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位於北2.5環的昭覺寺片區,拍賣成交了108畝商住用地。基於較爲嚴苛的公建配套和商業產業要求,其成交樓面地價亦達到了9970元/㎡,刷新了昭覺寺片區內的地價。

  在3月份,位於西北2.5環的金牛茶店子,兩宗土地的成交樓面地價也分別達到了17200元/㎡、12300元/㎡。

  當然,爲了迎合購房者,茶店子兩宗地並不承認自己是城北,而是“貴重”的城西。

  開發商雖然都儘量營造出偏離城北的區域概念,但從本質上,他們已看到並開始挖掘打造城北的主城價值。

  遵循着他們的足跡,我們也發現,“北亂”的城北在北改中,隨着環線的外延,城市面貌的“亂”與“新”,已分裂開來。

  “北亂”亂在哪?

  是的,說起“北亂”,很多人腦子裏蹦出的詞就是“城北”。顯然,在既定認知下,城北被誤解得有點多。

  城北的主城區,跨越了成華區和金牛區。自二環內逐漸向外,彙集買賣的各大批發市場、人來人往的各大車站、難以拆遷的老舊城鎮以及區域交界處難以打通的斷頭路,都是“北亂”的痛。

  凌晨四點的成都,荷花池批發市場最爲忙碌

  荷花池批發市場,可以說是城北獨有的景象。

  圖片來源於玩味成都

  自誕生以來到現在,30多年的時間裏,成爲了成都乃至川內二三級城市各大商販凌晨四五點進貨的地方。

  活躍在這裏的商販們,有着大量的隱形富豪,可以說這裏是他們夢開始的地方。同時,也是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的情感寄託,是區域政府的重要經濟支撐。

  也正因爲批發市場的存在,這裏人流量大,周邊房屋破舊。雖然在改造升級,但仍難以擺脫“髒亂差”。

  府河建材市場,成爲城北的過去

  同樣是金牛區的大型批發市場,位於北二環內側、府河南側的府河建材批發市場,在城市面貌上,無疑也是有些拖後腿的。

  圖片來源於成都房管家

  它曾經給在這裏謀生的人以及無數購置建材的家庭,帶去了極大的便利及情感寄託。在2018年的10月,府河建材批發市場已經停止經營並拆除,其已然成爲了城北一個時代的過去。但另一方面,府河的升級改造,也算是正式地拉開了序幕。

  五塊石客運站已關閉,“亂”一時難以消失

  今年2月下旬,爲了加快推進成都火車北站綜合客運樞紐建設,金牛區的五塊石車站正式關閉拆遷。

  曾於2004年開通運營,運送乘客來往彭州、簡陽、金堂、資陽、宜賓等地,成爲不少人到達成都的第一站,亦是回家的據點。

  不過,在五塊石客運站運營期間,堵和亂, 也成爲了五塊石人民生活的日常。

  由於區域內主幹道缺失,部分路段道路狹窄而破爛,除了客車、公交車和私家車,還催生出了大量拉客的火三輪和區域內的電動車、自行車及行人在道路上並肩齊驅的混亂景象。路上的行車安全,似乎隨時都在上演生死大戰。

  如今,五塊石客運站已關閉,區域內的交通狀況可能會逐漸有所緩解。不過,因爲道路的侷限,以及周邊本已老舊的配套,區域的“亂”在短時間內還難以消失。

  髒亂差的火車北站,聽說也要再見了

  與五塊石客運站關閉密切相關的成都火車北站,則是“北亂”的第一聯想點。

  圖片來源於成都新一線

  迎來送往,火車北站是成都的第一個火車站,從開通至今,已接近67年。對於來往成都的人,它所承載的意義,遠高於其他車站。但因爲年代久遠、人流混雜,這裏也成爲最多人能感受到的“髒亂差”。

  在這裏,不僅有着衆多車站周邊的通病-“堵”之外,更深入人心的則是“亂”。除了切身感受街邊移動的商販、亂跑的三輪摩托,還要與長了三隻手的小偷扒手鬥智鬥勇。

  今年3月初,成都召開2019年全市交通運輸工作會,明確提出2019年6月前啓動火車北站封閉改造。

  雖然已經說了很多次要關閉改造了,這一次會如期關閉嗎?這可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或將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亂”的地方還有......

  除了前面幾個標誌性的“亂糟糟”地方之外,也還有不少地方,讓非城北人民甚至城北人民自己,都吐槽“亂”。

  比如,本文開頭提到的昭覺寺動物園片區。汽車站、動物園都讓這個區域有着不小的人流。但尷尬的是,區域並沒有合理地設計公共停車場,這也讓每逢節假日,周邊路上就是堵堵堵。

  地鐵1號線昇仙湖再往北,是韋家碾。昇仙湖的優越感大概就是建立在韋家碾上的。從地鐵韋家碾出來,外面的一望無際,讓人根本想不到這是在北三環內,周邊除了荒就是破。

  在北三環到北四環,夾在金芙蓉大道和蓉都大道中間的天回鎮,處於金牛區、成華區和新都區三區交界的位置。不僅區域內臟與破的城市面貌難以改變,多條斷頭路更難以打通。這不僅讓天回居民的生活不便,也給周邊區域出行平添困擾。

  城北有不亂的地方嗎?

  好像我們經常去的城北,大家所熟悉的城北,基本上都是亂糟糟。其實,拋開既定的偏見,實地走一圈,才發現在老城北之外,在三環外側,嶄新的城北已經呈現。

  一說到區域,就看規劃,那豈不是耍流氓?比如規劃中的火車北站改造、韋家碾TOD等,所以我們只看已經建成的和在建的城北。

  全國唯一的露天音樂廣場,本月即將開放

  首先是近期關注度較高的鳳凰山露天音樂公園。這座集文化演藝、休閒娛樂、露營體驗等功能爲一體的露天音樂公園,位於北三環外側、北星大道東側,佔地約592畝(55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於去年12月27日首次亮相,並預計於本月整體完工對市民開放。

  3月份,金牛區發佈了一組露天音樂公園的航拍鏡頭。公園中的觀景臺、音樂長廊、兒童遊樂場確實搶眼。

  如今,如果你坐車從鳳凰山高架橋上路過,也能遠遠地看到該公園恰似鳳凰展翼高飛的主舞臺(可同時容納4.7萬人觀演露天音樂會)。

  全國最大的專業足球場地,已動工開建

  緊隨着鳳凰山露天音樂公園的大型城建,就是去年12月底動工的鳳凰山體育中心了。

  圖片來源於掌上金牛

  該體育中心用地規模約655畝,包括一座6萬座的專業足球場、一座1.8萬座的綜合體育館以及其他配套服務設施。

  其緊鄰杜家碾站、九道堰站和友誼站三個地鐵站點。雖然距離建成投入使用還有近3年的時間,但經常來往那附近的芒果依然感受頗深,隔一兩週從工地周邊路過,都能感受到不一樣。

  嶄新的北部新城,彷彿置身初期的軟件園

  在四環內、北星大道東側、金芙蓉大道西側的區域,已構築起了北部新城。沒來過這裏,真的沒想到城北還有這麼幹淨、大氣的地方。

  在區域內,已建成的西部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和中鐵產業園,都讓人有一種置身於城南軟件園的錯覺,只是目前產業園內,還沒有今天軟件園裏那麼多企業和人。

  除了產業園,周邊多個新建的樓盤,嶄新的道路,都讓人不相信這裏是那個印象中的城北。目前,區域內只等着年底地鐵5號線開通了,想必屆時這裏或將真正顛覆城北的印象。

  其實,除了正北方向的三環外,在東北方向的北湖片區,也基本與“髒亂差”不沾邊。除了公共交通待提升之外,這裏環境及區域面貌,同樣讓這裏的居住生活悠然自在。

  當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已經傾注於城北,我們或許真的應該改變原有的偏見了。跳開改不動的“北亂”區域,放眼老城外的城北,我們看到的或將是一個低調的、正在改頭換面的城北。

  聲明:以上內容由原創,信息來源於公開平臺,嚴禁鏡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