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註:中國研製的60噸級重載飛艇

飛艇是比飛機還要古老的飛行器,飛機之前,人類空中旅行用的是飛艇,像早期風靡世界的齊柏林號飛艇、興登堡號飛艇。後來飛機迅速發展,飛艇好象是沒落了。可是飛艇並沒有消亡,得益於高新技術的發展,飛艇又重新得到關注。

洲際彈道導彈以超遠的射程、威力強大的彈頭、精確的命中精度以及多彈頭分導的巨大威力,成為對國家的重大威脅。反導、提前摧毀來襲的遠程彈道導彈成為國防技術發展的動力。要反導就要首先提前發現。作為遠程探測的重要手段雷達,距離地面越高則預警探測距離也越大。雷達探測範圍受地球曲率影響。將雷達裝置在飛機上就可以提高雷達位置高度。於是出現了預警機。但是預警機攜帶燃油有限,留空時間有限。

圖註:俄羅斯BERKUT HAA概念圖

有沒有其它替代?人們想到了古老的飛艇。飛機依靠運動、通過空氣動力學的原理產生升力,維持飛機留在天空飛翔。飛艇則不然,飛艇通過靜力學原理,依靠浮力氣體與空氣密度不同而產生的浮力維持飛艇停留在空中,而且在靜止的空氣中,飛艇不消耗動力也容易維持飛艇靜止懸浮,尤其適合長時間留空值守。於是,近幾年高空飛艇又重新獲得了各國軍方的重視,主要作用就是作為反導偵查與通訊的基地。民用工業經常使用國防開支獲得的先進技術。地面起伏不平、山川阻隔,目前廣泛使用的移動通信不得不設置數不過來的一個個基站,發射塔。一個在20公里高空定點長期駐留的高空飛艇,如果配上足夠強大的通訊設施,可以覆蓋直徑達到1400公里的廣大地區,移動通信產業求之不得。正是軍用、民用,國家安全和用戶方便著兩方面的巨大需求,呼喚無人駕駛長期駐留的高空飛艇迅速發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