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作爲傣族最隆重最盛大節日—潑水節,我們印象中就是潑水節的慶祝儀式就是潑水。其實,傣族的潑水節不止是潑水,還有很多其他的慶祝儀式。在每年的4月13、14、15日,這三天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慶祝活動。即使去參加過傣族的潑水節,也不一定知道他們除了潑水之外還有其他的慶祝儀式,具體有哪些慶祝儀式和活動呢?讓我們去西雙版納親自體驗一次傳統的傣族潑水節吧!

  一、劃龍舟

  在陽曆4月13日至15日這三天,是西雙版納潑水節,也是傣族的新年,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更是西雙版納最隆重最盛大最壯觀的傳統節日。4月13日至15日這三天,除了潑水之外,還有劃龍舟來慶祝盛大的節日。每年在西雙版納的潑水節的第一天,傣族人民都會在瀾滄江舉辦隆重的賽龍舟活動。龍舟用鐵椿木製造而成,龍舟的船身上繪有華美的彩紋,披紅掛綵,在木雕的龍尾上插一根飾有綵帶的竹竿,比賽時,舟中間站立1人擊鑼指揮,在規定的範圍內,哪一隊先到達目的地爲勝。

  二、放高升

  傣族人民每逢重大節日慶典的時候都會放高升,放高升寓意爲“步步高昇、風調雨順”。“高升”是一種用火藥、竹筒、竹竿等製成的土火箭。在潑水節,放高升就像是我們過年放煙火一樣,在辭舊迎新的時刻燃放高升,希望高升把災難、疾病統統送走,願生活節節高升,五穀豐登。

  三、放飛孔明燈

  放飛孔明燈,帶上祝福,放飛希望!在一些節日裏,我們也會放飛孔明燈,但是基本是沒有什麼規模,就是三三兩兩的孔明燈放飛在空中。在潑水節的第一天, 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會帶上孔明燈,走到瀾滄江邊,許下心願,放飛孔明燈。整個版納的空中都飄着孔明燈,黑色的夜一下子變的明亮起來,點綴版納的夜不是星空,是帶上祝願的“暖色的夜空”!

  四、放水燈

  除了放飛孔明燈之外,大家也會聚集到曼聽公園,尤其是是在曼聽公園“ 瀾滄江 · 湄公河之夜”歌舞篝火晚會結束之後,大家手捧着一盞水燈,穿過一片漆黑的黑心樹林,默默在心中許個願後,慢慢放進放生湖中,微微的水波中帶着放燈者許下美好心願的水燈,緩緩朝湖心漂去。放一盞水燈,祈福生活順順利利,身體健健康康。

  五、趕擺

  趕擺又稱“做擺”,是傣組特有的一個活動,類似於我們漢族的“廟會”。因做擺的規模不一,有的以村爲單位舉行,有的幾個村聯辦,時間也各有不同。個人通常在傣歷12月中旬的開門節以後三天舉行,公衆辦的也有在正月舉行的。

  趕擺也是傣族潑水節重要的活動之一,每年公曆的4月14日,是傣歷新年(潑水節)中的趕擺日,每逢這一天都會在曼聽公園舉行趕擺慶典活動,這一習俗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曼聽公園的趕擺現場,不僅可以購買到傣族人民的特色手工藝品,還可以品嚐到傣家的特色小喫,在這個有1300多年曆史的趕擺節慶中,體驗的是最淳樸的傣家風情。

  六、潑水狂歡

  潑水節最重要的也是最壯觀的慶祝節日的方式就是潑水。在陽曆4月13日至15日這三天,15日這一天是全民潑水送祝福的一天。在4月15日這一天,整個西雙版納的傣家人都會帶上自己的潑水工具,走到大街上,用潑水的方式慶祝一年一日的潑水節,用潑水的方式祝福每一個“溼身”的人來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