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4 月 10 日 星期三 晴

  轉眼間,三年幫扶期已過,但回想起紫金縣黃洞村喜遷村辦大樓的那一天,我的內心仍充滿了喜悅。

  那天一大早,村民活動中心前便聚集了一大波村民,共同見證這載入黃洞村村史的歷史時刻。" 肖隊,感謝黨和政府,感謝幫扶單位,感謝你們的辛勤付出,讓我們黃洞村有了功能這麼齊全的村民活動中心。" 村民樸實的讚語,讓我深深感覺到爲村裏辦事、爲老百姓做事,一切都是值得的有意義的。

  黃洞村曾經是軟弱渙散村,還記得剛駐村時,村裏沒有成立村 " 兩委 " 班子,也沒有村辦公場所,計生檢查、黨建學習、幫扶工作等都在借用的一間學校課室裏進行。當時入戶覈查工作是擺在我面前的第一道坎,由於沒有基層組織,對村裏情況又不熟悉,對老百姓心聲不明,對羣衆需求困難不清," 怎麼辦 " 成了出現在我腦海裏最多的一個詞。

  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我選擇了挨家挨戶走訪貧困戶,這個過程中有一件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有一次我到貧困戶劉谷強家,遠遠就聽到一個女人哇哇大叫的聲音。走近一看,一位中年婦女正坐在門檻上,嘴裏一直胡言亂語。見我來了,劉谷強拉着我的手說:" 肖隊,我愛人患病不能幹活,三個小孩在讀小學,我家生活過得比較辛苦,希望在你們的幫助下脫貧。" 聽到這麼直白信任的話,我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因爲他的信任不僅僅是對我,更是對我們黨和政府的一種信任。我安慰他說:" 放心,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決不會落下一個人,我們來就是看怎麼才能幫到你。"

  說幹就幹,我拿出筆記本把劉谷強一家的家庭住房、小孩讀書等情況一一記錄在案,並制訂了 " 幫扶方案 ":申請危房改造、落實低保和孩子的教育補貼、幫其妻子申請殘疾補助等。在離開他家時,我深深體會到,幫扶工作已進入 " 啃硬骨頭、攻堅拔寨 " 的時刻,我們必須強化自身責任,採取更有力有效措施。

  貧困戶劉谷強家去年住上了新房、鄒奇霄家去年 10 頭生豬又賣了好價錢,村裏去年貧困戶人均能分到 2000 元 …… 想起這些我就覺得幸福,讓村民都過上幸福的日子就是我們幫扶幹部的奮鬥目標。

  駐紫金縣黃洞村幫扶工作隊隊長 肖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