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雜談]在CES2019上,英特爾其實已經偷偷展示過了這一新品,但正式的技術參數並沒有完全公開。就在今天,英特爾才正式解禁了這一突破性的產品,命名爲傲騰H10,並且把這種特殊形態的產品線叫作“混合式固態盤”,官方還專門強調了一下,“不叫固態硬盤,是固態盤”。

  傲騰混合式固態盤是怎麼個混合法?

  這東西的創新之處就在於,直接在PCB上同時集成傲騰內存與大容量的QLC SSD,傲騰內存作爲大容量的緩存彌補QLC的速度缺陷,而QLC則可以乖乖地發揮它本身的容量與成本優勢,兩者組合得“天衣無縫”。這裏面用的是Intel的QLC 3D NAND工藝,品質是值得信賴的。

  這可以理解成是之前傲騰內存的進階版,因爲之前的作用是把傲騰內存與機械硬盤通過驅動捆綁爲一個新的盤符,能同時享有傲騰內存的速度與機械硬盤的大容量。這次本質上其實只是英特爾幫你事先把傲騰與QLC NAND FLASH捆綁在一起罷了。

  另外,再往遠一點看,其實這東西又很像當年希捷做過的混合固態硬盤(SSHD),這個概念的產品現在其實已經算是黃了,知道的網友應該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就不詳說了。

  使用時要注意裝驅動——

  雖說英特爾已經官方把傲騰內存與3D QLC NAND FLASH這倆東西集成在同一塊PCB上了,但它們依然是需要進入系統之後安裝傲騰專屬的驅動才能捆綁在一起的,看到這個是不是覺得有一丟丟費解呢?既然已經物理上集成在一起了,爲什麼不能更人性化/智能化地結合在一起呢?關於這點我相信將來應該是能用更友好的方式讓它們驅動起來的,例如插上電腦之後就能識別成一個SSD,使用方式與普通SSD完全一致。

  傲騰H10混合式固態盤有幾種容量——

  分別是16GB(英特爾傲騰內存)+256GB QLC存儲;32GB(英特爾傲騰內存)+512GB QLC存儲;32GB(英特爾傲騰內存)+1TB QLC存儲。

  官方性能數據——

  官方說法如下,相比起獨立的TLC SSD方案,傲騰H10的提升有:

  1、多任務處理狀態下,文檔打開速度提高2倍;

  2、多任務處理狀態下,遊戲啓動速度提高60%;

  3、多任務處理狀態下,媒體文件打開速度提高90%。

  傲騰H10混合式固態盤的意義——

  這個混合式固態盤最主要的戰場在超薄本上,相比上一代的傲騰,它能節省一個硬盤接口的位置。因爲之前如果要用的話,必須要裝一個2.5英寸的機械硬盤再加上一個M.2接口的傲騰內存。而現在它把QLC FLASH與傲騰內存都集成在一片M.2接口的PCB上了,也就是隻需要插一個2280尺寸的盤,就能直接使用,就相當於省了一個接口了。

  對OEM廠商來說,就可以不用那個厚厚的2.5英寸機械硬盤了,對於內部空間有限、寸土尺金的輕薄本來說是很有用的。

  這東西能不能真的成,很大程度取決於它的價格,如果相比純SSD的方案能優惠一定幅度的話,還是有點吸引力的,如果比單純的NVMe SSD還貴的話,就有待商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