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嚕,又叫打鼾,不僅在成年人中出現,很多兒童也會發生這種現象;兒童打呼嚕多是因爲肥大的腺樣體甚至扁桃體引起的鼻腔後方氣道堵塞。氣道堵塞會使寶寶養成張口呼吸和打鼾的習慣,而長期的張口呼吸,會嚴重拉低寶寶未來的顏值。那麼,這肥大的腺樣體和扁桃體要不要切除呢?

  張口呼吸對顏值的影響

  腺樣體因炎症等反覆刺激會發生病理性增生、肥大,由於兒童鼻咽部較狹窄,肥大的腺樣體堵塞鼻腔,兒童需要張開口來呼吸;處於發育時期的兒童若長期張開口呼吸,氣流衝擊硬齶會使硬齶變形、高拱,慢慢出現上脣短厚翹起、下頜骨下垂、鼻脣溝消失、牙齒排列不整齊、上切牙突出、牙齒咬合不良、鼻中隔偏曲等,並且缺乏表情,醫學上稱爲腺樣體面容,一旦形成,難以恢復。

  張口呼吸還有哪些影響

  由於寶寶長期鼻腔堵塞、用口呼吸,容易造成缺氧,可表現出精神萎靡、頭痛、頭暈、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身高增長緩慢、抵抗力下降等。這樣看來,張口呼吸不但影響顏值,還會影響成績呢。

  如何處理

  腺樣體在幼年時肥大,6-8歲時達到頂峯,隨着年齡上升,會漸漸退化、萎縮;通常,這些問題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自然緩解,但是這種自然緩解趨勢無法預測,所以在早期要不要幹預,成爲很多父母糾結的問題。

  哪些情況需要儘快手術幹預呢?

  1、反覆發作的扁桃體炎症,1年內感染髮作不少於7次,或者連續2年每年感染不少於5次,或連續3年每年感染不少於3次;

  2、由於腺樣體肥大導致的中、重度鼻塞,且堵塞症狀(張口呼吸、閉塞性鼻音或者嗅覺障礙)已持續1年以上,經保守治療無效;

  3、由於腺樣體肥大影響鼻腔通氣和分泌物引流,導致鼻炎、鼻竇炎、分泌性中耳炎、哮喘等疾病反覆發作;

  如果症狀沒有上述這麼嚴重,需要結合其他因素綜合考慮,如:手術相對於其他治療方案的風險和受益比、患者家庭和兒童本身的意願、保守治療的耐受情況和療效、患兒學習成績是否與其他原因相關等。

  關於手術的顧慮

  1、 全身麻醉會不會影響孩子智商

  臨牀研究證實,嬰幼兒,單次、短時間的暴露於全身麻醉和神經藥物,不會對嬰幼兒的行爲和學習造成負面影響;且全身麻醉有利於消除孩子手術過程中的緊張、焦慮,有利於醫生操作。

  2、 切除後會不會影響孩子免疫力

  腺樣體和扁桃體爲淋巴組織,在嬰幼兒階段有一定的免疫防禦能力,所以3歲以下孩子一般不考慮手術治療,而選擇藥物和觀察保守治療爲主;隨着年齡增長,身體免疫系統完善,扁桃體和腺樣體功能漸漸減弱,所以手術不會降低孩子免疫力。

  3、 扁桃體和腺樣體需不需要同時切除

  單純扁桃體反覆感染,一般只需要切除扁桃體;若因腺樣體肥大導致氣道梗阻手術,考慮腺樣體切除後扁桃體會代償性增大,常建議一併切除;如果患者扁桃體較小,且無感染病史,與患兒父母充分溝通後可選擇只切除腺樣體。

  4、 手術會不會留疤、出很多血

  手術操作從口腔進入,不會在面部留下疤痕;目前手術使用的器械,在切除的同時多有止血功能,術中出血量很小。

  術後常見問題

  1、 進食困難

  由於手術在咽喉部,術後疼痛會讓孩子拒絕進食,一般以較冷的流質食物爲主,以減少食物引起的刺激,也可以預防出血。

  2、 出血

  易發生於手術當日及術後6-10天,覆蓋於手術部位起保護作用的白色膜狀物一般在術後1-2天形成,術後一週開始脫落,未形成前及脫落時易出血,術後唾液或嘔吐物中帶有少量鮮血屬於正常,如果出血量較多,請立即就醫。

  3、 感染

  表現爲發熱、咽喉部疼痛、耳後疼痛。

  4、 復發

  年齡越小越容易復發,可能與淋巴組織增生活躍有關,通常增生的淋巴組織沒有引起嚴重症狀,可以定期複查,不需要再次手術。

  最後,能不能保守治療,需不需要手術,還是要看耳鼻喉科醫生的建議。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寶寶打鼾、張口呼吸影響顏值甚至成績哦!------消化病公益科普1668帖

  馬醫生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