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也明白,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学习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为研究生,能够摊上一个好的导师,那就是走上了人生的快车道,如果自己的导师,不够给力的话,会让自己的学习成长,带来非常不如意的效果,而且还让自己的读研体验大大降低。所以在一些高校圈里流传着一句饱含深意的话,这句话就是“考研难,但是选导师也并不容易”。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讲,大部分的高校导师与研究生,都是采用的双向选择,但是我们也清楚,一般主动权,都是掌握在导师的手中,而研究生只有点头附和的份,想必大家也关注考研初试的成绩,一旦这个成绩出来之后,考生们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来联系一下导师,希望可以在导师的面前,混个“脸熟”,运气好的话,还能预订出一个名额,不过最终能如愿的却不多,主要看本科期间和复试的表现,其中还夹杂了一些运气元素。

  一般情况下,考研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就容易得到导师的青睐,如果能够在考研中,发挥比较出色,凭借较强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想必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不过对于考上华东某211大学的女生小丽来说,似乎这一定律,在她身上却不起效果了。小丽拿到了第1名的成绩,选导师自然不是问题,但是小丽并没有主动联系导师,而且看到其他几位考生,有所行动之后,才感觉自己的动作慢了,于是很快写了一封自荐信。

  当她把自荐信,通过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导师时,不是没有得到回应,就是被拒绝,这就让她非常不理解,想想自己也是拿到了第1名的成绩,所以让小丽产生了挫败感,后来她咨询了学长,学长告诉她,自荐信里面不能有“为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好基础”这样的话语,因为导师喜欢一些继续读博士的学生,最好在研一就表现出这个想法,才会让导师重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