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人類學

人類學——Anthropology,是由希臘文中的人(athropos)和邏輯(logos)兩部分組成,在歐美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屬於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是對人類及社會生活、文化的整體研究學科。字面意與中文一樣,人類學=「關於人類的研究」。

人類學關注一些文化之中的基本和核心問題,比如說親屬關係,婚姻制度家庭關係。有一些人類學的基礎理論,是在十八十九世紀,殖民擴張時期,研究一些所謂「野蠻」「未開化」部落——如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的某些島嶼等這些離羣索居,生活沒有進入現代化的原始社會。

  • 人類學的核心觀念

從人類學強調的調查方法來看,與社會學非常不同——並不是側重於數據、問卷這些可以生成直觀的圖表的研究方法,而是更加關注研究者到被研究的文化之中去具體的生活體驗,和同情感受。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給研究人類學家研究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危險性,比如說,有些人會研究巫術。

我們上碩士的時候讀過一篇美國南部的民族誌。美國南部(尤其是路易安那州)有很多黑人是從非洲的海地來的。他們也帶來了當時的巫術,我們常說的巫毒娃娃就是來源於此。

Voodoo Doll | Pixabay

人類學家Zora Hurston寫了一本自傳體民族誌Mules and Men,其中記敘了她自己拜師學巫毒教的真實體會,其中有許多超自然的親身經歷,收集了很多民間的傳說。有意思的是,在她的敘述中裡面你很難看出來,作為人類學家,她是信還是不信。

https://www.amazon.com/Mules-P-S-Zora-Neale-Hurston-dp-0061350176/dp/0061350176/ref=mt_paperback?_encoding=UTF8&me=&qid=

從人類的角度講。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之中都有各種各樣文化給我們留下來的印記——是喫不喫狗肉、豬肉,什麼是先進/落後,什麼是「科學」和「文明」——這些都是我們的文化本身在我們身上留下來的印記,帶著這種文化本身的印記和包袱的話,就很難去理解不同的文化。

人類學家田野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比較極端的行為,比如說有一些遊牧民族,因為他們的這個。資源比較匱乏。然後他們又沒有節育措施,那麼女性在。孩子兩歲以內的時候,如果再懷孕再生孩子的話,那麼就會殺嬰——因為沒有能力同時餵養兩個孩子(比如兩個都抱著趕路),那麼兩個孩子如果註定要死一個的話,就先要緊著能夠活下來的,大一點的孩子。

那如果一個人類學家帶著一種。道德和文化上的優越感,說別人是原始狀態,那麼肯定會得到當地人的排斥,沒有辦法去從他的角度去理解他。在研究宗教上人類學家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夠,預先對於這個文化習俗和別人的宗教信仰進行一個高低貴賤,對錯是非的判斷。

宗教人類學

宗教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Religion),就是人類學下專門研究宗教與人類社會之間的一個這樣的一個分支,最初也是從社會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中發展出來的。

英國學者愛德華·泰勒,是十九世紀一個著名的人類學家。他在他的《原始文化》這本專著中,用萬物有靈論來解釋宗教——他把宗教歸結為對於存在於萬物之中的精靈、靈魂的這樣的一種信仰。

他又認為對於精靈、靈魂的這種信仰,是來源於人類童年期,就是我們剛才講的原始社會,人類自己對於生死差異和夢幻的驚嘆之情。在英文之中的這個定義被宗教人類學解釋為,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acred and society。

Sacred的意思就是,把某些事物單獨分離出來,對其保持極大的尊敬,恐懼和崇敬之情。

所以宗教人類學就比較注重去理解分析和解釋,人與超自然的這些神聖的信仰還有相關的一些活動和機構之間的關係。關注的話題包括宗教的社會起源;宗教在人類社會之中所起到的作用;宗教在人類日常生活和社區之間,社羣之間的作用等等。

就像我們之前講的文化這個詞一樣,「宗教」的含義非常的廣。平時我們應用的時候,語義也非常的模糊,它的概念在學術上也是比較難以定義的,不同的學者和不同的學派對它的定義不一樣。

大致上來說,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認為宗教是社會生活之中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一部分,它與人類,對於神祕和超自然的一些現象和力量和概念相關的這麼一個方面。更具體點,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信仰系統。其中還包括一些具體的行為,哲學觀念和價值;以及什麼是神聖,什麼是生命,什麼是救贖。人類存在主義與人類存在相關的,這樣的一些概念和內容。

宗教人類學就比較注重去理解分析和解釋人與超自然的這些神聖的信仰,還有相關的一些活動和機構之間的關係:比宗教的社會起源,宗教在人類社會之中所起到的作用,宗教在人類日常生活和社區之間,社羣之間的作用等等。

就像語言是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一樣。宗教也是文化中非常核心的一個部分。甚至有人認為宗教和語言是社會中最容易被識別出來的兩大支柱。

前工業化社會,宗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與人和社會生活之間的一個紐帶力量。在日常生活中中起到了一種規範和支撐的作用。衣食住行——什麼能喫什麼不能喫,什麼能穿什麼不能穿等到。宗教為許多社會都建立了一套價值體系和標準規則。對前工業化的社會來說,可能都很難將宗教從他的日常生活的文化之區分開來。所以說,對於人類生活來說,宗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