的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本来就很缺,且入行门槛本身就比较高,所以在一家公司里面,要组成一个团队、部门更是不容易。


为何闹人才荒? 学校所学无法接轨业界

只有 2358 多万人口的台湾,但却有一百六十余所大专院校,密度之高,应是全球之冠。这些大专院校每年培育大量的电脑工程相关科系的学生,人才供给端看似绰绰有余,但这些高等教育出来的学生,实质上则和业界需要的人才需求有颇大落差,这些本科系毕业生们不见得理解业界所需知识和技能,造成企业端用人和学校人才培育无法衔接,所以造成供需失衡的状况。

对企业来说,能立即上手、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但这些硕、博士生在校时多以分工合作的模式完成问题,缺乏独当一面的经验;加上学术界教学多以理论、或是考证照为主,学生们缺乏实务经验,所以任职后无法马上上手,导致企业还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培训这些毕业生。

为因应台湾产学无法接轨的问题,坊间有电脑课程,由百度、IBM、Adobe  等业界的 IT 主管,或资深工程师等菁英们直接授课,如此一来,业界便能将真正需要的技能传授给学员,以帮助想进入这些领域,却不知从何下手的学生、社会人士或待业者们,能有密集且系统化的学习方式,通过测试后方能顺利踏进前景夯的产业: AI人工智慧物联网大数据VR/AR/MR

 

 相关连结:

人工智慧成功让检验败血症的时间缩短至"即时",会不会太厉害了?

这个旅社里没有真人,只有AI人工智慧机器人,下场却是...

国小就开始教AI人工智慧,让你的小孩赢在起跑点!

HTML5教学让你的电子书读起来不再卡卡der!!

网路行销课程还能教什么?当然要教主关键字的相关词呀!

还在为毕业后感到不知所措茫茫然-达内教育助你一臂之力!

达内课程先就业再付款- 中时电子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