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 / 門徒 Sariel

一.我在一家公司呆了8年多

這世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工作,就好像沒有完美的客戶和供應商一樣。

8年前,我成為這家公司的第一個外貿部職員。

當時老闆錄用我的原因很簡單:英語溝通沒問題,去過國外展會,問的幾個常識問題也都知道(他應該是隨便百度了幾個外貿業務員的面試題)。

而我選擇公司的原因更簡單:離家近,沒什麼約束,可以大幅度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方式做事。

於是,我們一拍即合,從零開始做外貿。

接著是阿里巴巴,中國製造,國外展會,廣交會……

像其他老闆一樣,我的老闆是個喜歡嘗試、勇於開拓的人。而我,則是天生的風險厭惡型,正好互補。

在開拓階段,老闆行事果斷、執著,一腦門子地往前沖,而我則跟在他後面一路小跑。

由於我們的產品比較偏門,在國內沒有專註出口的同行,所以也很難去參照學習。

於是,我們就一起通宵研究產品,畫圖紙,做目錄,做樣品,然後去參加國外的行業大型展會,直接接觸國外客戶,通過客戶的問題去了解市場和行業。

雖然那一年的展會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多少訂單,但卻讓我們接觸到了很多客戶,瞭解到了很多市場信息,以及國外同行的業務模式。這些都為後面的業務開拓積累了原始資本。

就這樣,這8年,可以說是我和公司彼此成就的階段。

隨著公司的逐漸強大,我也漸漸從一個普通的外貿業務員,做到小組主管,再到現在的外貿部經理。

這在外人看來,或許是一條不斷上升的平滑直線。

但其實,哪有什麼一帆風順的人生,誰又不是表面雲淡風輕,內心波濤洶湧。

二.面對職場負能量,我不是一個衝動的人

在這8年裏,我的內心曾無數次咆哮:太TM欺負人了,老孃不幹了!

尤其是在做大工程的那些歲月裏,我天天忙得沒時間喫飯,壓力大到掉頭髮,還得不停地應對客戶的各種難題……每一回都會讓我想要不顧一切地離職。

可是,總有一種力量支撐我留下來,可能是因為……窮吧,哈哈哈。

但,我確實不是一個衝動的人,也不是一個目的性或者功利性很強的人。

對於一份工作,我更看重的,不是能賺多少錢,而是工作氛圍是否積極,老闆是否靠譜,以及能否讓我發揮出自身的價值。

先講工作氛圍吧,我真的不能忍受一個充滿負能量的工作環境。

舉個例子,我從業過的公司不多,加上目前這家一共就4家企業。而唯一一家讓我主動離職的,就是一家公司氛圍在我看來很差的公司,以致於我在休婚假之前就提出來了。

在那家公司工作的日子裡,部門每個人都在日復一日地抱怨著:老闆這裡小氣,那裡計較;經理這裡苛刻,那裡控制……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那時候,「要麼忍,要麼滾」這句職場名言還沒出現,但當時的我已經那麼做了。

因為我認為,形成這樣的團隊氛圍,絕對不單單是一個人的問題,這家企業應該從上到下都有問題。此地不宜久留,我婚假都沒放就主動請辭了。

再講講我現在的老闆,他在我眼中就是一個可以追隨的、靠譜的人。同時,我也能在這份工作中創造自己的價值。

值得一提的一個案例是,我們的第一個客戶帶了一個新產品找到我們,試樣了幾次後,最終給我們下了2萬美金的訂單。但沒想到,客戶收到貨後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

面對這種情況,老闆二話不說,當機立斷,自己出所有費用讓客戶把材料都退運回來。而且由於是買單出口,還交了高額的進口稅和增值稅。然後全廠不停地測試、生產,最終把問題解決了。

然而,客戶卻怎麼也不回復了。

當時,我們苦思冥想都不知道為什麼。但現在回頭來看,我們應該是錯過了客戶的工期,所以客戶也不期望我們再補貨出運了。

多麼慘痛的雙輸案例啊!這也讓我們對之後的新產品設計特別慎重,畢竟一個看起來簡單的設計與批量生產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

這就是一個靠譜領導者的職責,不僅要勇於承擔,而且還要善於總結經驗,不能一錯再錯,這樣才能帶領公司不斷前行。

總的來說,這份工作所帶給我的成長不止一點點,而我的成長也反過來促進了公司的成長。

雖然在這8年裏,我在公司度過了許多艱難的日子,也經常會跟老闆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情況,甚至在規劃方面也經常會發生分歧。

但是,每當我充滿負能量的時候,我都會盡量壓制住壞情緒,然後做個換位思考,試圖去理解老闆。假如實在理解不了的,我再去溝通,讓他去說服我。

而且,自從走上管理崗,我的視野就更加寬了。面對各種決策,我必須考慮上游和下游的各種因素,也體會到了老闆的不容易。

因此現在,當我理解不了時,我也會選擇執行。畢竟老闆天生都是執拗的,很難改變。在我不確定對錯時,結果就是最有說服力的證詞。

講真,經歷了8年的磨合期,走還是不走,真不是一瞬間的決定。

而值得慶幸的是,錢也不是我留下的唯一理由。當我覺得是瓶頸的時候,我會開始尋求外部的能量。

譬如加入門徒俱樂部,學習本叔的BEA課程和雷神的銷售課。

學習最大的好處,是能夠讓我看清自己的不足,再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工作。

才發現,原來工作沒有所謂的飽和,也沒有所謂的摸頂,只是你總是習慣於在職場裏摸魚,而不願走出舒適區罷了。

然而,在舒適區不能久留,否則真的很容易迷茫失去自我。所以,我們必須時常提醒自己,探出頭來看看世界。

三.每一份工作都值得深挖

再回到本週的討論,這個崗位我覺得無聊了,我是不是要離開?

我的答案是,我們需要思考的,並不是崗位的問題,還是要看你跟崗位的匹配和你自己的意願。

這麼說吧,大家都知道保安是個什麼樣的崗位。我們小區就有一個保安,每個業主都認識,每次經過小區門都會主動幫忙開門,打招呼,跟業主聊幾句。連我這種不喜歡說話的人,都盼著今天他值班。關鍵是,他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特別好。我還見過有業主給他送過水果(雖然他不要)。

我還坐過一輛公交車,女司機把整個車裝飾得特別溫馨,駕駛座周圍貼著立體蝴蝶。精神狀態也是非常好。

每個人追求的人生意義不一樣,但是每種人生都應該努力獲得價值感。

職業沒有高低貴賤。每個人都背負著不同的人生使命感和價值感。朝九晚五與詩和遠方都可以有價值感,關鍵是看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1. 首先,對你來說,你的價值感來自哪裡?

金錢,別人的認可,還是自我實現?這,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生目標。

2. 你最擅長的是什麼?能不能匹配上你的價值?

要是兩者相匹配,那當然是最好的,但要是匹配不上的話,你是選擇提升自己,還是調整下目標?

3.目前的舒適陷阱,是崗位的限制,還是自己的作孽?

目前的這種沒有價值感、成就感的狀態,是因為工作本身的限制,使得你不能發揮自己的價值,還是你壓根就沒有努力把自己的價值發揮進去呢?

有時候不是崗位委屈了我們,而是我們委屈了它。

我想,假如你回答完這三個問題,就知道該何去何從了。

要知道,價值感不是天上的餡餅,是要自己動手去創造的,不是我們在職場裏摸著魚就能夠被上天福澤恩賜的。

而且,別人的詩和遠方看起來美好,也不一定是我們命裏的屬性。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清楚自己能做什麼,以及想做什麼。

總之,不走,就留下來狠幹,每份工作和崗位都有錦上添花的空間。

要走,就痛快的離開去試一次。

然後,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以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