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ific-rim-61.jpg
势均力敌的PK是「环太平洋」的主要诉求,而且,设定上刻意忽略武器的重要性,几乎都是用拳头打,这样才热血对吧,不然你喷一口强酸口水,我打一发离子砲,这样一点意思也没有,吉普赛危机的袖剑也是在快输了以后才拿出来用,否则的话,怪兽都是肉做的,就算牙齿够厉能咬断机械臂,也很难对抗锋利的铁剑啊。


 

可能是因为最近太「文青」了的关系,对于像「环太平洋」(Pacific Rim)这样的片子既没注意也不探究,反倒是老婆大人说要去看,才想起来这是我们家的传统家庭娱乐。不过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台版的电影海报设计的不太吸引人,虽然有那么一台帅气的巨型机器人。

go9Q-35rxSGnu8PIrlHMhnYrBep.jpg

爽片无误

周遭很多朋友对这部电影赋予了「新世纪福音战士」这个标签,不过实际上当然是没有关系的,没有绫波零,也没有明日香,只有同样是来自日本的女演员菊地凛子,还有演她小时候的著名童星芦田爱菜。惟一扯的上关系的,大概也只有电影中这个制造、执行机器人计划的单位的确也是联合国监管。不过拍过「羊男的迷宫」的导演吉勒摩戴托罗特别强调这部电影试图展现日本怪兽电影精神,也打动了他内心中那个小男孩的热血。

说「环太平洋」是爽片,无误,而且标准的商业片剧情结构,电脑动画的打斗场面搭配人物间伦理亲情悲喜剧,彼此配合得当,电影节奏流畅,加上美国式英雄主义的思维逻辑,看这部片不会后悔。故事说今年(好害怕,今年过一半了)的太平洋深处板块交界的地方冒出一个「突破点」,然后大怪兽就从突破点一只只跑出来,攻击太平洋沿海城市(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也算吗?)人类也不是完全没法应付,只是因为大怪兽皮太厚,人类的飞弹可能像是牙签而已,因此联合国主导建造了跟大怪兽一样高的巨型机器人,这样子PK就很公平了对吧?

pacific-rim-56.jpg

各有特色的巨大化机器人

虽说导演在幕后花絮中强调大怪兽的造型是他很重视的部份,不过就观众的角度来看,「没有多少时间欣赏啦」,大怪兽一出来几乎就是打架,乒乒乓乓镜头转接又快,多数画面又偏阴暗或混乱,再说大怪兽参考了很多地球上的生物外形加以设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造型复杂,不如哥吉拉那样简单易懂,所以,真正有印象的,反而还是人类这边的机器人们。

就以主角的MK-3型「吉普赛危机」(Gipsy Danger)来说,高79公尺,重1980吨,核反应炉驱动,左右手掌心各有一具离子砲,左手前臂还有一支袖剑,胸口一个火红色像涡轮引擎吸入口,然后身材非常修长,腰部的外形设计让人联想起一个完全没有赘肉的猛男。不过其他非主角就不太好记了,像代表俄罗斯的MK-1型「车诺艾尔发」(Cherno Alpha),感觉上是属于符合战斗民族的「厚」「重」形象,头上好像是戴了中古欧洲骑士的那种全罩型头盔,又或者是像个核能电厂的围阻体(Cherno跟车诺比核灾的Chernobyl两个字有没有关系?)而代表中国的MK-4型「暴风赤红」(Crimson Typhoon),除了有三只手令人印象深刻,再来就是它的中文名字就刻在左胸前。至于最新MK-5型的冲锋者(Striker Eureka),我只记得它没电站在那儿,然后大怪兽在旁边东瞧西瞧觉得有点困惑的样子,哈哈。

Gypsy-Danger-in-Pacific-Rim-Best-Wallpaper-HD.jpg

重点是激烈PK而非恐惧

势均力敌的PK是「环太平洋」的主要诉求,而且,设定上刻意忽略武器的重要性,几乎都是用拳头打,这样才热血对吧,不然你喷一口强酸口水,我打一发离子砲,这样一点意思也没有,吉普赛危机的袖剑也是在快输了以后才拿出来用,否则的话,怪兽都是肉做的,就算牙齿够厉能咬断机械臂,也很难对抗锋利的铁剑啊。

正如同导演所说的,其实就是一种向日本怪兽电影与巨大化机器人两种流行次文化致敬的味道,像驾驶员进驾驶舱、驾驶舱再进到机器人头部的过程,就很像「无敌铁金刚」。过往的怪兽电影有个特色,就是会花几段不算短的篇幅来表达怪兽肆虐人类都市,老百姓仓皇逃难的画面,也试图营造一种恐惧的感觉,镜头的安排也是从「马路上面」的高度以仰角来表现,如此才能衬托出怪兽的巨大与人类的渺小。「环太平洋」也有这样的画面,但不知怎么地,总觉得没有什么恐怖的感觉,倒是之前「超人:钢铁英雄」里面,高楼大厦往镜头方向倾倒还比较吓人。

Pacific_Rim_Mobile_Game_05.jpg

不禁想起很久很久以前看过的大金刚电影,我是指几十年前拍的那种。片中的大金刚被带回到纽约那样的大都会,绑上厚重的铁链,在剧场里展示给观众看,那一幕是从座位的角度往舞台拍,还有一幕是俯瞰整个剧院,舞台上的大金刚与舞台下密密麻麻的观众呈强烈对比,然后,金刚挣脱铁链,观众四散奔逃。我觉得很恐怖。

我想,从马路上看著高楼大厦跟坐在剧院里看表演都是一般人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中产生的恐惧才能真正吓到人,不信下次你经过台北101或高雄85时,站在它面前,看著它,想像一下它往你这边倒下来的感觉。这或许是「环太平洋」的灾难场面不恐怖的原因,因为那不是我们的切身经验。至于原创的日本怪兽灾难电影是否能营造恐惧感,可能要问日本人最准,因为怪兽捣毁东京时,一定会有专属东京的记忆在里面,那些会是日本人的生活经验,因此,就算名嘴谢哲青说巨兽是人类亘古以来从未消失的恐惧,它实际上到底能不能够吓到你,或是怪兽电影能不能够吓到人,就要问每一位观众自己了。

Pacific-Rim-Monster.jpg

噱头的脑部连线

除了机器人与怪兽,「环太平洋」还有一个科技噱头,就是如何操纵机器人。剧情设定是说要用两位驾驶员去处理一台机器人的大量资讯,两颗脑袋与AI完全结合才行,因此两个人连记忆、意识都会互通,藏不住任何秘密。虽然这个设定看来很有创意,但实际上只是用来发展男女主角、男主角与哥哥等人物间的关系而已,跟操纵机器人一点关系也没有。

怎么说呢?驾驶员必须两人一致地走路、跑步,机器人才会走路、跑步,打架时也是两人一起动作,机器人才会动作,如果两个人的脑袋真的跟机器人连接,何需这么麻烦?就像「新世纪福音战士」一样,人舒服地坐著,直接用脑部下令,机器人就会动作了不是吗?所以脑袋连线跟操纵机器人没有关连,真要仔细探究电影中操纵机器人的方法,也许可以参考这一篇写的就好。

pacific-rim04.jpg

美日同盟情比金坚

「环太平洋」不时闪现一些幽默梗算是不错的点缀。例如得去中药店才能找到大怪兽的身体器官组织,让人联想到那些犀牛角或是龙骨什么的;明明就是大怪兽来扫荡人类,却真的有人搞起一个「怪兽教」,著实嘲讽了宗教一番;最先进的机器人因为一发EMP就没电了,结果反而要靠旧式处理类比讯号的机器人打退怪兽;而饰演地狱怪客(Hellboy)主角的Ron Perlman算不算是全片最大的卡司?至少他的搞笑还算有趣。

Pacific_Rim_Main_Trailer_41.jpg

不免要讲个机车一点的观察。感觉上就是美国与澳洲的机器人最有猛男的身材,在片中也最勇猛或撑到最后,俄罗斯的机器人虽然最旧,但是戏份不算少,甚至还有几句对白,中国的机器人一下子就挂点了。然后男女主角分别是美国人与日本人,美日同盟情比金坚啊!最后,美国英雄主义再次获胜──噢,是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获得最后胜利啦!

最后,回一个谢哲青先生的问句,为什么没有中华民国台湾国籍的机器人?啊联合国里就没有台湾咩,不然以台湾的经济实力会输菲律宾吗XD,不过话又说回来,也许是因为人家大怪兽根本看不上人口只有七百多万人的北北基吧?

_Pacific_Rim_1_.jpg


到电影圈看更多相关电影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