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在街上看到一對夫妻都是胖子,那我們就會推斷,他們的孩子也有極大可能是個胖子,這是因為遺傳是人體發胖的原因之一。

肥胖的人羣在日常的生活上,都有比較顯而易見的家族史,許多的肥胖者都有一定的家族傾向。比如父母中有一人或兩人是肥胖者,子女的肥胖幾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尤其是父母中的母親為肥胖者,其子女的肥胖概率更高。

肥胖遺傳是多基因遺傳,人體內的肥胖基因蛋白又稱為瘦素,是由脂肪細胞所合成和分泌的一種激素,與脂肪代謝密切相關,用來調節食慾,它參與了發胖的整個過程,是決定肥胖的重要因素。

科學家研究證實,在目前已發現的人類的肥胖中,還沒有發現其相關的基因有異常,卻發現大多數肥胖者瘦素增高,存在著瘦素抵抗的現象,容易導致進食過多,引發肥胖。

(註: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單純性肥胖具有遺傳傾向,遺傳因素對肥胖形成的作用約佔40%~80%,肥胖的父母常有肥胖的子女。父母體重正常者,其子女肥胖的幾率約10%;而父母中1人為肥胖者(特別是母親),子女中有40%的人較胖;父母均肥胖者,其子女肥胖幾率增至70%~80%。此外,肥胖者收養子女患病情況有類似家庭聚集情況。

  遺傳因素對肥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 遺傳因素影響體重指數、皮下脂肪厚度及內臟脂肪組織,而且對內臟脂肪的影響尤為顯著。

  2. 遺傳不僅影響肥胖的程度,對脂肪分佈類型也有關。

  3. 過度餵養後的反應性,即過度餵養後體重增加的敏感性是由遺傳決定的。

  4. 遺傳影響個體的基礎代謝率、食物的熱效應和運動的熱效應,即能量的支出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個體間能量支出的差別可達40%以上。

  5. 人們攝入蛋白質、糖類及脂肪的比例可能受遺傳的影響。

  6. 體力活動的多少也顯著地受遺傳的影響。


據研究發現,肥胖是可以遺傳的,但這隻佔了肥胖因素的30%,飲食不規律,運動量少纔是肥胖的關鍵因素。因此,不要因為肥胖可以遺傳後,就肆無忌憚了,還是應該控制飲食,多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4860127465360003271, "vid": "57e357cfb2414d9c822dc277a5717b92", "vu": "57e357cfb2414d9c822dc277a5717b92", "duration": 75, "thumb_height": 360, "thumb_neardup_id": 5789975482412514983, "neardup_id": 4503302822250905119,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75.04,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1654093}, "ultra": {"duration": 75.04,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2260129}, "normal": {"duration": 75.04,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1290706}}, "vname": "u80a5u80d6u75c7u4f1au9057u4f20u5417.mp4", "hash_id": 17347703523757929487, "status": 0, "media_id": 1584551355084813, "thumb_width": 640, "external_covers": [{"mimetype": "webp", "source": "dynpost",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59db000235acff7f35d2", "thumb_width": 640}], "item_id": 6512226558982226446, "user_id": 76535002212, "thumb_url": "59d90003af0b9887111c", "md5": "d9ea77125523c41613b1a4e020d125ea",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59d90003af0b9887111c", "src_thumb_uri": "59d80005c80ed5692669", "sp": "toutiao", "group_id": 6512226558982226446} --}


「快樂的小大夫」為您解答。

概述

目前,我國超重人數高達2億人,肥胖人羣為600萬以上。肥胖病是百病之源,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黏滯度、高尿酸等一系列代謝綜合徵表現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心肺功能不全、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的罪魁禍首。另外,糖尿病、痛風病、肝膽疾病、癌症等都與肥息相關,國外研究還認為免疫力低下,智商下降也都與肥胖有關。


肥胖定義

肥胖症公認的定義是體內貯積的脂肪量超過理想體重20%以上,而不是指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20%。嚴格意義上說,肥胖是一種臨牀症候羣。關於肥胖症,有作者這樣描述,肥胖症是「合併以肥胖為起因或與肥胖相關的健康障礙,或可以預測其合併的情況,是必須進行醫學減肥的病理狀態,要作為一個疾病單獨處理。」

體重指數(BMI)在24-27.9為超重,BMI大於等於28為肥胖;男性腰圍大於等於85cm,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cm為腹部脂肪蓄積的界限。

BMI是目前判斷超重和肥胖的常用方法。具體計算公式為:體重指數(BMI)=體重(公斤,Kg)

÷身高(米,m)2。體重指數考慮了升高和體重兩個因素,較單用體重更能準確反映體脂的蓄積情況。


肥胖的主要原因

肥胖是由於人體內脂肪堆積過多所致,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兩大類。一般所指的肥胖為單純性肥胖,即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以上即可稱為肥胖。

1、遺傳的原因。(全家都是胖子並不一定都是遺傳的原因,也有可能和你家的飲食習慣有關。)

2、由於小時候不注意減肥,造成人體產生過多的脂肪細胞,脂肪細胞成人後不會再增多隻會增大,可以說是你從小打下了肥胖的基礎。

3、喫得太多沒有消耗掉。也就是從食物中所得到的熱量,超過消耗的熱量,而過剩的熱量即轉成為脂肪,累積在脂肪細胞而形成肥胖。

4、新陳代謝的降低。人到中年後由於新陳代謝率降低易發胖;營養不均,只喫肉類和垃圾食品(沒有營養的食品)不喫水果蔬菜也會使新陳代謝率降低易而肥胖。


肥胖的治療

1、飲食控制療法

對於肥胖症患者,首先應進行飲食控制療法,應該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的治療。控制飲食將攝入的能量總量限制在1000-1500kcal/天,減少脂肪攝入,脂肪攝入量應為總能量的25%-35%,飲食中富含水果和蔬菜、膳食纖維;以瘦肉和植物蛋白作為蛋白源。

飲食控制目標是每月體重下降控制在0.5~1公斤左右,6個月體重下降7-8%。肥胖患者最好在專門的營養師指導下制定嚴格的飲食計劃。

2、運動療法

運動治療本身可以減少大約3%的體重,聯合控制飲食,減肥效果更好。減肥運動須強調科學性、合理性和個體化,要根據自身特點掌握適當的運動量與度。

3、藥物治療

(1)作用於中樞的食慾抑製劑:此類藥物又稱厭食性藥物,減少食物攝入量,抑制食慾和提高基礎代謝率來減重,如西布曲明。

(2)作用於外周的脂肪酶抑製劑:通過阻斷飲食中部分脂肪的吸收達到減肥目的,如奧利司他,在胃腸道道抑制胃脂肪酶和胰,從而減少脂肪的吸收約30%。

4、外科治療

控制飲食、運動治療或藥物治療,有時候不能達到理想的減肥效果。


歡喜關注「快樂的小大夫」

{!-- PGC_VIDEO:{"thumb_height":360,"vname":"#十月呵護##懷孕##肥胖##胎兒##寶寶##育兒#胖真的會遺傳嗎?肥胖對孕媽和寶寶都有哪些危害?_clip.mp4","neardup_id":13406743734477794101,"thumb_width":640,"sp":"toutiao","vposter":"http://p0.pstatp.com/origin/f8e0004d438cd6e8174","vid":"e60a112dbdbd4f51a65162bd4cc0c843","video_size":{"high":{"h":480,"subjective_score":1,"w":854,"file_size":6112234},"normal":{"h":360,"subjective_score":1,"w":640,"file_size":5189366}},"duration":210,"hash_id":13406743734477794101,"thumb_url":"f8e0004d438cd6e8174","md5":"1998b1929d50aefc773e9cc7ed336c69","vu":"e60a112dbdbd4f51a65162bd4cc0c843"} --}


肥胖可不是一個小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把肥胖列入十大慢性病之一,肥胖是心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腎病、多種癌症的溫牀,一旦肥胖,這些疾病很可能接踵而來,侵害人們的健康。近年來肥胖的人數日益增長,據一項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顯示,2015年,全球肥胖兒童大約有1.077億,肥胖成人大約6.037億。而值得我們重視的是,中國和印度成為全球成人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

為什麼肥胖的人越來越多,肥胖到底是怎麼來的,有遺傳因素影響嗎?

杭州復旦醫院的專家表示,肥胖症其實就是脂肪的積聚,是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的後果,但這一能量平衡紊亂的原因目前尚未闡明,被認為是包括遺傳和環境因素在內的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杭州復旦醫院的專家表示,肥胖症有家族聚集傾向,但至今未能確定其遺傳方式和分子機制,不能完全排除共同飲食、活動習慣的影響。目前認為絕大多數肥胖症是複雜的多基因系統與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環境因素主要是飲食和體力活動。坐位生活方式、體育運動少、體力活動不足使能量消耗減少;飲食習慣不良,如進食多、喜甜食或油膩食物使攝入能量增多。文化因素則通過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而影響肥胖症的發生。此外,胎兒期母體營養不良、蛋白質缺乏,或出生時低體重兒,在成年期飲食結構發生變化時,也容易發生肥胖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