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國歷史上的科舉制度吧,它是由隋文帝創立的,後來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就更加完善了。當初隋文帝創立科舉制度的初衷,就是爲了爲國家選拔優秀的人才,等到唐朝的時候就更加嚴格了。後來科舉考試就成了普通百姓通往官場的唯一道路,但這也導致社會風氣變得腐敗,大家更注重文化學習,反而忽視了科學研究,所以便產生了很多“書呆子”。

  1906年的時候,袁世凱和張之洞等人一起廢除了科舉制度,從那以後開始市場上便出現了人才空白。直到後來新中國成立後,出現了全國統一高考,但是因爲某些原因又被破停止。好在1977年又恢復了高考制度,人們才得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說知識就是力量。在這一年,全國上下一共有570多萬人參加了高考,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機會,其中有27萬人被高校錄取,合格率達到了5%,也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其實在高考制度剛恢復的那一年,全國上下所有的試卷都比較單一,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到底是怎樣的試卷?如果生在那個年代,估計大家都能上清華北大了!首先第一份是1977年的全國政治高考試卷,上面都是一些基本的政治題目,估計現在的高中生都能答出來吧!而且他們那時候只有五大題,要掌握的知識點相對少點,只要回答的與題目稍微有點兒關聯,應該就能得分。對於政治題目他們還佔有一定的優勢,因爲很多事正是他們經歷過的,所以更有體會感觸。

  接下來這張就是一張山東的語文試卷,只有三大題,真的非常幸福。第一個就是作文題,然後就是解釋詞語,最後就是文言文翻譯。只要大家平時有讀書的習慣,應該都能答上來吧!不過當時的人已經好久沒有學習了,所以還是有點難度的。看到他們的試卷,你覺得你能上北大清華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