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肥四


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不懂?

還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群太監上青樓。。

哦,不,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個不懂?

還是: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這個不懂?

還是: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

不懂?

還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不懂?

還是: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不懂?

還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不懂?

詩無非是押韻點的五字,七字罷了。或「歌以詠志」或表達抱負,才情,但絕大部分都是借物抒情,所以你聯想能力多練習下,表達能力也要凝鍊。

白居易的詩就以「平易近人」見長,寫的詩都先給老頭老太太讀讀,聽得懂為止。你可以先讀讀他的詩,語言,典故,語感都累積點。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

再個詩因為凝鍊,很多歷史典故。你應該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說讀不懂可能是讀的少,語言素材積累的少「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你要是沒點知識累積就一臉懵。

還有很多詩確實拗口,沒點道行是不行的。。


背詩的時候都不懂深層含義很正常的。

相信我,之後的某一天,不知道觸到什麼景什麼情,原來背過的詩就會浮現出來了,詩中含義也就自然明了了


1、別糾結,起碼你是真誠的,很多人是明明沒感覺,偏偏假裝有感覺。

2、慢慢來,即便古人,在讀古人詩文的時候,也不是誰都悠然心會的。看下面這兩個典故:

「叔文未欲立皇太子。順宗既久疾未平,群臣中外請立太子,既而詔下立廣陵王為太子,天下皆悅。叔文獨有憂色,而不敢言其事,但吟杜甫題諸葛亮祠堂詩末句云: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因歔欷泣下。」 《宋史·宗澤傳》: 「澤前後請上還京二十餘奏,每為潛善等所抑,憂憤成疾,疽發於背,諸將入問疾,澤矍然曰: 『吾以二帝蒙塵,積憤至此。汝等能殲敵,則我死無恨。』 眾皆流涕曰:『敢不儘力!』 諸將出。澤嘆曰: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翌日,風雨晝晦,澤無一語及家事,但連呼 『過河』者三而薨。」

如果沒有政治家王叔文的這一段,【資治通鑒】里一個字都不會提到詩聖杜甫。

曹操說「每讀此二人(樂毅、蒙恬)書,未嘗不愴然流涕」。

既然說到曹操,再說一個對他的詩特別有感覺的粉絲。

大將軍王敦,每酒後輒詠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擊打唾壺為節,壺口盡缺。

【六一詩話】中說,《謝人惠炭》云:「暖得曲身成直身。」人謂非其身備嘗之不能道此句也。沒有感覺,是因為沒有經歷,沒有生活。

有感覺也靠機緣,隨緣吧。


可以先看白居易,再讀李商隱。


如果沒有進入狀態,就是這種沒感覺的樣子。首先要相信自己能讀懂,然後弄清古文的障礙對你而言主要在哪裡(一般是古義詞缺乏積累)。就大多數人而言,詩比古文更難懂,得經過一些訓練。


要懂自然懂,不懂無需求。


讀不懂可以理解,「沒感覺」這個很難理解,只要在中國漢語所構造的語言環境里,人與人的交往中,自然是會感受的這種詩歌的美,這種文字的韻律,哪怕沒怎麼讀過書,但仍在中國文化里,怎麼會對古詩古文沒感覺,除非沒學過漢字,不懂漢語。


不知道題主是什麼階段,如果是中學的話古文讀得太少覺得難是很正常的,多讀就好了。另外重點掌握特殊句式、一詞多義以及古今異義等基本知識,這些上課的時候老師都會著重講的,輔導書上面也會列出來。

還有就是讀的內容也要由淺入深。不同時期的文章風格也都是不一樣的。

例如先秦諸子和楚辭漢賦對於中學生難度就很大,有時候連字都不認得(尤其是高中學離騷的時候),賦則會用很多典故,能讀懂一篇賦需要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積澱才行。所以剛接觸文言文是覺得不建議從這些文章讀起的。

而唐宋的文章則與現代白話文文章的篇章結構有類似的地方,但措辭又有不同之處。難度適中,因此現在的中學課文選擇唐宋文章的佔比會很大。

像明清小說則更偏向白話文一點,如果題主有時間的話可以從明清小說讀起,像四大名著和封神演義的文學性也是得到過肯定的。如果題主嫌章回體小說太長看一部要好幾個月的話也可以考慮三言二拍這種短故事書,至少可以培養文言的感覺。

此外,文學題材也對文章的難度有影響。

如果題主上來就讀一些文學性比較強的文章,例如前面說的賦,還有詩乃至於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其實對於初學者還是有一丟丟難的。

我比較建議的是從史書讀起,因為他有故事性,能夠一直讀下去,而且一些耳熟能詳的故事讀過去也不至於雲里霧裡。另外,為了保證真實性,史書的文學性是不及散文的,所以他的閱讀難度也會小很多。(最重要的是高考閱讀題考史書傳記,萬一就碰巧遇到了呢)

總之還是建議題主由淺入深,多讀就好了。

(以上是個人高中備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的一點心得,如有不妥之處望大佬指出。至於詩歌的我也沒搞明白該咋讀,還是等專業人士回答吧)


建議從唐詩學起。

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唐詩是最簡單易懂的。

唐詩裡面最易學的,最基礎的就是絕句,五言,七言,都有一種簡單的對稱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