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知道如何找地方放下一個安靜的書桌,

並且該見過的都見過了,

然後真的開始寫作,

就這麼簡單。

先說說劉慈欣的情況

劉慈欣家裡條件不好,從小就經歷過文革之痛,經歷過饑荒逃難,這是第一個關鍵點。

就像《鬼吹燈》的作者張牧野一樣,張牧野小時候在物探隊長大,聽大人們講用物理方法勘探礦藏、風水學、古墓故事,耳濡目染,長大後這些童年聽過的傳奇成了寫作輸出最重要的資糧。

劉慈欣幼時對流亡、逃難、貧窮、資源匱乏的認識,是他樹立寫作方向的動力。

劉慈欣喜歡閱讀,寫《三體》「需要」看的書他都看了。

麥爾維爾的《白鯨》

喬治·奧威爾的《1984》阿卡贊采夫的《太空神曲》儒勒·凡爾納的《地心遊記》蕾切爾·卡遜的《寂靜的春天》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遊》

他曾見過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發射

親眼見過球狀閃電飛來飛去

他知道下礦井的人是怎樣一種生活狀態,知道那些患上塵肺病的忍受著怎樣的痛苦

工作之餘,他望著廢舊的、骯髒的工廠環境,心裡想著的可能是人類未來要如何逃離這種環境

他寫下一點心得,早早啟示人們要關注自身的生存環境,但好像沒有引起太多重視

有一次他和人打牌輸錢,輸掉一個月工資

從此他痛定思痛,重新撿起小時候的愛好——寫作

後來他坦言,從小他就規劃好了自己的人生線路——好好學習,考大學,參加工作,工作之餘寫書

這樣的規劃十分現實,和許多人不一樣,他沒想過靠寫小說一下火起來,或者蹭流量先撈一筆錢再說,更沒有靠吃人血饅頭髮家致富的想法

他默默地在自己的領域中耕耘內心,完善要完善的想法

屠呦呦默默研究青蒿素,領獎之後很快又歸於沉寂

南仁東親身參與設計、施工,建造出世界上最大的天眼望遠鏡,一步一步丈量現場,為了看見星空,他付出了一生

袁隆平覺得自己應該研製出更高產的水稻,讓中國更多的人都能吃上一口飯,跑去田間研究,不管身後名,不論身外事

我們有多少人願意耐一時寂寞,守一生孤獨?

長大後劉慈欣的人生走向和自己的規劃幾乎完全一樣

腳踏實地的規划過上了腳踏實地的人生

他成功預見到了自己未來的人生之路

這是一個自制力、抵抗誘惑能力很強的人

他能隨時堅定自己的本心

周國平說過:「我們活在世上,必須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一個人只有認清了他在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並且認真地做著這些事情,才能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

寫《三體》的時候劉慈欣處於半失業狀態,可以說當時他的內心是極不平靜的

寫《哈利波特》的J.K.羅琳也是這樣

能寫出偉大作品的作家往往都是在一生的低谷時刻, 猛然抬頭看見了星空,照見了希望,從此矢志不渝,用一生追逐屬於自己的那顆星辰

大劉不用微信、微博等通訊軟體,也不接受任何採訪,大家只有趁他出來參加活動的時候才有機會見到他

他一直生活在封閉、落後的環境里,用物質之匱乏倒逼靈感的噴涌

所謂的閱歷不足、學歷不夠、思維不一樣都是借口,想看星空的人會始終保持抬頭的姿勢

劉慈欣只是有足夠的耐心,等到了烏雲散開,月明星出

然後,和外星人做夢,帶著地球流浪,沉醉在三體的歲月中,不知人間幾度春秋


關於《三體》這本書本身的架構

喜歡科幻的人對新出現的事物很敏感,能夠超前地預見到人類未來的發展趨勢

《三體》中那個完全沉浸式的系統,今天看來就是VR,而引力波通信、光速引擎飛船、全球核聚變發電站等終將一個一個實現。這些普通人還在觀望的東西,往往會被眼光超前的科幻作家直接拿來用,比如《八十天環遊地球》《地心遊記》《小靈通漫遊未來》這些經典科幻著作里就出現過超前時代很多年的東西,雖然當時很難被人理解。

幸運的是,劉慈欣寫的新內容沒過幾年我們就看到了,比如引力波、VR

《三體》用地球危機,巧妙地警示我們要注重基礎科學研究。

時下,不少人出於畢業不好找工作、工資低等原因,紛紛迴避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專業。

暫且不論《三體》,在現實中,大數據、人工智慧、量子技術、5G、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崛起不斷提醒我們,學好數學物理未必不能掙大錢,數學物理甚至可能是我們走向人生巔峰最堅實的基礎

書中雲天明的三個故事,給了我們很大的驚喜,豐富了我們對未知的三體世界的無限遐想。

硬核的科幻里,夾雜人性的探究,這種感覺就像咬一口香脆的巧克力球,發現裡面有紅酒夾心一樣讓人驚喜。它們樸素、直接而又神奇地告訴我們,文學還可以這樣玩,宇宙尺度的童話聽上去,似乎比媽媽睡前講的那種還要有意思得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