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米高的三亞南海觀音立像,兩面向海,—面向橋。說這裏像“宗教聖地”?沒有一丁點兒的宗教文化傳承,更不要提什麼靈氣了。由於地產商在這50平方公里的濱海風水寶地投資了十數億,自然反映在收費上。門票¥150(旺季價,淡季120元),進入圓通寶殿或“抱佛腳”另收¥88,參觀金玉觀音加¥20,林林總總,讓人眼花繚亂。

爲何印度佛寺僧人不來我國取經?豈不早登極樂,早日IPO!

爲何印度佛寺僧人不來我國取經?豈不早登極樂,早日IPO!

和當地搞旅遊的朋友喫飯,席間聊起如何發展三亞旅遊產品的話題。他認爲三亞的旅遊產業,像墨西哥的坎昆,—條幾公里的幼細沙灘上,集中了幾十家酒店。但我分析,坎昆吸引遊客之處,不止陽光沙灘,還有瑪雅遺址、以及近在咫尺的古巴。

爲何印度佛寺僧人不來我國取經?豈不早登極樂,早日IPO!

三亞在歷史上,是中國的天涯海角,放逐朝廷失勢官員的蠻荒之地,實在難於和瑪雅文明中心的半島相比。歷史地位反而有點像英國放逐囚犯的澳大利亞,氣氛更像沒有太多底蘊的加勒比海地區,只賣好陽光沙灘潔淨的大海已經足夠。當地朋友帶我們去了南海觀音文化旅遊區,其主體是108米高的海上觀音像,前後施工六年,2005年落成。“我們景區內不但有酒店、齋堂、商店,還有禪修、打坐、抄經、等旅遊產品”景區講解員滔滔不絕地介紹着景區的“亮點”。

爲何印度佛寺僧人不來我國取經?豈不早登極樂,早日IPO!

其實這些近年一窩蜂似的修建的“最大”、“最新”、“最高”、“最險”的人造旅遊景點,遠看的確威武、拉風,遊客的自拍效果也很拽。但對喜歡刨根問底、追溯緣起的深度旅遊人來說,這種景區真的沒啥文化底蘊,不像正經的佛寺,而這裏更像—個商業運作的主題公園,對蜻蜓點水、不求甚解的旅客來說,拍拍照、祈祈福已足夠。

爲何印度佛寺僧人不來我國取經?豈不早登極樂,早日IPO!

放眼全球,外國的佛教寺廟是同一類,中國的佛教寺廟則是不同的另一類。國內的寺廟大體又可分爲兩類:宗教活動場所(由宗教部門問管理)和“宗教旅遊場所”,後者掛着寺廟的招牌,用商業方式經營,甚至已集團經營。而印度佛教的四大聖地,有歷史及考古證實佛陀誕生的藍毗尼、悟道成佛的菩提迦耶、初轉法輪的鹿野苑、最後涅盤的拘屍那羅,都老老實實地在那裏兩千五百年了,至今仍然免費開放。

爲何印度佛寺僧人不來我國取經?豈不早登極樂,早日IPO!

爲何印度佛寺僧人不來我國取經?豈不早登極樂,早日IPO!

國內現存的唐代建築屈指可數,而日本光奈良一地就有三十座。唐代高僧鑑真在家鄉揚州出家的大雲寺、修行過的大明寺,早已不存,但他在奈良參與修建的唐招提寺,就保存了四座盛唐木結構建築:金堂、講堂、經藏、寶藏;建於李白年代的奈良法隆寺,其五重塔塔高31.5米,不止是日本最古老的塔,也是全世界最早的木塔,日本人老老實實地保存了一千五百年,至今也都是免費開放。回過頭來,再看咱大中國,就是牛!嵩陽景區門票+少林寺聯票140元,法門寺門票120元,靈隱寺75元,而反觀其它各國,收門票費用的寺廟、清真寺、教堂,卻很少!

爲何印度佛寺僧人不來我國取經?豈不早登極樂,早日IPO!

奈良招提寺(唐)

爲何印度佛寺僧人不來我國取經?豈不早登極樂,早日IPO!

法隆寺(唐)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傳說是四大菩薩的道場,包括文殊菩薩的山西五臺山、普賢菩薩的四川峨眉山、觀音菩薩的浙江普陀山、地藏菩薩的安徽九華山,歷史短了許多,但卻早已經超越了祖家印度,不是早登極樂,而是早日IPO!西方極樂世界自然沒有得IPO,佛陀及他的印度同鄉都不懂這門道,但普賢菩薩的道場四川峨眉山,就在1997年10月21日,以峨眉山A(000888)的名義,在深圳主板掛牌上市,現在市值68億,市盈率29倍,試問普賢菩薩可以分紅嗎?

爲何印度佛寺僧人不來我國取經?豈不早登極樂,早日IPO!

其它三大佛教名山以及少林寺,也曾蠢蠢欲動,準備發行股票上市賺大錢,最後2012年全部被主管部門叫停。少林寺上不了市,但卻成立了少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少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少林歡喜地、少林藥局、少林書局、少林香堂等企業,由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控股,註冊45類、200多個商標,比世俗更進取,比企業更商業,看來印度菩提迦耶的大菩提寺方丈,應該早日來我國取經了!

爲何印度佛寺僧人不來我國取經?豈不早登極樂,早日IP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