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對於公子的定義是:諸侯國國君的兒子,才能稱為公子。那麼孟嘗君不算公子,孟嘗君的爺爺纔是齊國國君,孟嘗君算是公孫。正確的叫法應該是:戰國四君子。

四公子是:魏國信陵君 、趙國平原君 、楚國春申君 、齊國孟嘗君

四公子總評

做個比較吧。以下僅僅是個人觀點。

從才能來看,

信陵君 > 平原君 > 春申君 > 孟嘗君

如果春申君沒有後面那個偷梁換柱的事情,最後導致身敗名裂,個人覺得才能不弱於信陵君,但是最後玩大了。姑且排名靠後一點。

從門客的牛逼程度來看

信陵君 > 平原君 >孟嘗君 > 春申君

春申君最後就是被門客害死的,理應排名墊底。

四公子出身

信陵君 = 平原君 >孟嘗君> 春申君

四公子在當代的名氣

羋月傳之前:

孟嘗君> 信陵君 > 平原君 >春申君

羋月傳之後:

春申君>孟嘗君> 信陵君 > 平原君

四公子的人品:

信陵君 > 平原君 >春申君>孟嘗君

【歡迎點贊評論,關注東東歷史,一起聊聊歷史中的那些事】


戰國四公子中,本人只瞭解過信陵君。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聽了很多次。

他是魏國公子魏無忌,兩次瓦解秦國分別對魏國和趙國的侵略。為四公子之首。死後十多年魏國被秦所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