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心理主筆團 | 碗仔

編輯 | JK


每個人都可能是潛在的強姦犯,無論男女。

6月20日,在甘肅麗晶百貨大廈門口,一羣看熱鬧的喫瓜羣眾,看著8樓的一個19歲女孩,她正欲跳樓。

然而,數百名看客不時歡呼「你倒是跳啊!」「等你跳完,我還要去接娃」,居然還有人喪心病狂地說「她不就想成為網紅嗎?」女孩一躍而下墜樓身亡,圍觀者吹口哨「跳得好!」

霎時,微博、朋友圈的各路「英雄」紛紛口誅筆伐冷漠的看客:「這是一起集體謀殺案」「這種人真是中國污點」……

講真,我心裡已經有無數只草泥馬在奔騰,特麼的人渣!間接的殺人兇手!

正當所有人都在指責看客們喫人血饅頭,我想,此時最應該譴責的,不應該是把女孩推入萬丈深淵的那羣老師嗎?

「他突然伸手摸我臉,對我動手動腳。」

這不是女孩的第一次自殺。

此前,她已經兩次喫下大量安眠藥。半年來,她經常失眠,勉強靠安眠藥才能睡著,在夢中驚醒,頭痛得想直撞牆。而這一切,都源於班主任的猥褻

2016年,正在讀高三的小奕上課時突感胃部不適,補課老師帶她看病後,安排她在公寓樓裏休息。當晚9點,班主任吳永厚前來關心。

寒暄兩句後,吳永厚突然伸手摸她的臉,瘋了般撲在小奕身上抱住她。她嚇呆了,由於生病渾身無力,想反抗卻被吳永厚緊緊纏住無力掙脫。他開始親她臉,吻她嘴巴,咬她耳朵,手不安分地在小奕身上亂摸,甚至撕掉她的衣服。那一刻,小奕懵了。她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的老師竟然是個衣冠禽獸!她只感覺到無邊的黑暗、恐懼、羞辱和噁心。正當吳永厚準備硬上強暴,她也以為自己的人生毀於一旦時,補課老師在門外喊她,吳永厚嚇得立馬彈開。

「你要是追究,就把吳老師毀了!"

隨後的日子裡,小奕過得異常煎熬。她經常一個人躲到廁所無助地哭泣,每晚睡覺都在夢中驚醒,害怕禽獸老師會爬到她身上。她很痛苦,遂而向學校求助,於是到了心理輔導室,鼓起勇氣哭著說完全部遭遇。然而,心理老師說她解決不了,最後她告訴了教導主任。

教導主任聽完後義憤填膺,她以為終於有人為她主持公道,以為主任真的為她考慮。沒想到,當她口中說出「吳老師」三個字時,教導主任的臉色立馬變了,說:「我辦不到」。

正義凜然的教導主任猶豫間緩緩坐下來,對小奕說:「學校很難有替換的班主任,你是個善良的好孩子,能不能不為難我?其他幾個班你隨便挑,實在不行轉學也行。」

小奕很納悶:「我沒有錯,為什麼要我委曲求全?」教導主任180度轉變的態度,讓她很難過。隨後更是自作主張讓吳永厚到心理輔導室給她道歉。他說自己「一時糊塗,一時衝動」,希望小奕「回到班裡繼續上課,給他一條生路」。

作為一名成年人,在他強暴前,他不可能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自己管不住下半身憑什麼要別人來原諒你?!到底是誰把誰毀了!!!

△女孩控訴狀

用嘴測體溫的藉口,居然有人信?

學校求助無果,小奕告訴了父親。父親帶她看病,醫生診斷為「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回到學校後,某老師對她說:「事情本沒有那麼嚴重,你又沒有受到最大傷害。」我不敢相信,這句話居然是出於一個老師的口!在她眼裡,難道被強姦生子、被先奸後殺才叫最大傷害?

與此同時,心理老師、校長對她說:「小奕你是個善良的孩子,不要為難學校」。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善良竟成了一種原罪?

無奈之下,她只能向法律求助,但檢察院給她的回復是5個字:決定不起訴。

檢察院給的理由是:吳永厚辯解他那天強吻、碰頭、上下亂摸的行為只是為了測量體溫,無法證明猥褻與小奕的抑鬱症有直接關聯。雖然此舉不符合常理,但情節顯著輕微,作出不起訴的決定。最後,公安局將其處以十日的行政拘留。

△檢察院不起訴理由說明書

試問下各位,作為一名有清晰意識的成年人,你會想到用嘴去測量體溫嗎?如果可以用嘴,那人類發明溫度計幹嘛? 一次又一次,沒人關心,沒人替她主持公道。

回到學校後,她成了同學嘴裡的精神病人。看見女兒這般遭罪,父親到處替她奔波伸冤,學校曾給他一個35萬的賠償協議,要求是放棄其他訴訟權利。父親沒有妥協,卻經不起身體折騰,病倒了。小奕心中萬般自責:這一切,是不是都因我而起?

終於,最後一道心理防線崩潰了,便有了開頭的一幕。這個曾經努力學習,無限憧憬大學生活,對未來充滿期待的女孩,在19歲這年,生命戛然而止。

我想起她控訴書裏的一句:「明明該像鮮花一樣美好的年齡,我卻不知道為什麼要活著。」

性侵「兇手」,就在你身邊

整件事裏,最令我心寒的,除了一羣冷漠的看客,還有那羣老師。無論是真正的施暴者,還是覺得她「小題大做」的老師,都是「兇手」。與猥褻相類似的,還有性侵,而這樣的人,並不是少數。

前北大教授瀋陽性侵女大學生高巖,受害人曾試探與父母透露自己的遭遇,卻被回懟:「你人生這麼順,能發生什麼事?」這盆冷水蓋滅了她向家人傾訴求助的慾望,最後選擇自殺。

南京南站,一家四口在候車,哥哥把手伸進妹妹(女孩是父母領養)的裙子,摸其胸部,當眾猥褻。而在一旁的父母熟視無睹,當做什麼事情都沒發生。加拿大多倫多,一名28歲美女老師在任教期間,性侵一名10多歲的男生。證據確鑿卻沒人相信,大多數人質疑警察搞錯了。

大部分性侵案,不是由陌生人發起,往往是受害者最熟悉的人,TA或許是你的同事、同學、親戚、外公、表哥,甚至是自己的父親。

廣州性別教育中心於2016年的大樣本數據(共6592人,覆蓋全國多個省份)調查表明,

70%的受訪者報告曾遭遇不同程度的性騷擾,平均每100人中便有9人經歷過性強迫;

遭受性強迫的受訪者的自殺傾向是遭受其他性騷擾的3 倍;90%的性騷擾實施者為男性;而在遭遇性騷擾後,超過一半的人選擇了沉默和忍耐,報案率只有不到4%。

別以為男生就不會受到性侵,《中國青少年健康相關調查綜合報告》中就指出,「青少年中男生的性危害防範意識教缺乏」,而男生被迫性行為的概率是女生的 2.2-2.3倍。

我曾看到一篇報道:

一名20歲男性從小就是野孩子。10歲那年,他去舅舅家玩,沒想到,舅舅以買了新款遊戲機為名,把他帶進房間,開始在他身上亂摸。他本能地閃避,卻被告知:「如果你配合我,就能拿到你想要的。如果你逃走,我會告訴你爸,是你偷了我買的新款遊戲機。」

他不敢亂動,任由舅舅解開褲鏈,不知道拿出什麼東西,塞在他的嘴裡。接著又把舌頭伸進他的喉嚨,他感到一陣噁心。他哭著告訴媽媽,去醫院檢查後,媽媽說:「檢查也沒什麼,這件事就別提了,不然我們家的臉都丟光了。」他沉默了,從那以後變得孤僻,不愛說話。無數個夜晚,他都失眠,害怕爸爸會不會像舅舅一樣忽然走進他的房間脫光他的衣服。好不容易睡著了,又被侵犯的夢境驚醒後不停地哭。可媽媽不准他哭,說男孩子要堅強,更不讓他告訴爸爸。這樣噩夢般的經歷,像烙印一樣,整整持續了5年。他就這麼患得患失地長大,直到大學時竭盡全力跑到外省。他恨媽媽,恨她沒有盡到保護子女的責任,恨她明明知道舅舅對他做了什麼卻什麼都沒做,恨她去醫院後一句安慰都沒有,只會讓自己「聽話」。他說:「我的人生就是個悲劇,沒有父母的愛,只有淪喪的屈辱。」

大多數性侵不被看見也得不到道歉,到最後,受害者的悲慘遭遇被遺忘,或形成無盡的惡性循環。

我們的文化裏,有沉默的習慣,也有息事寧人的「寬容」,可這隻會讓受害者的傷口更難癒合。他們得靠多大的力量,纔有可能過上「正常」的生活;他們的人生,被「小題大做」這四個字給活生生地毀掉了。

若不幸遭遇性侵,我們怎麼辦?

性侵不被重視的同時,受害者的情緒也被冷漠對待,甚至被簡單粗暴地成了「神經病」。

其實,性侵後的創傷會涉及不同類型。成年後遭遇陌生人的強暴為 I型創傷,最直接的後果是失眠、過度警覺、噩夢、迴避社交,一般診斷為創傷後應激障礙(即PTSD)與抑鬱。

幼兒不斷遭遇來自熟人的侵害為 II型創傷,比單純的創傷後應激反應嚴重得多,輕者則為抑鬱,嚴重的會有解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即常說的多重人格)、物質濫用與依賴、長期性格異變的人格障礙等。若不能及時治療,受害的孩子很可能會以各種方式傷害自己。

如果不幸遭遇性侵,該怎麼治癒心理陰影?

研究性虐待的美國學者Judith Herman在《創傷與修復》中提出5個創傷修復步驟:

1、安定:

找到一個安全環境,讓你感到安全舒心,不必再承受如驚弓之鳥般害怕,同時它可以幫助你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2、傾訴:

與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或專業心理醫生說出自己的創傷。嘗試接納自己,發自內心地理解創傷的發生不是自己的錯,它們是可以被修復的(最好有專業人士指導)。

3、轉變:

傾訴創傷回憶的過程裏,把講述的方法轉變為「原來自己克服這麼多」,感受自己在治癒過程裏的力量。

4、建立:

重新建立對不同關係的安全感,相信自己已經脫離危險,恢復對世界的信任。

5、和解:

嘗試與自己,與過去的創傷和解,不把創傷當成自己身份認同最重要的一部分,找到自己活著的意義與使命。

作為大眾,不圍觀起鬨,不落井下石,對於性侵,我們能幫他們做些什麼?

1、正確尊重受害者

我們需要尊重受害者本人,保障她發聲的權利,以及她選擇不發聲的權利。

2、平衡「社會性別角色」

近年來,當女性被性侵,有人譴責受害者穿著太暴露。這種文化與社會傳統的「性別角色」塑造有很大關係,例如男性要學會征服,女性要學會順從。這些觀念背後都隱藏著不尊重女性。物化女性的思想。社會急需增強對性侵 / 強姦的正確認知,思考社會性別角色的平衡。

3、男人也有責任

面對性侵,大多數人都是教會女性如何保護自己,但男性的角色同等重要。瓦爾登大學公共衛生學教授Cynthia Lanier的研究表明,在多間學校和機構舉辦性侵預防的課程和宣傳,通過教育男性羣體,能夠有效降低發生性侵和強姦幾率。

4、保密有效的舉報機制

在中國,單個性侵受害者不但傾訴、舉報無門,還可能遭到對方的質疑,即使舉報成功,也可能由於證據不足而被駁回。為此,Jessica Ladd和她的團隊研發並建立了一個保密、準確、高效的舉報網站 —— Callisto,並在TED上向世人說明這個舉報機制的威力:

通過Callisto設定的規格,性侵受害者能夠準確填寫案件的信息,並封存於第三方保密系統(information escrow);當另一名受害者也舉報了同一個施暴者,這份信息便會自動發送到相關的行政或司法機構。

這個機制近乎完美地保護了受害者的匿名性,保證了舉報信息的準確性,以及確保了相關機構的嚴肅處理,對罪犯具有極大的震懾力。她說,「利用互聯網,我們有能力改變現狀」。

教你如何識別潛在性侵危機

有人說,性侵離我們很遠,卻又很近。不要考驗人性,也不要凝望深淵,曾經你以為性本善,但或許性本無善惡,只要周遭的環境給予足夠的權力或影響。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那麼,該如何預防性侵案的發生?

我們無法給出標準統一的答案,但希望能從心理學角度出發,為你提供「如何識別潛在性侵危機」自查指南。

  • 性格:你瞭解對方的性格嗎?TA對你有什麼想法,情緒起伏大嗎?是否自尊心脆弱,常被刺激到?
  • 態度:TA對你表達的關心,是否已經超出你們關係應有的程度?TA對異性是否有敵視態度?
  • 觀念:TA是否常顯露出讓你感覺不舒服的「男子氣概」,或是病態的「大男子主義」?TA是否會尊重你的意見和意願?
  • 人際:TA的交友圈是否很窄,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周圍的朋友怎麼評價TA?
  • 不良習慣:

    TA是否有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酗酒。

  • 人生經歷:你是否知道,TA的童年或早年是否遭遇家庭的長期忽視、虐待、性虐待、家暴等行為?TA覺得這件事對自己的人生產生什麼影響?
  • 邀約:如果TA邀請你,或你們決定前往對方的住所前,要多加留意。如果你察覺內心稍微有一點不情願,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覺,不要勉強,不去不熟悉的地方。如果TA真的尊重你,會理解你的選擇。
  • 提防「全男羣體」:當你獨自與一羣男性相處時,即使是相識的人,也要多留個心眼,他們可能容易做出衝動、不理性,甚至造成嚴重後果的事情。

願天堂沒有醜陋,沒有冷漠

」哥,謝謝你,我走了」,這是小奕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那個曾經拉著她的手,想要把她拚命拉回來的消防員,因為女孩主動鬆手,沒能挽回她的生命深深自責,躺在平臺上放聲痛哭。

一個19歲的生命就在自己眼前落下,自己卻無能為力。

那麼,那個侵犯過她的吳老師,讓她息事寧人的教導主任,說「我解決不了」的心理老師,讓她別小題大做的王老師,又會怎麼想呢?如果施暴者不用下半身思考問題,如果那些施以援手的老師正視性侵,正視抑鬱,或許,這個經歷了2次自殺的女孩,不會選擇第3次。

而我只想對那羣老師說,為人師表,你們不配。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