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熱!今天,廈門的最高溫突破30°C!一整天都處在悶熱的狀態中!

  據@廈門天氣在線 11點,東渡本站實況氣溫29.3℃,已經超過今天本站今年來的最高氣溫29.1℃了。

  而到了午後兩點,多站氣溫更是熱出新高度!

  今天午後1時多,狐尾山上市氣象臺本站的最高氣溫躥到了32.2℃。這是今年我市氣溫首次突破30℃大關。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都達到了30℃以上,島外還首次有地區出現了高溫天氣——氣溫達到35℃以上:海滄祥露小學和青礁村的最高溫都飆到了35.3℃。

  這樣的暑熱天氣在4月上旬還比較少見,但也並非絕無僅有。2015年4月6日市氣象臺本站的最高溫曾達到32.9℃,今天與2002年4月上旬並列,創下同期歷史最高氣溫第三名!然而,春季氣溫的快速飆升,往往意味着天氣即將發生劇烈的變化!

  廈門這兒還靜悄悄的,福州已經開始有大動靜了!今天下午,福州多地下起了冰雹!

  廈門的降溫也已經在路上!

  冷空氣又要來刷存在感了!

  今晚氣溫大促銷馬上開始!

  推出滿30立減的優惠!還附送“潑冷水”,“喂西北風”等服務!

  今天夜裏,新冷空氣的先頭部隊就會抵達廈門!

  根據預測,明後天我市以陰到多雲、有陣雨或雷陣雨的天氣爲主,島內白天最高氣溫可驟降至22℃至23℃,夜晨最低氣溫也會跌至16℃至17℃。東北風勁吹,沿海將出現5~6級、陣風7~8級的東北大風。

  不過眼下已經到了4月中旬,冷空氣帶來的降溫也不會太猛,預計在冷空氣影響期間,相比這幾天會比較涼爽舒適。

  請大家注意,這次冷空氣影響時間較長,預計未來六七天,我市都將處於“陰雨模式”。

  氣溫忽冷忽熱變化大,給大夥提個醒:

  空調清洗 注意避開高峯期

  廈門小羽佳家政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透露,由於清明節後氣溫回升,從本月8日開始,空調清洗訂單劇增,每天空調的清洗量基本都能達到1000多臺,屬於“爆滿”狀態,訂單量相比上週,翻了一番還多。在此,工作人員建議廣大用戶提前安排家裏的空調清洗服務,錯開空調清洗高峯期,爲家人做好夏天防暑準備工作。

  清除積水是防蚊最佳方法

  氣溫升至28℃左右,蚊蟲也開始蠢蠢欲動。蚊子發育的四個時期中,有三個與水相關。因此,清除積水,纔是防蚊的最佳方法。

  廈門市疾控中心微信公衆號介紹,在清除積水的同時,市民還可採用安裝紗門紗窗、電蚊拍滅蚊、蚊香、殺蟲氣霧劑驅蚊滅蚊等方法進行消殺處理。身處室外時,建議市民在裸露的皮膚上塗抹驅蚊劑,特別是耳後、頸部等部位。

  溫差較大 切勿貪涼少穿衣

  廈門市中醫院急診科的醫生趙磊告訴記者,近期醫院裏的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居多,這與突然升溫的天氣有關。他表示,目前晝夜溫差大,並時常伴有大風,“市民在着裝上需注意溫度,切莫只顧清涼。”趙磊說,春夏交替屬於麻疹等傳染病的高發期,皮膚過敏患者也要多加註意。

  不少市民已經換上了短袖。(攝 廈門日報記者張奇輝)

  趙磊還告訴記者,近期胃腸道患者居多,多是與喫冷飲有關。在此他也提醒市民,天氣炎熱,爲避免腸胃不適應而引發疾病,在飲食上應多攝取蔬菜水果,喫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並以清淡口味爲主。

  天氣炎熱,市民扎堆冷飲店。

  聊完了最近的天氣,最後,說一個廈門人都感興趣的話題:颱風!

  今天上午,省防指召開了新聞發佈會,通報今年全省汛期形勢和防汛備汛情況~

  颱風、降雨、洪水、乾旱等,都會怎麼一個情況呢?先說總體形勢,四個字:不容樂觀!

  今年汛期形勢分析預測:根據3月底省防指階段會商意見,預計本次厄爾尼諾事件將持續到今年冬季,我省汛期氣候還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局地性、突發性、極端性天氣事件概率可能增大,總體形勢不容樂觀。

  雨季結束略偏晚

  預計,雨季可能於4月下旬中前期開始,接近常年(常年4月24日),7月上旬中期結束,較常年略偏晚(常年7月1日),降水集中期主要出現在6月份。

  4月份總降雨量介於110~370毫米,中北部偏多1~4成,南部偏少1~2成;5~6月份總降雨量中北部偏多1~3成,南部偏少1~2成,將出現持續性暴雨過程;夏季(7~9月份)總降雨量偏少1~3成。

  洪水

  預計,閩江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閩江干流及支流建溪、富屯溪洪水量級可能達中等以上。交溪、汀江可能發生中等洪水。中小河流因局地強降雨引發洪水機率較大。

  颱風數量偏少 強度偏強

  預計,今年登陸或影響我省的颱風個數爲5~6個,較常年平均(6.9個)偏少,但強度可能偏強,需警惕強颱風正面襲擊我省。可能有1~2個颱風登陸或嚴重影響我省。

  乾旱

  預計,夏季可能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過程,部分縣(市)出現中等以上強度的夏旱。

  還要重點關注...

  此外,春季強對流天氣開始活躍,局地短歷時強降雨開始增多。前期降雨較多的地區,下墊面已趨於飽和,後續的降雨會很快形成地表徑流,易引發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需要重點關注,及時提醒民衆注意防範。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廈門晚報記者:王東城 廈門日報記者:殷磊 薛堯 羅子泓 陳雅真 實習生:張雅珣 通訊員 李琪彬 通訊員:偉山 小莊 綜合@廈門天氣在線、廈門氣象、福建日報、福建新聞廣播等

  編輯:林聿晶 審覈:楊佳音

  廈門晚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