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夏天旅行』粉丝团)


夏天离开铁堡后,便去「北海坑道」,位处铁板海岸线,为一深入山腹,贯穿岩壁;别怀疑,北竿也有一个「北海坑道」,但北竿的又称为「午沙坑道」。

P1010423.JPG 


最左边是游客中心,而北海坑道在「大汉据点」左手边。

P1010414.JPG 

P1010416.JPG

来之前要先注意一下是否为退潮时间唷~若涨潮就不能进去了。

(潮汐时间:http://www.matsu-nsa.gov.tw/User/OpenTimeList.aspx...


走到底就到啰~

不要理会这是是否昔日是军事基地,就单单以景色来说,这边很漂亮的唷^^

P1010417.JPG 


而北海坑道就在这座铜像的后面。

P1010418.JPG 


请路人帮忙拍照,留个念,闲聊之余又被夸赞一个女生好勇敢XD

P1010419.JPG 


而从北海坑道顺著大汉据点临海望去,会看到一个印地安人头形侧影,还真的颇像的呢~

P1010422.JPG P1010421.JPG 


雕像后方的文字:「海中悬日月,洞里拥乾坤」

P1010425.JPG 


坑道路口为迷彩战道。

P1010426.JPG 


要进去啰~小心地滑。

P1010427.JPG 


坑道内不免俗的有当年国军开凿的人像,但往往夏天都会被吓到~”~有些坑道还会声音…= =”

P1010429.JPG 


西元1968年,为战略需要而开始的「北海计划」在马祖地区开凿了不少「地下码头」,专供游击战艇停泊使用,如今在军方释出之后,成为马祖地区特殊的「战地景观」。

(北海计划:于西元1968年开始,分别在南竿、北竿、西莒与东引这四个地区,开凿可供登陆小艇停靠及使用的坑道码头,并将此案定名为「北海案」作战工程计划,但西莒因地质的关系失败。)

 

这边可以登记,是否要坐摇橹唷!(团体的话记得先预约:0836-22773坐摇橹是不用配合潮汐时间的,除了遇到大潮农历初一、十五前后三日。

P1010432.JPG 

来都来了,当然要坐一下呀~但夏天只有一个人,所以要夏天再等看看另一组人马;在等待的同时,便先去晃晃~


这就是待会要坐摇橹的地方~满期待的。

P1010434.JPG 


北海坑道是呈「」字形交错的水道;水道高18公尺,宽10公尺,长640公尺,涨潮时水位达8公尺,退潮时为4公尺,步道全长700公尺,走完一圈约需30分钟,但要配合潮汐的涨退,在退潮时才能进入。

 (但其实一圈30分是不休息的情况下吧= =”)

P1010440.JPG 


这座可供百余艘登陆小艇使用的地底坑道,当年被视为高难度的工程,共出动2个师、3个步兵营、1个工兵营以及1个倾卸车连混合编为3组,不分昼夜轮流施工,历经820个工作天才完成。

P1010436.JPG 


 虽然说有照明设备,但地面有些湿湿滑滑的,大家来时要小心一点唷^Q^

P1010439.JPG 


嘿~等到另一组人了^^

要上摇橹了唷~~~~~

P1010442.JPG 


出发~~~~~

P1010447.JPG P1010443.JPG 

 


船上谣橹的大哥会在一旁坐大概的解说唷~

也才知道这边是捞得到鱼跟岩石上的唷!!但不能抓啦~但听大哥说会有一些人会偷偷抓,小心国军英雄…嘿嘿~

本来来到坑道心中都会毛毛的,但听到大哥说国军英雄会保护大家的,心中的不安感的确减少了一点= =”

P1010463.JPG 


听大哥说这坑道算是失败的,因为好像当涨潮时,军舰就无法进出了…(也不知是对是错,但当时凿的时候应该有考虑到这点才对…)

P1010464.JPG 


大哥很厉害还会转弯唷@@

P1010462.JPG 


这座山为花岗岩,硬度极为硬,因此在开挖时除了用炸药爆破外,都是靠人力慢慢挖掘而成的,而当时的施工设备又很简陋,不少国军英雄都因此而牺牲。工程艰巨、气势壮阔,不愧被称鬼斧神工之作,真的让夏天叹为观止,谢谢您们,国军英雄!

P1010468.JPG 

P1010455.JPG 

P1010456.JPG 

P1010460.JPG


坐完摇橹后便去旁边的「大汉据点」^^其实马祖真的满小的,因为在这遇到的人等等在大汉据点又遇到了@@但不是一起坐摇橹的人就是~


参考网址(引用):http://www.matsu-nsa.gov.tw/User/Attraction-Conten...


有关马祖景点可以参考:http://b929905.pixnet.net/blog/category/3603086


若喜欢夏天的文章可以到夏天粉丝团帮忙按个赞唷^^https://www.facebook.com/b929900


图文不好请见谅,若要借用图文者,请告知或注明来源,以免触法。

(图2015.06.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