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南北朝的時候,有個將軍曹景宗,有點像李雲龍。南北朝時期樑朝名將,劉宋徵虜將軍曹欣之之子,是樑朝的開國功臣。

  但是這個人大大咧咧不修邊幅,而且貪酒好色,家中光是妾室就有數百人。雖然名列將相,卻還是和一個山大王一樣,同僚對他很鄙視。

  這個人打仗雖然不含糊,但是文化方面不行,卻喜歡附庸風雅,平時看書看不懂的地方也不會去問別人,就是靠自己胡亂理解一通,還喜歡自己造字,對自己的文學造詣還覺得很厲害。

  打仗打習慣了,喜歡爭強好勝,在什麼文人騷客面前也是一點都不謙虛。

  有一次皇帝擺宴席,讓各位大臣寫詩,而且要用皇帝指定的韻來寫。在各位大臣寫的差不多了時候,這個老曹喝醉了酒發脾氣,說:“皇上讓我們寫詩,我的韻呢。”

  皇上其實知道他沒文化,又喜歡瞎寫,而且他最近又打了大勝仗,不想讓他出洋相,就安慰他說,將軍才華出衆,大家都知道,今天就不寫了。

  老曹喝醉了酒,不幹,說:“我也是文化人,我非得寫一首不可。”

  看他這麼堅持,皇帝問剩下什麼韻還沒寫啊。大臣告訴他剩下“競”、“病”兩個韻。這兩個韻最難寫,名家也不敢亂寫。

  大家看到老曹要寫這兩個韻,滿朝文武百官等着看目不識丁的老曹出洋相,挫挫他的銳氣。

  哪裏知道曹老師不假思索站起來就是吟誦:“去時女兒悲,歸來笳鼓競。借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聽完之後滿朝文武大喫一驚,大家都自嘆不如。

  當時當時正好是曹將軍剛剛打敗北魏中山王元英,衝鋒陷陣,大破敵軍,寫這個正好應景。所以這首詩的題目爲《光華殿侍宴賦競病韻詩》。

  第一句兒“兒女悲”一點也不像是將軍之口,然而這正是士兵外出打仗時小兒女的常態,戰場上刀槍不長眼難免受傷,還很可能一去不復返,所以送行時痛哭流涕正常不過了。

  第二句歸來時則和第一句有反差,寫出了作者的形象和處境,後面兩句寫了自己凱旋歸來又故作謙虛的樣子,生動的塑造了一位慷慨豪邁的名將形象,也是曹景宗留下的唯一著名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