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上海樓市連續兩年小陽春“爽約”後,今年三月樓市在各地政策微調下,迎來一波小陽春行情,一季度樓市翹尾收官,那麼在接下來的第二季度,樓市走勢將會怎麼走?今天大盧就和大家聊聊。

  01

  遠郊項目積極跑量

  上海第一季度新房供應160.6萬平方米,同比增加74.9%。從區域分佈來看,遠郊區域成爲供應重點。比如南匯、奉賢和松江供應面積都超過20萬平方米,僅這3個區就佔全市供應近一半。由於南匯和奉賢多爲剛需以及3-4萬元/平方米的首次改善產品,小戶型居多,低總價吸引諸多買家。

  圖: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區域供應圖(2019年一季度)

  此外,從去年開始,地王項目陸續亮相,第一季度維持這一格局,比如金地祝橋地王年後開賣。從產品定價來看,雖然比區域內其他項目略高些,但基於產品品質等因素,卻比預期價格要低很多。第一季度新盤在報價上延續低價入市慣例,如果沒有大的變動,這一現象會長期延續。

  02

  中高端成交踊躍 地王壓力不小

  上海第一季度新房供應160.6萬平方米,同比增加74.9%。從區域分佈來看,遠郊區域成爲供應重點。比如南匯、奉賢和松江供應面積都超過20萬平方米,僅這3個區就佔全市供應近一半。優於南匯和奉賢多爲剛需以及3-4萬元/平方米的首次改善產品,加上小戶型因素,低總價吸引諸多買家。

  今年新房第一季度成交146.6萬平方米,同比增加22.9%。從成交熱點區域來看,還是以青浦、嘉定的幾大新城爲主,中環周邊的三林、大場等區域也是市場重點關注區域。從產品分類來看,呈現中間大兩頭小的分佈,即3-6萬元/平方米的產品佔交易總量一半,這也符合上海進入改善時代的結構性需求。此外,10萬+的項目也成交13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70.8%。

  圖:上海新建商品住宅供求價走勢

  中高端項目成交活躍一部分原因,是高價房因限價關係性價比突出,儘管價格漲得慢,但是現在新房外郊環都要在4萬元/平方米左右,而一些中環附近項目還不到9萬元/平方米,顯然市區地段好價格更有競爭力。

  由於二手房市場活躍程度提升,讓買家換房有了底氣。有些置換買家看中新房,但是二手房掛牌後沒人看,什麼時候能賣掉心中沒底,因此不敢下定買。但是年後二手房市場回暖迅速,給了房東賣掉房子的信心,促使他們快速入市。

  表:成交面積前5板塊(2019年一季度)

  雖然市場成交回暖,但有些跡象也值得警惕,比如新盤當天認籌情況不理想。比如2018下半年,有新盤開盤當天可以全部認籌完畢,但是今年這種項目已絕跡。尤其郊區項目認籌有壓力,有的當天認籌甚至不足40%。

  地王項目銷售似乎也沒有當初拿地時那麼風光,比如某地王項目3月11號開始網籤,到本月8號去化還不到20%。其實地王項目已經低於市場預期價入市,如果有更多地王項目去化不理想,可能挫傷大家看好市場的信心。

  03

  市場第二季度預測

  三月交易情緒的確升溫,但是市場需求還沒釋放完,尤其是三月以來,新房市場供應不暢,只有最後半個月釋放較爲充分,因此這輪小陽春行情會貫穿整個第二季度。

  圖:二手住宅成交走勢

  從政策環境來看,也開始轉暖,尤其是信貸方面經過連續降準後市場資金緊張情況有所緩解。其他購買問題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唯獨資金層面問題很難逾越。

  當然,市場成交持續回暖但不意味價格就會展開一輪反彈,從當前供求關係來看較爲穩定,尤其是供應略大於成交的背景下要漲價談何容易。新房的“壓價”導致二手房價格也難有反彈的支撐,因此二季度樓市呈現量增價穩走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