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徐階的評價,徐階是嘉靖年間一位優秀的讀書人,卓越的政治家,徐階更是一位天才,這個天才不僅僅在讀書上,更是在政治上。各位不信,可聽我一件件道來。

徐階是以科舉正道入官的,他在嘉靖二年考中第二名,也就是探花,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難度比現在的高考有過之而無不及,徐階在這樣的全國考試中考到了第二名,可見他的讀書能力有多強。

我們都知道嘉靖皇帝信道,但是神仙不知道皇帝的心思,所以需要人把皇帝的意思通過詞寫給神仙,這就是傳說中的「寫青詞」。當時朝廷裡面能給嘉靖皇帝寫青詞的只有三個人,一位是徐階,一位是嚴嵩,還有一位是內閣學士李春芳,偌大的大明朝只有這三個人可以給皇帝寫青詞,可見徐階寫詞的能力也不是一般人可比。

綜合以上兩點,我說徐階是一位優秀的讀書人應該是客觀的,那麼為什麼又說他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呢?不急,請聽我慢慢道來。

眾所周知嘉靖朝有一位千古一見的權官——嚴嵩,他憑著對嘉靖皇帝的無限忠誠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面做了二十多年,無數仁人志士都想把這位嚴大人拉下臺,可最終都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但是徐階做到了,他靠著自己超越人類的政治智慧孤身一人推翻了滿朝皆嚴黨的嚴嵩。我相信在這場大明王朝最頂尖的政治鬥爭中,如果不是徐階沒有人可以打倒嚴嵩,張居正不行,高拱不行,裕王更不行。

徐階的政治智慧不僅僅停留在鬥爭上面,他擔任首輔以後,更是積極改變嚴黨專政帶來的惡習,凡事必和內閣成員商量,選用賢官等等。

對於我的觀點大家贊同嗎?各位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點個贊關注一下,謝謝各位啦!


蒼茫大地認為:徐階是一位歷經磨難、意志堅定的卓越的政治家,他慧眼識英才,作為大明首輔的他也有官場通病,屁股也不十分乾淨。

一、九死一生。

天將降大人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是亦增其不能…

徐階祖籍松江華亭(今上海市),1503年出生於浙江宣平,有三次差點兒沒命:

第一次是周歲那一年,家人抱著他在枯井邊乘涼,不小心摔了一跤,乖乖!徐階做起了自由落體運動,徐階暈迷了三天,才悠悠醒來,大夫已經在通知他父母準備棺材啦。

第二次,徐階和父親外出路過一座高山時,徐階跌落山崖,萬幸的是他掛在了樹上。

第三次,嘉靖三年,他高中探花後。當他見到四朝元老楊廷和大學士時,楊廷和說:「此少年將來功名必不在我等之下!"大領導賞識,自己又爭氣,他成了翰林院七品編修,眼看他前程一片光明,嘉靖九年(1530年),首輔張璁為獲得皇帝的認可,竟然寫奏摺,提出孔子名不符實,應該除掉封號,降低身份。作為翰林出生的27歲的徐階和首輔槓上了,張首輔給他捏造罪名:「首倡邪儀",處罰「正法以示天下!"此時,徐階成婚六年的妻子去世,只留下兩歲的孩子,家中還有七旬老母。後來在刑部幾個司局級老鄉兼朋友的幫助下,被貶到福建。

二、堅持原則,意志堅定,以韌的戰鬥精神鬥倒權相嚴嵩立奇功。

即便在死亡危險前,二十七歲的徐階給了好友沈愷一些銀兩,對他說:「請安葬我妻,把我兒帶回老家交給老母。"好友允諾後,他又大聲說到:「轉告張學士,此事我一以所為、絕無悔意!」

嘉靖十八年,他幸運地遇上同樣堅持原則的首輔夏言,他重新回到京城,擔任東宮洗馬兼翰林院侍讀。

堅持原則、一塵不染、心憂天下的官場戰神夏言,先被嚴嵩讒言,皇上給他以「強君脅眾"的評語,被迫致仕。後來,又因和兵部侍郎、總督三邊軍務曾銑商量為大明收回河套地區,救邊民於倒懸,卻被嚴嵩父子勾結仇鸞進饞言,以「結交邊將、圖謀不軌"的罪名,棄市。

嚴嵩父子勾結掌管錦衣衛的陸炳,仗著嘉靖的寵幸,權傾朝野、消極懶政、貪污受賄。

嚴嵩這個傢伙是歷經三朝、混跡官場四十年的老棍子、老政治流氓,他上臺後除了貪污、受賄什麼事情都不做,甚至當蒙古韃靼部落首領俺答攻破薊州、打到北京城下,嚴嵩在明軍兵力佔絕對優勢的情況,唆使兵部尚書按兵不動,任由強盜殺人越貨,京郊一片狼藉,史稱「庚戍之變"。

嚴嵩這種人滓、政治流氓,先後把忠臣楊繼盛、沈練整死,甚至還想捎上和他關係不睦有可能登基的裕王,文壇領袖王世貞作為楊繼盛的同學,僅僅因為替同學收屍了,竟得罪了嚴嵩,他父親王忬居然因此被殺。

作為大明名義上的三把手,太子太師徐階沉著冷靜,並不輕意出手,只在默默地積聚力量,等待時機。

他韜光養晦,把自己的孫女許配給嚴嵩孫子為妾;他借躲倭寇為名,上海戶口變成江西戶口,成了嚴嵩老鄉;徐階作為次輔,像個僕人。

嘉靖三十九年,老特務陸炳死了。

四十年,西苑永壽宮嘉靖的寢宮失火,皇帝詢問重建事情,嚴嵩老糊塗了,居然叫嘉靖暫居囚禁明英宗的南宮,道士皇帝勃然大怒。

徐階終於等來了機會,說只要用修三大殿的餘料三月即可重建永壽宮。

作為王守仁的徒孫徐階(他師父聶豹是王徒)終於贏得了皇上的信任。

嚴嵩老婆去世,兒子要守靈,以前由兒子代筆的代皇上告天的青詞讓他焦頭爛額,皇上對他越來越冷,大臣們紛紛改換門庭。

然後,在道士、心學王守仁的門人、嘉靖的神仙代理人藍道行的幫助下,裝神弄鬼,抓住嘉靖和神仙對話的機會,說:「奸臣當道,賢臣不用!"「奸臣如嚴嵩,賢者如徐階。"當嘉靖問神仙為何奸人不遭天譴時,藍道行完美回答:「留待聖裁!"嚴嵩失寵,隨後徐階聯絡他的心學同道以通倭的罪名上奏,嚴世蕃被殺,嚴嵩充軍,徐階終於憑著韌的戰鬥精神幹掉了權奸,為夏言復了官仇,當上了首輔,革故鼎新,朝廷面貌為之一新。

三、慧眼識珠。

後來明朝的首輔、攝政,實施「一條鞭法"的張居正,正因為有了他,大明又多存活了幾十年,而張居正就是徐階的愛徒,在徐階的精心調教和提拔下,一步一步上位的。

四、徐階屁股上也不太乾淨,但功遠大於過:。

徐階官場幾十年,他是個有理想的政治家,但毋庸諱言,他也不是一隻潔白的波斯貓,他也有他腐敗的一面,他也是個廣佔良田的大地主。

望斧正。

身為太子太保的


徐階(1503-1583),祖籍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嘉靖二年(1523)進士,曾任禮部侍郎、吏部侍郎、尚書等官職,後任內閣首輔,權傾一時。徐階在位期間的政績飽受後代史家爭議。認同者稱其為輔佐明王朝中興的大臣,理應高估重視,也有人認為他縱容家族圈田,且在嚴嵩在位其間為保官位供應聖意,沒有原則,只是朝政荒廢數年之久。歷史人物評價從來就是很受人們歡迎的,但像徐階這樣兩極分化十分明顯的倒很少見,緣何如此呢?

徐階畫像

自明太祖主張廢除宰相位,永樂皇帝成立內閣後,內閣首輔的權力就不斷膨脹,歷任首輔都視其他閣員為「屬員」而不是同僚,夏言、嚴嵩等人莫不如是。嚴嵩任職期間,算是徐階的潛伏期,他深入淺出力保實力,同時又在暗中拉攏勢力,與高拱、張居正等人結合,力圖將嚴嵩扳下臺。任何歷史人物,尤其政治家在重大事件中都是出於各種目的,其中自然有對權勢的貪戀,徐階自然不能排除在外。在你死我活的官場中,要是沒有過硬的政治頭腦,只會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但是,徐階絕非完全出於這種病想法,嚴嵩在位其間,和其子嚴世番結黨營私無惡不作,早為天下人所痛恨。徐階懷著傳統讀書人的責任感,懷著對江山社稷和「君父」的忠貞態度,纔有了不惜一切代價扳倒嚴嵩的舉動。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中的徐階

與敵人鬥爭中,只有比對方更狠心,才能獲勝,這是任何殘酷遊戲中的法則,徐階做到了。待他上臺後,開始仍用賢能,選拔人才,革除弊政。當然,徐閣老有一事一直飽受爭議,便是他家中幾十萬畝良田,據傳,徐階是當時江南地區最大的地主。此事後被明代著名諫臣海瑞知道,便去信給徐階要求他退還一大部分土地,徐階不願,並且徐階家人中有兩人惡霸,逞強凌弱無惡不作,徐階縱容其行兇鄉裏。另外一點就是一直修仙煉丹的嘉靖皇帝下旨修建萬壽宮,浪費了許多財力,作為大臣,徐階應該勸諫,他沒有,為了保住官位上了賀表。這些都是徐階一直被人詬病的原因。但是仔細一想,在官場上剛正不阿且一直還能保住烏紗帽的,也就海瑞了。可是海鋼鋒為此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並且世間又有多少不顧家人安危與個人名利的海鋼鋒呢?即便他確實名垂青史,又做了多少能夠根本影響國家大政方針的舉措呢?除了自己揚名立萬之外,也就只有罵嘉靖皇帝那句「蓋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了!徐階不同,他任職首輔期間的各項舉措,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明王朝中興的基礎。

徐階與張居正

因此,在筆者看來,政治人物都是無比複雜的,任何一言敲定忠或奸的做法都不夠嚴謹,在政治風雨中穿梭的他們,是在多種政治考量掣肘後的做出的選擇,任何所謂「蓋棺定論」的做法都不夠合理,或者說顯得很著急,人性的幽暗面和政治的殘酷絕非三言兩語就可說清。

參考文獻:

1. 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標點本。

2. 孟森:《明清史講義》上冊。

3. 梁希哲:《論徐階》,《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7年第6期。

4. 譚平:《論明代著名政治家徐階》,《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記者團成團 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本科生許飛


用最簡單的四個子來說,就四個字,忍者神龜。

徐階用這四個字戰勝了嚴嵩。熬死了嘉靖。最終在隆慶一朝大放異彩。隆慶開關。大明煥發青春。為自己的學生的張居正的改革打下了堅實是基礎。

徐階.字子升,號少湖,一號存齋。漢族是今天上海人。明代名臣,在嘉靖朝後期至隆慶朝初年任內閣首輔。嘉靖期間,嚴嵩為首輔。徐階為次輔,徐階恨嚴嵩入骨,但明面上,徐階從各個方面徐階都忍讓嚴嵩,讓自己的孫女嫁給嚴嵩的孫子。以麻痹嚴嵩。減少對自己的防範。後來抓住嚴嵩一招之錯。指使御史彈劾嚴嵩與其子嚴世蕃。嘉靖罷免嚴嵩,嚴嵩被勒令退休後,徐階親自到嚴嵩家去安慰。他的行為使嚴嵩十分感動,甚至叩頭致謝。嚴世蕃也乞求徐階替他們在皇上面前說情,徐階滿口答應。徐階回到家裡後,他的兒子徐番迷惑不解地問:「你受了嚴家父子那麼多年的氣,為何還放過他們父子。其實,徐階這樣做是因為他看出皇上對嚴嵩還存有眷戀,而皇上又是個反覆無常的人,嚴嵩的爪牙還在四處活動,時機還不成熟。後來,嘉靖帝果然後悔,想重新召回嚴嵩,在徐階的力勸下,纔打消了這個念頭、徐階最終掌控大明政局。

徐階主政以後,在內閣辦公室牆壁上寫了一個條幅:以威福還主上 以政務還諸司 以用舍刑賞還諸公論用直白的語言宣稱:我要撥亂反正,把威權和福祉歸還皇帝,把政務歸還政府各部門,把官員的任免與獎懲歸還公眾輿論。

徐階出生於1503年,卒於1583年,字子升,號少湖,又號存齋,明松江府華亭縣人。總的來說,徐階這個人的性格不錯,與他後任高拱和張居正不同,他慣於息事寧人,極少挑起事端,刻意避免與同事之間的矛盾。那麼怎樣評價徐階呢?

第一,學識淵博,才華出眾。徐階早年即工詩文,善書法。科考中高中第二名,也就是探花及第。同年科考做官的不少,而他作為主考的幾次科舉都沒少出人才。在明朝的科舉中,考生考的那一科就要任那一科的主考官為老師,並且自此自己的政治生命就緊密與老師聯繫在一起,學生絕對不可以忤逆老師。在學術上,他是當時王陽明心學的帶頭人,而且在為官期間兼任老師,堅持每過五六天上臺講學,工作再忙也要講,所以他在士林裏的威望很高。當時高拱就曾攻擊他過度講學,不務正事。

第二,為人低調,做事隱忍。徐階的為人低調、做事隱忍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這種能忍能裝也是最令人可怕之處。嚴嵩任內閣首輔時,徐階是次輔,按理也用不著那麼低三下四,但他百般討好嚴嵩和嘉靖皇帝。他看明白嚴嵩因為給皇帝提供青詞(青詞又稱綠章,是道教舉行齋醮時獻給上天的奏章祝文)和幫助修道而受到寵愛,於是多次上書嘉靖,說自己希望能夠幫助皇帝煉丹。後來,嘉靖就把與修道有關的事讓徐階來做,徐階也在皇帝入定(入定就是靜坐修行,進入安靜不動狀態)時幫助護法,一起跳大神。在給嚴嵩的書信中,他自己稱是在用對待前輩對待父親的方式來對待嚴嵩的,嚴嵩覺著很受用,同時也放鬆了警惕。

對於外界,他把自己打扮成受傷的小媳婦。所以外界諷刺徐階是老好人,沒有決斷力。其實能鬥倒嚴嵩的人,怎麼會是個沒有決斷力的老好人呢?徐階在家鄉擁有良田24萬畝,而嚴嵩擁有的田產,只是徐階的十五分之一。徐階在京城裝的謹小慎微,有人告他地多,查實後也不過是個御下不嚴了事。高拱上臺後,要求徐退田,但出於多種考慮,也只判流放徐階的兩個兒子,對其本人的名聲沒有過多影響。

第三,極會做人,賺取人心。徐階極會做人懂得如何收買人心。在明朝,以死進言是個很賺名聲的事,海瑞事發之後,天下輿論都倒向海瑞,而徐階順手把海瑞救了,就賺取了人心。嘉靖死後,徐階擬遺詔,把嚴嵩鬥倒的一批官員平了反,停止了嘉靖當時在修的幾處宮殿,又在隆慶朝努力糾正嘉靖朝的一些弊端,被認為是在撥亂反正,至少被平反的官員,被徐階收買的言官,徐階的同科和學生,以及生活得以改善的老百姓,這些受益的人,當然擁擠徐階了。

還有徐階退休回鄉後,遍請同鄉親朋故友到家來喫飯,其中一人偷取了一隻金酒杯藏在帽子裏,恰好被徐階看見。酒席將散,主持酒宴的人清點器具,發現少了一隻金酒杯,到處查找。徐階說:「杯子還在,不用找了。」這時偷杯的人因有點喝醉了酒而站不穩,帽子連同金酒杯都掉了下來,徐階則轉身裝作沒看見,還叫下人把杯子放入那人的帽中。徐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其實,對於他們這些位極人臣的人來說,學識才華能力又能有多大差距,差距也許就在這為人做事上,有的名聲好一些,有的差一些;有的清廉一些,有的腐敗一些;有的得以善終,有的不得善終而已。


從幾個角度分析一下

名聲就是外界的人對你的看法,而徐階在做官期間,把面子裏子都要到了。

徐階首先是進士出身,而且中探花,算是根正苗紅,做官後同年一大堆,而其作為主考的幾次科舉也都出了一批人才。在明朝的科舉中,你考的那一科的主考官,你就要認他做老師,並且從此你們的政治生命就緊密聯繫在了一起,學生是不可以忤逆老師的。在學術上,他是當時王陽明心學的帶頭人,並且在為官期間堅持講學,每過個五六天,不管工作再忙,也要上臺宣講,所以他在士林裏的名聲很好。當時高拱就攻擊他過度講學,不務正業。

其次,徐階此人最大的可怕之處在於他能忍能裝。嚴嵩在臺上的時候,徐階當次輔,對嚴嵩和嘉靖皇帝百般討好。他看到嚴嵩因為給嘉靖帝提供青詞和幫助其修道而受到寵愛,於是幾次上書給嘉靖,說自己希望能夠幫助皇帝煉丹。上書幾次之後,嘉靖就開始把與修道有關的一些事情交給徐階做,徐階也在皇帝入定的時候幫他護法,求神的時候一起跳大神。據說在給嚴嵩的書信中,徐階說自己是在用對待前輩對待父親的方式來對待嚴嵩的,使嚴嵩在一定程度上放鬆了警惕。對於外界輿論,徐階把自己裝成一副受傷的小媳婦的樣子。當時人稱徐階為「甘草國老」,就是說甘草中正平和,但是味道太甜,藥效過慢,諷刺徐階是老好人,沒有決斷力。其實能鬥到嚴嵩的人,怎麼會是個沒有決斷力的老好人呢?徐階在家鄉擁有良田二十四萬畝,而嚴嵩擁有的田產,只是徐階的十五分之一。這麼富有的人,在京城裝的謹小慎威,言官告他家鄉地多,查出來以後不過是個御下不嚴了事。後來高拱上任,要求徐家退田,出於各方面考慮,也只是判了徐階的兩個兒子流放,並沒有對其本人的名聲有過多影響。

其三,徐階懂得如何收買人心。海瑞就是徐階救的。在明朝,以死進言是個很賺名聲的事,海瑞事發之後,天下輿論都倒向海瑞,而徐階順手把海瑞救了,就在功勞簿上得了一大筆。再者,嘉靖死後,徐階擬遺詔,平反了被嚴嵩鬥倒下去的一批官員,停止了嘉靖當時在修的幾處宮殿,又在隆慶朝的時候出力緩解嘉靖朝時候的一些弊端,被人認為有撥亂反正的功勞。別人暫且不說,至少被平反的官員,被徐階收買的言官,徐階的同科和學生,以及稍微提高了一些生活質量的老百姓,都或多或少的能從中獲得利益,當然要誇徐階了。

還有一點原因,就是因為隆慶死後的萬曆朝,上任的是張居正。作為徐階最寵愛的學生,張居正多多少少也會為自己的老師留些面子的,畢竟徐階要是被搞臭了,他作為學生日子也不好過。再說在嘉靖朝的兩個皇子爭位上,張居正也為徐階做了許多策劃。徐階在私下裡上順從嚴嵩,支持瑞王,而張居正則與同為裕王老師的高拱暗通曲款,試圖腳踩兩隻船。這種政治上的博弈已經讓張居正和徐階緊緊聯繫在一起了。

其實我個人認為,嚴嵩之所以最後混的那麼慘,還是在於嚴世蕃。嚴嵩在貪在亂的同時,是有理智在的。他沒有在基本國策上犯過什麼太大的錯誤,同時懂得提拔人才,不至於任人唯親。而作為兒子的嚴世蕃,當時任工部尚書,私底下乾的各種貪污賣官權錢交易的事情海了去了,而且完全不知收斂。嚴世蕃小名「慶兒」,號「東樓」,《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將「東樓」化作「西門」,直接用「慶」字為名,創造出西門慶,來影射嚴世蕃荒淫無度的生活。

其實你說,官做到那個級別上,做官的人自己已經沒有太多選擇了。對付國家機器,對付皇權,對付手下人和自己的貪心,面對權力的慾望。不管是名臣還是貪官,其實差別都沒那麼大。黃河雖濁,亦能灌溉;長江雖清,亦有泛濫。


徐階可以說是明朝最有智慧的內閣首輔。當初嘉靖皇帝想要處理嚴蒿父子時,要求大臣落實嚴蒿父子的罪行。眾大臣不知所措,只能具實列舉了嚴蒿父子的犯罪事實。而嚴世蕃十分了解嘉靖,知道這些所謂罪狀是治不了他的罪的,因為嚴蒿父子的所謂罪狀都是在皇帝的批准下實行的(如定夏言的罪),因此十分淡定。而徐階深知這一點,就給嚴蒿父子定了個裡通外國的罪名,直接就判了嚴蒿父子的死刑……徐階也知道進退,他致仕在家頤養天年時,他的學生張居正卻已經不在了。名氣上,徐階可能不及張居正,但其智慧絕不在其學生之下。


徐階是明朝至(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5大首輔天團中最能忍的也是唯一一個成功把自己政治遺產交給自己政治後手的人。嚴嵩靠沒有底線討好嘉靖搞定言。徐階卻是靠自己無敵的裝孫大法搞定了嵩+嘉靖的陰暗面(忒不容易)。徐的嘉靖遺囑簡直就是秒不可言(成功的拉攏了張居正,為張和高之間成功製造了裂痕,張基本上是被徐連哄帶拉進入他團隊的)。高供鬥徐也是漂亮的不行,雖然徐已經退休。但是高還是借了徐的刀殺了徐一把。哪位無產階級戰士海瑞,是徐臨走時提拔準備噁心高供的。高也的確被噁心到了。然後高就借刀殺人,把這個純粹到一根筋的人利用了(調去徐階老家當父母官)。海瑞的正直完全被利用。搞的徐階非常尷尬。至於張居正鬥高拱就有點順勢而為的運氣成分。首輔都會比較傲的,但是高是非常傲。得罪了一位很橫的太監馮保。以其說高拱被張鬥誇的不如說是被馮保脅迫鬥誇的。張是超級無敵大混混型政治家。真TM能混。運氣還好。取得最高執政權之後他也很有運氣的推行的銀子作為財稅的唯一標準。作為銀子背後的男人,他是抓住了歷史性的機遇。能抓住這個機會首先要去的執政權。張是整個明朝權利最大的首輔。權利第三大的個人。前2位是無敵的朱元璋和朱隸。不過張的下場也不怎麼樣。這個牛逼的男人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忍者神龜徐階了。太不容易了。


忍者神龜真的所言非虛。前期忍辱負重,最終憑藉著嚴世蕃的錯誤以及世宗的懷疑,讓徐階終於找到了機會。在致仕後安想其樂。雖然徐階的子孫是松江一霸,後期徐階和張居正的關係已經很微妙,但還是善終。相比於嚴嵩和張居正,下場已經算很好的了。


徐階最牛逼的地方不在於鬥掉了嚴氏父子,而是他代表了內閣的勢力可以制衡皇權,並讓明朝從嘉靖幾十年的獨斷統治走了出來徐階退位後高拱,高拱後張居正,張居正後申時行,王錫爵,都是可以制約皇權的人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