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史文庫》生死邂逅大西洋:戰艦啓航

前情提要1939年10月,提奧多爾·克蘭克海軍上校被任命爲“舍爾海軍上將”號裝甲艦艦長,這位親歷過日德蘭海戰的海軍軍官熱切盼望着能夠在這艘主力戰艦上贏得榮光。然而,由於接受改裝和訓練,“舍爾”號在戰爭的第一個年頭裏始終留在國內,沒有參與任何作戰行動,包括克蘭克在內的所有艦員都在爲未來的戰鬥精心準備着……

失蹤的艦長

1940年10月中旬,正當“舍爾海軍上將”號在格騰哈芬港裝載燃料、給養和彈藥時,克蘭克艦長卻消失了三天時間。

“不知道,他去哪裏我真的不知道,他什麼都沒有告訴我!”每當有人向艦長的勤務兵問及他的去向時,都會得到這樣的答案。不過,艦上那些嗅覺靈敏的老水手們都能感覺到這與即將可能開始的行動有關。

現在,關於艦長的行蹤以及本艦未來的作戰任務成爲“舍爾”號餐廳和住艙內的新話題,每個人都熱心地投入這場討論和猜測中,連炊事人員也不甘人後,軍需員施勒希爾中士就是其中一位,他體態肥胖,在廚房裏做屠夫,不過一身肥膘並不妨礙他的觀察力,他喜歡在餐桌旁和同伴們分享自己的新發現。這天,施勒希爾意味深長地跟舵手迪姆中士說道:“你看看,咱們艦現在的喫水有多深了,我們這次真的要遠航了吧?自從‘斯佩伯爵’號自沉後,我們最多隻會航行到冰島或者挪威,再遠一點我估計不行。”

《戰史文庫》生死邂逅大西洋:戰艦啓航

■ 這幅畫作表現了1939年12月13日,“斯佩伯爵”號裝甲艦在拉普拉塔河口海戰中與英軍巡洋艦交戰的場面,該艦受傷後爲避免被俘選擇了自沉。

一直保持沉默的迪姆搖了搖頭說道:“胖子!你這不是廢話嗎?去挪威,我們有自己的護航隊,犯不上連我們都出動。如果去冰島,太靠近斯卡帕灣了,如果去北大西洋還有可能,其他地方估計是不會去的。”(斯卡帕灣,位於英國蘇格蘭北部奧克尼羣島,被梅恩蘭島、霍伊島和南羅納德賽島所環繞,總面積約36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20米,最大深度不超過48米,是一座天然避風良港。早在1000年前維京人就在斯卡帕灣停泊避風,而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斯卡帕灣成爲英國海軍最重要的作戰基地,藉助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封鎖德軍戰艦出入北大西洋的通道,斯卡帕灣海軍基地於1955年被關閉——作者注)

《戰史文庫》生死邂逅大西洋:戰艦啓航

■ 1940年停泊在斯卡帕灣錨地內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斯卡帕灣是讓德國海軍最感痛心的地名,一戰時的德國公海艦隊主力就自沉於此。

“可是,我們大家領到的熱帶制服又該怎麼解釋呢?”古姆中士插話道。

“是啊,這幾天我們部門一直在忙着登記各種熱帶裝備,大概我們會跨越赤道去南半球吧?”在行政部門工作的穆尼希霍夫中士談了自己的見解。

“啊!終於要遠航了!我們在船廠和波羅的海里呆得太久了!”來自東普魯士的飛行員加里納特上士顯得十分興奮。他是艦上Ar 196偵察機的駕駛員,雖然是空軍人員,但和海軍戰友們相處融洽。

同桌的兩位通信部門的軍士也參與到交談中。瘦瘦高高的信號士奧託中士對無線電報務員帕查特說道:“來說說看吧,弗裏茨!爲什麼你們要建立第二個無線電室?還有,那些商船的無線電員到艦上幹嗎?難道我們艦上像你這樣聰明的無線電員還不夠多嗎?從甲板通信軍官到無線電技師,哪一個不是個頂個啊?”

帕查特笑了笑回答道:“夥計!就我們那些人怎麼夠用呢?如果真的進行遠航的話,那麼我們必須監聽、截獲所有陌生的無線電信號,然後進行篩選評估,從中找出有價值的情報,掌握英國佬的動向,工作量大着呢,原來那些人手根本忙不過來,新來的人員全都歸我們部門了。”

《戰史文庫》生死邂逅大西洋:戰艦啓航

■ 安裝在“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上的FuMO 27型雷達,“舍爾海軍上將”號也安裝了類似的雷達設備,被艦員們稱爲“旋轉鳥”。

“你們就靠前桅樓上面的那隻‘旋轉鳥’?”迪姆問道,同時舉起一隻手指了指頭頂。

“閉嘴!”帕查特突然收起了笑容,表情嚴肅地發出警告。“那是祕密!我們最好談點別的事情!”在座的人都知道,“旋轉鳥”就是安裝在“舍爾”號前桅樓頂部的無線電探測儀天線,關於那種裝置的情況屬於絕密,所有無線電部門的人員都被禁止談論這一話題。

艦長歸來

就在艦員們還在東拉西扯,各抒己見時,克蘭克艦長已經悄無聲息地回到艦上,正如他不爲人知地離開一樣。在過去三天裏,克蘭克首先前往柏林的海軍總司令部,接着又轉道威廉港,拜訪了海軍北方集羣司令部和艦隊司令部。儘管他表面上還保持着慣有的沉靜,但深邃的眼眸深處有一團渴望戰鬥的火焰正在燃燒,而點燃鬥志的東西就在他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裏,他深知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對於德國海軍和他自己的重要意義。

回到“舍爾”號,克蘭克和前來迎接的軍官簡單寒暄後,就鑽進了艦長室,開始獨自研究他從柏林和威廉港帶回來的絕密文件——關於“舍爾”號進行遠洋作戰的行動命令、相關指示和敵情報告。克蘭克眼下沒有將這些命令給艦上任何軍官看過,包括大副恩斯特·格魯貝爾和航海長沃爾夫岡·許貝納。除了他之外,艦上誰都不知道“舍爾”號將如何行動。

克蘭克端坐在辦公桌前,面前放着一個扁平的鐵盒,他打開鐵盒,從裏面取出一疊文件,海軍公文專用紙的質感在他的指尖留下一絲興奮的感覺。他並不急於閱讀文件的內容,而是微閉雙眼,在腦海中回憶了過去三天他和上級們的談話,心中默默揣測着命令的內容,他相信那些紙片上所描繪的作戰計劃一定能夠讓“舍爾”號大展拳腳。

《戰史文庫》生死邂逅大西洋:戰艦啓航

■ 二戰時期德國海軍總司令部的公文封面,克蘭克接到的作戰命令應該也是這種風格。

克蘭克睜開眼睛,開始逐字逐句地閱讀作戰命令,上面的條目非常簡潔明瞭,典型的海軍行文風格:

1、北大西洋

a)在位於哈利法克斯和北海峽(北愛爾蘭和英國本土之間的海峽)之間的加拿大航線上展開行動;

b)在位於西印度羣島、弗里敦和北海峽之間的西印度羣島航線上展開行動;

2、南大西洋

a)在位於拉普拉塔、弗里敦和佛得角之間的航線上展開行動;

b)破壞佛得角至弗里敦航線;

3、如有可能,在本年12月至次年2月的捕鯨期前往南極海域展開行動;

4、避免進入印度洋。

“太好了!這是一次真正的遠洋遊獵!”克蘭克心潮湧動,這是他從軍以來夢寐以求的作戰行動。他拿出一支鍾愛的巴西雪茄,默默點燃後叼在嘴上,在吞雲吐霧間享受着上等菸葉燃燒後產生的醉人香氣,那種氣息可以幫助他平復心中的激動,以便冷靜地思考行動的細節。片刻之後,他按下呼叫勤務兵的電鈴按鈕。

“一個小時內,不要讓任何人來打擾我!明白嗎?”他對走進來的勤務兵命令道。

“是的!艦長先生!”勤務兵應聲後慢慢地關上了門。

《戰史文庫》生死邂逅大西洋:戰艦啓航

■ 1939年10月15日,普里恩指揮的U-47在完成對斯卡帕灣的奇襲後返回德國,受到“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的迎接,這個場面肯定會讓克蘭克感到不爽。

克蘭克立即沉浸在大量行動指示和情報數據之中,大腦高速運轉起來,利用從命令文件上獲取的信息勾勒出一幅涵蓋整個大西洋的作戰藍圖,他深信這將是一個足以載入戰爭史冊的行動。不知過了多久,克蘭克站起身來,走到舷窗前,飽含深情地望着窗外波瀾不驚的海面,那一刻他彷彿看到二十多年前駛向日德蘭戰場的公海艦隊的雄壯陣列又在眼前浮現。在他意識深處,像所有恪守傳統的海軍軍官一樣,克蘭克始終認爲戰列艦纔是海洋戰場的主宰,而即將開始的行動將是證明大型戰艦價值、重振德國海軍水面艦艇雄風的絕佳機會,自從開戰以來,鄧尼茨的潛艇們已經搶了太多的風頭,現在該輪到“舍爾”號的重炮發威了!

戰艦啓航

“舍爾”號在格騰哈芬進行出航準備期間,“諾德馬克”號補給艦就停靠在離“舍爾”號不遠處的泊位上,這是一艘滿載排水量達20858噸的大型艦隊油船,論體量比“舍爾”號還要大,1940年2月在挪威峽灣遭到英軍襲擊而名聲大噪的“阿爾特馬克”號就是“諾德馬克”號的姊妹船。

《戰史文庫》生死邂逅大西洋:戰艦啓航

■ 1940年2月在挪威約星峽灣遭遇英軍驅逐艦攻擊的德軍“阿爾特馬克”號補給艦,“諾德馬克”號是該艦的姊妹船。

10月16日,“諾德馬克”號艦長彼得·格勞海軍少校來到“舍爾”號,與克蘭克艦長進行了長時間的單獨交談。當格勞離開時,克蘭克給予了最誠摯的祝願,至於兩者談話的具體內容當時無人知曉。當天晚上,“諾德馬克”號悄然拔錨離港,而它的泊位隨即被另一艘姊妹船“迪特馬爾申”號佔據,兩船外觀相似,因此當10月17日黎明降臨時,除了克蘭克艦長外,“舍爾”號的艦員們根本沒有注意到昨日停靠在身旁的油船已經更換了身份。如果港區周圍潛伏着英國間諜,他大概也會被騙到,以爲“諾德馬克”號還在港內。這是海軍爲了隱蔽行動而採取的慣用做法,其目的就是儘可能掩蓋“諾德馬克”號的行蹤。

在昨日與克蘭克艦長的交談中,格勞得知“諾德馬克”號已經被指定爲“舍爾”號的補給艦,將先行出發,要不被察覺地通過格陵蘭島和冰島之間的丹麥海峽,在北大西洋深處的某個座標點等待與“舍爾”號會合,爲後者補充燃料和給養,正如一年前“阿爾特馬克”號在“斯佩伯爵”號的獵殺行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格勞艦長對於這種任務並不陌生,因爲在戰爭爆發後,他已經指揮“諾德馬克”號伴隨“德意志”號裝甲艦——現在已經改名爲“呂佐夫”號——在大西洋裏跟英國人玩過這種危險的遊戲了。

《戰史文庫》生死邂逅大西洋:戰艦啓航

■ “德意志”號裝甲艦在1935年時的留影,該艦在戰爭初期潛入大西洋執行破交任務時,就由“諾德馬克”號提供補給。

在“諾德馬克”號起航一週後,即10月23日,在“舍爾”號甲板上形似玻璃櫥窗的命令通告欄裏赫然貼出了大副發佈的一道公告:“8時30分,出海準備完畢。”這意味着“舍爾”號當天就要出發了。但是,艦上沒有什麼人對此表示驚訝,因爲在過去幾天裏已經有太多的跡象表明“舍爾”號將有所行動,比如所有人的假期都被取消了。

當大副像往常一樣在軍艦出海前向艦長報告準備完畢時,向來謹慎的克蘭克艦長仍然問道:“是不是所有人都登艦了,格魯貝爾?”

“是的,艦長先生。”

在得到肯定的答覆後,克蘭克點了點頭,示意可以出發了。

“舍爾”號的機艙內迴盪起大功率柴油機的轟鳴聲,螺旋槳攪動着原本平靜的海水,繫纜被解開,錨鏈嘩啦作響,將帶着港底淤泥的船錨拉出水面,汽笛鳴響,那是對陸地的道別,也是向海洋的問候。“舍爾”號緩緩離開泊位,在兩艘拖船的引導下,穿過碼頭駛向港灣入口,穿過防波堤上的通道,開進了寬闊的但澤灣。

水兵們站在甲板上,回首觀望,在多雨的十月天氣中防波堤漸漸變得昏暗,在藍灰色的天空下海水的顏色顯得更加幽藍。對於飽經風雨的老水手們,艦船出海的場面再熟悉不過了,但是此刻“舍爾”號上的氛圍很不尋常,因爲每個人都知道航程前方是未卜的命運,是帶着榮耀凱旋歸航,還是伴着痛苦葬身大洋,沒人能夠確定。

《戰史文庫》生死邂逅大西洋:戰艦啓航

■ 1939年12月19日,“斯佩伯爵”號在蒙得維的亞港外自爆沉沒,該艦的損失是德國海軍在戰爭中蒙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在日常的訓練中,水兵們都知道他們面對的敵人是何等的強大。比起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的將軍們,任何一位海軍軍人都更加清楚海上作戰的艱險。德國海軍能夠用於遠洋作戰的大型戰艦寥寥無幾,當它們深入大西洋去攻擊盟國的貿易航線時,都要面對英國艦隊的圍追堵截,而一旦不幸被截住,幾乎很難有機會逃脫。“斯佩伯爵”號被逼自沉的結局在水兵們心中投下了陰影,但是,面對着大海,心中原本的沮喪、恐懼和人性深處天生的脆弱都在此時轉變爲一種平靜的堅定。

13時30分,“舍爾”號從海爾半島附近經過,進入波羅的海的開闊水域。與此同時,克蘭克艦長通過艦內廣播向全體艦員公佈了此次作戰的目標:深入大西洋,擊沉每一艘遇到的英國商船!同時,他也開誠佈公地指出了英國海軍的優勢和任務的危險性,希望艦上的每一個人都恪盡職守,忠誠地履行軍人職責,爲德國的勝利和海軍的榮譽而戰!在聆聽了艦長的訓示後,所有人都默默地在崗位上繼續工作,他們都明白自己的命運只能交託給上帝,還有那位站在艦橋上眺望海天的艦長。(未完待續)

下期預告:1940年10月23日,“舍爾海軍上將”號從格騰哈芬港起航,踏上前往大西洋的征程,然而出航不久就遇到了麻煩,首先是一艘不明沉船的鋼索纏住了推進軸,必須停船排除故障;接着又接到報告,在斯卡格拉克海峽有英軍潛艇活動,迫使“舍爾”號更改行程,取道基爾運河進入北海,這一系列變動被水兵們視爲不祥的預兆……

回顧《戰史文庫》之前的精彩連載,敬請點擊下面鏈接:

《戰史文庫》鐵棺 :伊-56潛艇軍醫長的戰爭記憶(合集)

《戰史文庫》騎士之死:一位德軍坦克兵的斯大林格勒記憶

《戰史文庫》騎士之死:痛苦時刻

《戰史文庫》騎士之死:遭遇戰

《戰史文庫》騎士之死:火線餘生

《戰史文庫》騎士之死:告別前線

《戰史文庫》騎士之死:戰地新年

《戰史文庫》騎士之死:末日將至

《戰史文庫》騎士之死:走向戰俘營(大結局)

《戰史文庫》生死邂逅大西洋:“舍爾”號與HX-84船隊的激鬥

■ 微信公衆號“崎峻戰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