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少生病,媽媽少擔心”,經歷了十幾年,合生元的廣告仍讓人記憶猶新。不過,合生元已今非昔比,在更名爲H&H國際控股(01112)後,首次躋身百億俱樂部。

  智通財經APP獲悉,H&H國際控股2018年,實現營收101.32億元,同比增長25.2%;經調整淨利潤13.23億元,同比增長9.5%。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據公司財報,其兩大業務:嬰幼兒營養及護理用品(BNC)和成人營養及護理用品(ANC)均錄得較快的增長,兩者同比增長率分別爲25.8%和24.3%。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BNC方面,儘管面臨着出生率下降、經濟增長轉弱及註冊規定更嚴格等多項挑戰,但旗下的Biostime及Healthy Times(HT)品牌的銷售額分別增長18.9%及171.8%。其他嬰幼兒產品的快速增長則受益於Dodie品牌產品於法國市場及中國市場的銷售表現。

  ANC方面,澳洲及新西蘭以及中國的主動銷售分別增加13.7%及63.2%,上述部分佔Swisse總銷量的35.6%。

  然而,看似不錯的業績,市場卻並不買賬。業績公佈後的第二天,股價直接低開5%,雖然後面迎來一波“財報反彈期”,但強勢走紅3天后,該公司股價遇到了上行壓力,出現陰跌。

  行情來源:富途證券

  憑藉兩次“災難”發家

  事實上,對於H&H國際控股的質疑聲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2002年,SARS病毒曾引起不小社會恐慌,板藍根被封爲預防疾病的“聖藥”,超市時常斷貨。在此背景下,合生元宣佈與法國拉曼公司合作,以“法國合生元”品牌在中國市場上推出益生菌產品,憑藉“寶寶少生病,媽媽少擔心”的廣告打開銷路。

  問題在於益生菌抵抗胃酸到達腸胃的存活率有多少?

  這裏需要科普一下,只有補充"足夠"的"活性"的菌羣數量,才能達到保健的理想效果。益生菌在進入人體後需要經過消化系統的考驗,如果無法抵抗胃酸的腐蝕,就會成爲死菌,只有那些留在人體內的活菌才能起作用。

  關於此疑問,2019年3月,《消費者報道》向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11款主流的益生菌產品,包括媽咪愛、昂立、合生元等。結果顯示,在飽腹的情況下媽咪愛的存活率最高爲98.7%,合生元僅12.5%;在空腹的情況下,11款益生菌產品的存活率均爲零。

  數據來源:消費者報道

  現在的檢測結果都這麼低,以前的更不用說了。而就是這樣一種產品,2018年的銷量10.45億元。

  然而,合生元的真正崛起源自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在經歷了該事件後,國內乳企奶製品銷量一落千丈,進口奶粉迅速佔領市場。在此背景下,合生元推出高端嬰幼兒奶粉,並以“法國合生元”品牌大肆擴張,成功轉型爲乳企。

  不過,讓人疑惑的是,這家法國品牌的產品全部銷往中國,而在法國的市場份額幾乎爲零。

  事實上,“法國合生元”是前文所述爲其提供益生菌的法國拉曼公司的子公司。在成功獲取市場之後,“法國合生元”就改爲法國原裝進口“合生元”,此後的宣傳對於法國品牌絕口不提。

  14.86億元的天價廣告費

  之後,合生元於2016年底完成對澳洲著名營養補充劑品牌Swisse的收購,進一步進軍保健品市場,值得注意的是,此時,ANC業務已佔據收入的半壁江山。智通財經APP獲悉,截至2016年底,BNC業務的收入佔比爲57.3%,ANC業務的收入佔比爲42.7%,而2015年兩者的收入佔比分別爲82.4%、17.6%。

  在業務已經發生重大變化的背景下,合生元於2017年5月將名字更改爲H&H國際控股(健合控股),以彰顯兩大業務並重的情形,同時也標誌着公司完成第二次轉型。

  然而,不同於藥品,保健品是用來預防而不是治療疾病的,其銷量的快速增長,靠的是大手筆的營銷,而與之相對應的廣告費也大幅增加。智通財經APP獲悉,公司於2018年宣傳及營銷活動開支陡增6.42億元至14.86億元,同比增長76%;宣傳及營銷活動開支佔營收的比例爲14.7%,同比增長4.3個百分點。

  事實上,2018年以來,H&H國際控股更加看重品牌戰略,故將投資重點由渠道轉至宣傳及營銷。與此同時,公司持續開展創新宣傳活動,增加新的代言人,如跳水冠軍郭晶晶。不過,據中新網,這位“跳水皇后”的代言費可不算便宜,一些甚至高達千萬,比肩一線明星。

  儘管有“跳水皇后”撐腰,但Swisse品牌的銷量增速仍面臨着下滑的風險。

  據公司財報,2018年第四季度,Swisse品牌在中國地區主動銷售同比增長10%,大幅落後於前三季度,導致其佔Swisse總收入比例相比於2018年前三個季度出現首次下降。廣發證券稱,這一方面是因爲渠道去庫存導致公司收入承壓,公司於雙十一備貨時高估了市場需求;另一方面,Swisse在中國的業務由幾款核心爆品推動,由於近年未能推出新爆品且國內可購買的海外保健品種類的增加,公司可能面臨需求壓力。

  總的來看,H&H國際控股在完成二次轉型後,營收達到百億級別,兩大核心業務處於快速增長期,加之未來的不斷擴張,營收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間。不過,市場似乎有着“不同的看法”,致使其每一次轉型都倍受質疑。

  當然,一家公司的前景如何取決於產品,好的產品自然有消費者願意爲其免費打廣告,營銷本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而非增長動力所在。此外,H&H國際控股目前的估值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其PE爲32倍,而整個乳製品行業的PE爲30倍,因此,其價格也算不上便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