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吉林省落實柴油貨車攻堅戰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發佈會在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

  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承擔貨物運輸柴油貨車保有量和貨物運輸量的快速增加,柴油貨車污染問題逐步凸顯。同時,柴油貨車荷載高、使用強度大、行駛狀況惡劣、維修保養不及時,黑假加油站點多、車用柴油和尿素質量差,貨車流動性強,監管難度大,超載超限和超標排放問題突出,已經成爲大中城市的主要污染源。

  據統計,2018年底,我省汽車保有量爲536.5萬輛,其中汽車423.4萬輛,其中重型柴油貨車15萬餘輛,佔汽車保有量的3.5%,但其排放的氮氧化物確佔汽車總排放量的25.7%,顆粒物佔汽車總排放量的34.9%,柴油貨車以成爲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的主要貢獻者,影響着我省城市和區域空氣環境質量的進一步改善。

  2018年12月30日,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等11個部委印發《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行動計劃》(環大氣﹝2018﹞179號)。爲確保打贏我省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按照省政府要求,結合我省工作實際,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發改、公安、交通、市場監督、能源等11個部門聯合制定印發《吉林省落實柴油貨車攻堅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對我省未來三年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更加明確、具體的任務,《實施方案》統籌兼顧,圍繞着“車、油、路”綜合施策,力爭通過三年攻堅行動,全鏈條減少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物排放量,促進城市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

  在發佈會上,相關部門公佈了此項工作的總體目標:到2020年底前,柴油貨車排放達標率明顯提高,柴油和車用尿素質量明顯提升,柴油貨車和柴油非道路移動機械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總量明顯下降,機動車監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鐵路貨運量比例提高,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的交通運輸體系初步形成。

  全省在用柴油車監督抽測排放合格率達到90%,長春、吉林、四平、松原、公主嶺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達到95%以上,柴油車(機)排氣管口冒黑煙現象基本消除;全省柴油和車用尿素抽檢合格率達到95%以上,長春、吉林、四平、松原、公主嶺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達到98%以上,違法生產銷售假劣油品現象基本消除。

  據介紹,爲確保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行動的實效,《方案》以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爲主線,統籌“車、路、油”綜合失策,通過開展清潔柴油貨車、清潔柴油機、清潔運輸、清潔油品等4個專項行動,全方位、全鏈條實施治理,減少柴油貨車和柴油機污染物排放。

  在清潔柴油貨車和清潔柴油機方面:主要是採取提高新生產柴油貨車和柴油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標準,嚴格新生產、進口、銷售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管理,強化在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監督管理,推廣新能源汽車,推進老舊柴油貨車和非道路工作機械淘汰等措施,減少柴油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物排放。

  在清潔運輸方面:主要是採取推進鋼鐵、煤炭、焦化等重點行業企業鐵路專用線建設,大宗貨運由路運轉鐵運,減少柴油貨車使用量;在公交、環衛、出租、物流等運輸行業推廣新能源汽車等措施,推進運輸結構調整。

  清潔油品行動:主要是採取提升油氣質量標準,嚴厲打擊非標油品和車用尿素,實施加油站、儲油庫和油罐車污染治理等措施,從源頭減少機動車污染排放。

  發佈會上,還明確了對柴油貨車的監管的具體措施,嚴格同步實施重型柴油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不滿足標準限值要求的新車型禁止進入道路運輸市場。鼓勵在公共服務領域新增或更新車輛時,優先使用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燃氣車輛;嚴格新註冊登記柴油貨車監督管理,各級生態環境和公安部門將環保信息隨車清單納入機動車註冊登記審覈內容,嚴厲打擊沒有環保信息隨車清單、污染控制裝置與隨車清單不一致行爲;強化機動車生產進口銷售環節監管,在生產、進口、銷售環節加強對新生產機動車環保達標監管,採取抽查覈驗新生產銷售車輛的車載診斷系統(OBD)、污染控制裝置、環保信息隨車清單的方式,嚴厲打擊污染控制裝置造假、屏蔽車載診斷系統(OBD)功能、尾氣排放不達標、不依法公開環保信息等行爲。加強在用柴油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督管理,建設形成完備的全省互聯互通“天地車人”一體化的機動車排放監控系統,充分利用機動車道路遙感監測、排放檢驗機構聯網、重型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遠程排放監控,以及路檢路查和入戶監督抽測,對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開展全天候、全方位的排放監控。

  而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對超標排放柴油貨車的處理手段也將極爲嚴格,主要採取維修治理和淘汰兩步走的方式進行處理。對在環保年度檢驗、路查路檢和遙感監測中發現的超標車輛,將告知車主或企業,要求其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進行維修治理,治理後經檢驗合格後方可上道路行駛。未在規定期限內維修並複檢合格的車輛,生態環境、公安、交通運輸部門將其列入監管黑名單並將車型、車牌、企業等信息向社會公開,同時依法予以處理或處罰。對於列入監管黑名單或一個綜合性能檢驗週期內三次以上監督抽測超標的營運車輛,生態環境和交通運輸部門將其所屬單位列爲重點監管對象。對於一年內超標排放車輛佔其總車輛數10%以上的運輸企業,交通運輸和生態環境部門將其列入黑名單或重點監管對象,利用科技手段進行行駛軌跡跟蹤監督,發現一次處罰一次,加大監督管理力度。

  此外,對於連續三個檢驗週期未檢驗以及經維修或採用污染控制技術仍無法達標排放的車輛,將依法予以強制報廢。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李志明 文/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