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我不是藥神”,戳中的其實不只是人們的淚點,更是戳中了現實中很多家庭的痛點。

不用說更遠,即使是20年前,也就是上世紀末的時候,對於晚期腫瘤的治療(包括白血病)基本上還都是靠化療來維繫,那個時候沒有靶向藥物,也不知道除了化放療外還可能會有其他方法可以治療腫瘤,那時的醫學科學也僅限於此。

一邊是抗癌“神藥”,一邊是老百姓羞澀的腰包,如何平衡?

但是隨着生物科學技術在近20年的突飛猛進,人類基因組測序的完成,大數據、雲計算在醫學領域的運用,人們正在一步步揭祕腫瘤神祕面紗的同時,也逐漸瞭解了腫瘤發生的基因組學機理。正是基於人類對腫瘤的認識,抗腫瘤靶向治療的理念也就應運而生,科學家們嘗試在基因水平上阻斷腫瘤的發生和發展,以期用一個最小的代價來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這就是目前醫學領域裏研究最熱的精準靶向治療。

把理論付諸實踐,並最終生產出療效可靠、副作用可控的藥品,就是一個漫長和耗費大量資金的過程,一個新藥的研發,可能因此耗時幾年甚至十幾年,但真正實現從理論到實踐,從設想到產出,最後在患者身上看到實實在在的療效,其中的艱辛不是常人能夠理解的,要命的是大多數的研發藥品最終並不能達到研發初衷,也就導致了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付諸東流。

一邊是抗癌“神藥”,一邊是老百姓羞澀的腰包,如何平衡?

以電影中提到的格列衛爲例,事實上,該藥投入研發的時間早在1983年就開始了,當時是位於瑞士的汽巴-嘉基製藥公司投入研發,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負責研發的科學家與1990-1993年與公司終止了研發協議,但理論研究進程並沒有停止,一直到1996年瑞士兩大製藥公司汽巴-嘉基和山道士合併形成了新的製藥公司,該藥的研發才得以大力推進,一直到2001年,才完成了3期臨牀實驗,臨牀證實該藥安全有效,宣告研發成功,並於同年獲美國FDA批准上市。這個新合併成立的公司就是現在的諾華(novartis)製藥。

就以諾華公司爲例,從1997到2011年這十幾年時間,諾華公司投入的藥物研發的經費達到了836億美元,而其最終開發成功的新藥只有21種,算下來,平均每種藥物的研發經費達到了40億美元。而英國的阿斯利康在同期通入的研發經爲590億美元,而成功研發出來的藥物僅僅有5種,平均每種藥物的花費達到了118億美元。

一邊是抗癌“神藥”,一邊是老百姓羞澀的腰包,如何平衡?

通過上述可以看出,一種新藥的研發是基於醫學科學的設想,而真正的從投入到產出,這其中其實包含了巨大的風險,因爲你不知道你的前期研發投入是否能夠成功,也許爲了新藥的研發,甚至會導致一個實力欠雄厚的藥企倒閉。

所以,藥品產出後的天價也就不難理解了。

回頭再看看實際應用的人羣。

還以格列衛爲例,格列衛的研發針對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小分子靶向藥物,後來該藥被證實對胃腸道間質瘤同樣具有良好的療效,格列衛的成功研發也開創了靶向治療的先河,在人類藥物治療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但是,格列衛的成功也同期創造了藥品史上的價格天價記錄,在本世紀初,該藥進入內地的價格是每盒2.35萬,這個數字不要說在那個年代,即使是現在,每個月幾萬元錢的開支,也非普通家庭能承受的起的。

一邊是抗癌“神藥”,一邊是老百姓羞澀的腰包,如何平衡?

這就形成了一個非常現實的矛盾,一邊是天價的抗癌藥物,一邊是等着救命卻買不起藥的老百姓。

怎麼辦?國外的“盜版藥物”就應運而生了。

一種新藥代表着自己的知識產權,在專利保護期內,任何締約國的國家和個人生產都是不合法的。可是,我們的鄰國印度並沒有加入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公約,所以,印度生產的仿製藥品在其國內就是合法的。因爲沒有科技創新的前期海量投入,所以印度直接仿製出的“盜版”藥物,就在價格上佔據了巨大優勢,也在我國形成了一定的潛在市場。

而這些在我國,卻是不合法的,根據我國在2001年頒佈的《藥品管理法》,仿製藥品一旦進入中國市場,會被認定爲“假冒僞劣”產品,也就是說,不管出於什麼目的,自行購進“盜版”藥品都屬於違法行爲,要被追究法律責任。

可是,藥物作爲特殊商品,完全不同於其他普通日用商品,尤其是這些救命藥品,走私進口的目的完全是爲了治病救人,而且無可替代。到底是情大,還是法大?這對矛盾也催生了“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最大看點。

一邊是抗癌“神藥”,一邊是老百姓羞澀的腰包,如何平衡?

其實爲了解決這個矛盾,在國家層面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尤其是2017年約談了諸多的藥品生產企業,就天價抗癌藥物進行了國家層面的談判,以赫賽汀、美羅華、萬珂爲代表的15種療效確切的靶向抗癌藥物實現了大幅降價,並納入了醫保。以治療乳腺癌的赫賽汀爲例,由以前的22000元/支降到了7000元/支,並納入爲醫保乙類藥品,這就意味着一支藥由原來兩萬多一下子將達了1千多。正因爲國家的這一大力度的行爲,使得赫賽汀在2018年達到全國脫銷的地步,赫賽汀一藥難求,很多以前用不起的患者,都同時爆發了出來。

而對於目錄外的其他抗癌靶向藥,國家也在出臺積極的措施,在2018年4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擬定從5月1日起,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類藥品等進口關稅降至零,這就使得我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了零關稅。而且國家醫保局將繼續與企業協商確定合理價格後將這些藥品納入醫保目錄。

可以看出,一邊是抗癌“神藥”,一邊是老百姓羞澀的腰包,旁邊是國家的律法,三方誰錯了,其實誰都沒有錯,錯就錯在醫學科學還沒有發達到一定程度,靶向藥物的研發還沒有成熟到一定程度。好在國家層面的不懈努力並推出了系列卓有成效的舉措,到目前爲止,“神藥”已經逐漸走下了神壇,實實在在的走進了民衆當中。

一邊是抗癌“神藥”,一邊是老百姓羞澀的腰包,如何平衡?

這纔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