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明星網紅的帶動下,醫美消費逐漸走入了公衆的生活。

  據《新氧2018年醫美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中國社會超六成大衆對醫美持正面態度,爲了取悅自己而整形的用戶比例從2015年的14%提升至2018年的57%。越來越多的大衆願意通過醫美把自己變的更美麗、更自信。

  在用戶高漲的消費情緒下,醫美行業快速發展。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醫美行業的總收入達到121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近23%。但龐大市場的背後,行業現狀令人心酸。

  由於利潤高、違法成本低,中國的醫美市場上充斥着大量的黑診所。據新氧數據顯示,2018年,醫美市場中黑市的規模是正規市場的10倍以上。黑市的存在,導致消費者信息不對等,求美者的安全和健康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如何找到靠譜的醫美機構成爲了每個求美者的真實訴求,這也是行業的痛點所在。

  而有“互聯網醫美第一股”之稱的新氧科技(SY.US)已在納斯達克遞交上市資料,其致力於改善求美者與醫療機構之間信息不對等的畸形關係。通過分析新氧,或許就能明白當下醫美市場的現狀。

  圖:來源於招股書

  線上醫美市場高速成長

  事實上,即使醫美市場的規模已超千億,但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大,隨着大衆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美容理念的持續滲透,醫美行業在中國依舊是個快速增長的市場。據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2018-2023年,中國醫美市場預計的年複合增長率將提升至24.2%,2023年時,整體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600億元。

  而在快速增長的醫美市場中,線上醫美平臺的發展則更爲亮眼。與傳統的醫美渠道相比,線上醫美平臺重塑了用戶與醫美服務機構信息不對等的畸形關係,二者形成直接互動並進行有效連接,讓用戶享受更爲優質的服務。

  因此,近年來的線上醫美平臺憑藉自身的優勢快速崛起。從2018-2023年,線上醫美市場預計的年複合增長率爲58.2%,遠快於整體醫美市場的增長速度。

  圖:資料來源於公司招股書

  行業的高速增長,將是企業成長的助推器,線上醫美平臺的潛力巨大。不過,正因爲行業的高景氣,“殺入”市場的競爭者並不少,除了各類的醫美APP和其他的線上獲客渠道,阿里巴巴(BABA.US)、美團點評(03690)、恆大健康(00708)、蘇寧環球(000718)等巨頭均加入戰局。如何在競爭更劇烈的行業格局下“活下去”,是每個醫美“玩家”需要面對的問題。

  且中國的醫美服務行業高度分散,巨頭的加入,無疑是已經將醫美行業推至“下半場”。不過,時至今日,巨頭作爲後來者,以流量賦能的思路實現“互聯網+產業”型的平臺發展已不具備核心優勢,只有深耕醫療機構,整合各方資源,爲用戶提供綜合的專業服務纔是醫美“下半場”的核心所在,畢竟用戶需求端不缺,但能真正把供給端服務做好的醫美平臺並不多。

  服務質量成競爭關鍵點

  新氧科技是國內最早從C端社區運營切入的在線醫美平臺,與B2C的模式不同,新氧的社區運營是UGC模式,去中心化,所有的內容生產都是由用戶上傳真實美容經歷。

  從模式上來看,UGC更具優勢。畢竟傳統渠道(如綜合搜索競價排名)最大的隱患便在於醫美服務機構與用戶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導致產品與服務參差不齊,用戶信任度極低。

  但UGC社區儘可能的消除了信息的不對等,且社區的交流性強,用戶黏度高,品牌樹立快,疊加互聯網的規模效應,很容易強者恆強。根據Frost&Sullivan的調研,2018年新氧手機app佔線上醫美服務手機app用戶每日使用總時長的84.1%。

  而新氧平臺目前已吸引超過200萬篇由消費者親自撰寫的美麗日記。通過社區的運營,營造了一套氛圍友好、信息專業、價值觀健康的社區電商生態系統,這是新氧科技的優勢之一。

  圖:新氧APP用戶日記

  其次,新氧科技通過新媒體矩陣對新氧APP進行導流。截至目前,新氧科技已佈局7個微信公衆號和7個短視頻賬號,分別覆蓋了整形、美妝、審美、護膚、穿搭、健身、影視、明星、紅人等領域。據數據顯示,新氧2017年的官微瀏覽量爲3.8億次,觸及人羣1.2億,而至2018年第4季度時,新氧在第三方社交媒體平臺上的內容,月觀看總量均超2.4億。

  新媒體矩陣做爲一種流量的獲取方式,是對新氧APP用戶導流的補充。事實上,新氧APP以社區模式運營,可通過社交屬性實現內生式的用戶增長,而新媒體矩陣,則是外延式的流量導入。通過“內生+外延”的用戶流量培養,新氧在與各大競爭對手搶奪精準流量時,形成了自己的特殊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抵禦巨頭對流量的蠶食。

  而在醫美市場的“下半場”中,流量僅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品牌化的專業服務,誰能爲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誰才能在競爭中勝出。

  考慮到即將面對的挑戰,新氧欲打通醫美產業鏈的上下游,保證服務質量。在發展早期時,新氧科技以微整形切入市場,隨着規模的逐漸擴大新氧開始橫向發展,將醫美的模式成功的拓展到其他的齒科、皮膚科、眼科、體檢等領域,實現從醫美服務向消費醫療的成功轉型,先發優勢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新氧歷時半年多時間,研發推出了醫美領域第一款真正的效果模擬輔助系統FACE AI-lab。該系統在模擬整容效果的同時,可自動智能的提供美容解決方案。在FACE AI-lab誕生後的7個月內,已有200萬人得到智能分析診療。

  此外,新氧與其他企業的最大差異之一是對醫美機構的培養。經過幾年的發展,新氧的模式早已不僅僅侷限於B2C,而是“2B+2C”模式。新氧可將UGC社區積累的高消費潛力用戶通過大數據分析推薦給合適的醫美機構,實現目標用戶與醫美機構之間低成本、高效益的交易匹配。鑑於新氧在線平臺的高效匹配,醫美機構也逐漸加大了在新氧平臺上獲客的支出比例。

  同時,新氧幫助B端建立差異化的品牌和信譽,並向其提供“軟件即服務”(SaaS)和專業培訓課程,幫助醫美服務供應商更好地管理客戶資料、提高轉化率並升級服務內容。新氧培養商戶,管理商戶,從而讓商戶更好的服務用戶。

  2018年營收超6億

  以專業化服務塑造核心優勢後,新氧科技早已領跑行業,規模遠超競爭對手。可以通過兩個指標對其進行衡量,即服務內容的豐富度,以及用戶參與度。

  2016年時,新氧平臺上的醫療服務提供商僅有3200家,但至2018年,提升至5600家,這其中包括了4000家醫美服務提供商,以及1600家其他消費醫療保健服務提供商。服務範圍已不侷限於醫美,還包括體檢、婦科、疫苗、產後護理等。新氧的服務項目類型,是同業中最爲豐富的。

  用戶參與度則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社區的用戶規模。2016年時,新氧的平均MAU爲456.6萬,但2018年時,平均MAU翻了3倍多至1400萬,用戶規模快速增長。且在Frost&Sullivan對1000名受訪者的調查中,新氧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戶粘性排名行業第一。

  其次是用戶成交次數。2016年時,購買用戶總數爲71.6萬,2017年翻倍至152.4萬,2018年再次翻倍至313萬,成交次數爆發式提升。但2018年購買用戶數僅佔平均MAU的22.35%,這說明新氧在用戶的轉化上還有很高的成長空間,爆發式的增長或將持續。

  而用戶成交次數爆發式增長的背後,是新氧優勢的具體表現。在新氧積累大量用戶後,商戶對新氧的依賴程度加深,新氧的議價能力逐步增強,公司的綜合變現能力持續提升。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新氧收入從2016年的4909萬元同比增428.2%升至2017年的2.593億元。2018年時,收入進一步增長138.0%到6.172億元。

  圖:來源於招股書

  淨利潤方面,2016年時,公司淨虧損8100萬元,2017年淨利潤爲1720億元,而2018年爲5508萬元,同比增長超220%。值得注意的是,新氧是首家實現年度盈利的互聯網醫美平臺,這也從側面說明公司的規模和變現能力強於競爭對手。

  整體來看,在醫美行業的“下半場”,面對來自巨頭對流量的衝擊,新氧以“UGC社區+新媒體矩陣”拓展流量渠道,且更加註重優質化服務的輸出,從“打通產業鏈+培訓醫美機構”形成核心競爭力。

  不論是用戶規模,產業佈局,還是變現能力,新氧已具備了一定優勢。在行業的高速發展以及未來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過程中,新氧作爲龍頭企業將持續受益。

  上市對於新氧來說,僅僅是新的開始,但對投資者而言,或許是個機會,值得關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