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份用,原回答:zhihu.com/question/2364

看了一眼下來,只得出一個結論:帶 節 奏 ! !

一群小號和匿名在那裡尬噴,真信息和假信息亂摻雜,不少結論還不統一,搞的一個真的閩南人都懷疑穿越到了另一個世界線了到處都是槽點,而且這些「友善言論」都是哪裡人一目了然,這裡重點拿幾個吐槽下。

1、排外,這點主要是噴泉州,然而泉州人重商全國聞名,對泉州人而言,人脈就是資源,你告訴我盛產了福建一半富豪的泉州人排外?不僅如此,我還敢打包票說泉州人十分熱情好客,很能自來熟,特別是農村,經常被不認識的人本能的打招呼,問個路都會請你喝茶。故意只說閩南語也是沒有的,要麼他真的不會說(多為老年人),要麼只是你被集體討厭了,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至於閩南人的優越感是有的,但是一般只會在只有閩南人的場合才會隨便口嗨,故意讓客人難堪是很不禮貌的行為,也會讓其他人覺得你社交能力差沒前途而不願與你多往來,閩南人口中的阿北也是普通的外地人外省人的意思,根本沒必要過於敏感,他真要搞歧視的話也是說阿騷北囝之類的詞。

另外,老人會比較忌諱和非閩南人通婚,因為他們不會普通話,年輕人不會,甚至很多年輕人娶的都是外省媳婦,導致閩南地區剩女比例莫名的高(主觀看法)……

2、大男子主義:閩南的男人愛面子就是大男子主義???問題是閩南的女人也愛面子啊???至於女人不能上桌更是膽大到網路段子都敢拿來用,更別說這個段子最早應該是用來黑山東人的,現實根本沒見過,只有生了女兒才能過戶也同樣是福州長樂一帶的段子,和閩南人沒有任何關係。不讓女人出門幹活更是笑話,在閩南地區能出門幹活賺錢甚至比丈夫賺得還多的女人才是一種美德(比如我媽),閩南人的女性官員和富豪比例在全國範圍內也是比較高的,閩南人的才女也不少如謝希德林巧稚只是更多是理科生雖然對國家更重要但是也難以出名罷了。3、重男輕女:這個有,很多閩南人都很忌諱沒有兒子,比如我媽要孫子的原因是「怕祖墳沒人掃」,閩南人要兒子與其說是「養兒防老」之類的封建思想不如說更多的是對祖先的尊崇敬畏,順便閩南人也忌諱沒有女兒,不過原因我不知道,比如我是獨生子,我媽就認了一個乾女兒,我乾媽也因為只有女兒而認了我做乾兒子(我的兩個干姐姐並不是一個家庭的),這種現象在閩南地區十分普遍。

但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的改變,從我父母那一代人開始很多閩南人對於是否要兒子已經不是十分在意了,比如我的3個舅舅們,2個都是只有獨生女1個先生了兒子因為第2胎是女兒就沒打掉生下來,而若以新生兒的性別比為標準評比重男輕女,閩南地區在全國乃至福建省內都不是最嚴重的,比如某最喜歡說自己重女輕男的地區新生兒性別比遠比閩南人嚴重(福州人重男輕女嗎?)。

另外,眾所皆知閩南人尊舅親舅,閩南舅舅地位比叔伯還高(閩南人的大宴的主桌要先讓舅舅坐滿,做大決定要請教舅舅等等,外甥做了類似不孝之類的大錯而且屢教不改舅舅還可以吊起來打,而這是祖父母父母這樣的直系親屬才有的權力),這是因為閩南家庭的女兒即使出嫁也受到自己娘家的保護和幫襯,如果被欺負(不一定是夫家),整個家族都會為她出頭,而娘家強勢的閩南女性在夫家也會很強勢,在閩南人的傳統家族也不乏賈母那一類的女性家長,這也可以從側面說了閩南人不是那麼重男輕女。而且,閩南家庭還會通過條件允許下的豐厚嫁妝支持女兒在夫家獲取更高的地位,很難想像這要通過怎樣的神邏輯才會成為重男輕女的證明?當然,這隻限於正常的普通家庭。4、迷信,這是真的很迷信,到我這一代還是有不少迷信的,但不一定就不清楚科學的力量,比如我媽,她生病絕對先去醫院而不是拜佛公,只是肯定會拜佛公,她知道多讀書才能成才,只是肯定會去拜佛公,她知道勤勞會說話講情義才能賺大錢,只是肯定會去拜佛公……

5、抱團:這、有錯嗎?

6、台獨:因為台灣有閩南人,所以閩南人就都是台獨?那麼福建也有閩南人怎麼不說閩南人都是愛國者(同樣歸台灣當局管轄的閩南人為主的金門縣更是藍營的鐵票區),香港也有港獨那麼香港的主要族群是閩南人嗎?其次,台灣人是否支持台獨,看的更多是地域與階級,而不是族群,傳統上以濁水溪為分界線,北台灣人更支持藍營,南台灣更支持綠營,無論是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而且台灣人口中有七成以上是閩南人,如果閩南人都支持台獨,國民黨也不可能數次擠掉民進黨上位了。另外,就政壇名人比例而言,閩南籍政客支持綠營的比例其實也不如客家人,如果把一些小民系如誕生了台獨教父鄭南榕台獨大佬林繁男台獨大佬馬永成等福州籍台灣人也算進去,那麼閩南人也遠遠不是最支持台獨的台灣民系。

順便來張2018年台灣當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台灣南部也已經逐漸藍化,綠營掌權的6縣市也只有基隆市嘉義縣台南市3個是比較明顯的閩南人為主(而且綠營也不一定支持台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