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日本的6名中國軍人,百年來竟無人祭拜,只因墓碑上的2字

  甲午戰爭中,清軍水軍在海上與日本展開了激烈戰爭,但由於清軍閉門造車,武器設備上都遠遠落後於日本,即使水師將士們浴血奮戰,但終究不敵日軍的艦艇大炮。清軍戰敗後,日本俘虜了大批水軍,並將這些俘虜全都帶回了日本。在日本,這些清軍俘虜們做着超負荷的重活,沒日沒夜的幹活。殘忍的日軍根本不把俘虜當人看。

  在種種折磨下,不少俘虜死在了日本。戰爭清朝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並要求日本將俘虜放回。雖然日本遵守了這個條件,但仍然有很多被折磨致死的清軍長眠於日本,無法回國。在這些戰士犧牲以後,日本將他們埋葬了,而且還在他們的墓碑上刻上了讓人怒髮衝冠的倆字——俘虜!

  任何一個軍人,都視俘虜爲屈辱,如果有選擇,他們寧願死在戰場上,也不願做俘虜。俘虜並不是漢奸,他們沒有投降,沒有給我們的國家丟人,他們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敬佩的。這六座墓碑就是甲午戰爭中清軍將士,他們當中最高的官職是一位五品馬隊統帶官員劉漢中,其他五位分別是西方診,呂文鳳,楊永寬,劉啓德,李金福。

  其中劉漢中是受重傷被俘,到了日本之後就去世了,日本人敬重他是個英雄,就在墓碑上面刻上了他的官職。剩下的五個都是一些輕傷被俘虜到日本的,墓碑上面只刻着“清國xx姓名”。雖然在二戰投降之後日本將這兩個字鑿掉了,但是這兩個字對我國的傷害卻不是鑿掉就能撫平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