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是一味常用的具有補氣作用的中藥,它來源於菊科植物 白朮的乾燥根莖。白朮主要含有α及β-葎草烯、β-欖香醇、α-薑黃烯、蒼朮酮、3β-乙醯氧基蒼朮酮、芹子二烯酮、桉葉醇、茅術醇等揮髮油成分;蒼朮內酯1?IV、雙白朮內酯、白朮內酯胺、8-β-甲氧基蒼朮內酯等倍半萜內酯類成分;14-乙醯基-12-千里光醯基順式白朮三醇、14-乙醯基-12-千里光醯基-8-反式白朮三醇,12-千里光醯基-8-順式白朮三醇等多炔醇類成分;以及東莨菪素、甘露聚糖AM-3及、多種氨基酸等化學成分,體外實驗表明白朮具有促進胃腸運動、提高免疫功能、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利尿等藥理作用。

白朮被譽為「脾臟第一要葯」,《醫學啟源》載白朮「除濕益燥,和中益氣。其用有九:溫中一也;去脾胃中濕二也;除胃熱三也;強脾胃,進飲食四也;和胃,生津液五也;主肌熱六也;治四肢睏倦,目不欲開,怠惰嗜臥,不思飲食七也;止渴八也;安胎九也。」

白朮甘溫,具有補脾氣、燥化水濕的作用,與脾喜燥惡濕之性相合,適用於脾氣虛衰、中氣下陷、脾不統血、脾陽不足、脾虛水腫、脾虛痰飲等證。

白朮既具有補氣健脾、固表止汗的作用,是補氣固表止汗的常用藥 ,可以治表虛自汗;

白朮能健脾益氣、安胎的作用,適用於婦女妊娠脾虛氣弱、生化無源、胎動不安等證。

白朮的常用量為6-12克,可以單用治療表虛自汗,對於陰虛熱或津液虧耗燥渴者應慎用。

葯事網權威解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親請點擊右上方關注我,謝謝親!)

白朮屬於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朮還是一種常用重要的大宗中藥材。具體參照圖片。

一、白朮

莖:直立,無毛。葉:互生,葉片通常3-5羽狀全裂,全部葉質地薄,紙質,兩面綠色,無毛。形狀橢圓形。花:頭狀花序單生,顏色綠色,總苞鍾狀,頂端紫紅色,8-10月開花結果。果:瘦果,圓錐狀。

二、生長特點:白朮喜歡涼爽氣候,怕高溫、高濕。喜歡透氣性、透水性、微酸比較好的土壤。

三、別稱:有鶴形術、金線術、白朮腿、徽術、冬術。

四、價值:白朮是一種常用重要的大宗中藥材,具補脾健胃、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等功能。對治療肝硬化腹水、原發性肝癌、美尼爾氏綜合症、慢性腰痛、急性腸炎及白細胞減少症等有一定療效。


為你的健康負責,選白朮繞開這幾大坑

白朮作為一種常用的重要的大宗中藥材,可以做醫療配方用藥,可以做中成藥製劑的原料葯,還可以做葯膳。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尿,固表止汗,安胎的功效,生活中煮點白朮豬肚粥,可補氣健脾,理氣和中,調理中焦,開胃消食,特別適宜消化不良患者或者大病初癒,食慾不振患者食用。如果是自己去市場買白朮,其中的道道還真不少,為了防止上當受騙,二哥提前給你總結了常見的幾大陷阱。

陷阱一:偽品冒充正品白朮

正品白朮為不規則的肥厚團塊,表面灰黃色或灰棕色,有瘤狀突起及斷續的縱皺紋和溝紋,並有鬚根痕,頂端有殘留的莖基和芽痕。質地堅硬不易折斷,斷面平坦,黃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黃色的點狀油室散在;烘乾者斷面角質樣,色較深或有裂隙。氣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帶黏性。

偽品1:菊三七菊三七為菊科植物菊三七的乾燥根莖。表面灰黃色或土棕色,下部具有鬚根痕,頂端有殘留的莖基,質地堅硬,不易折斷,斷面有不規則的纖維,可見凸起的筋脈點,氣特異,味淡微苦。

鑒別要點:菊三七比白朮短,斷面色澤與真品差別較大,白朮斷面有明顯的點狀油室,而菊三七的斷面纖維性和凸起的筋脈點明顯;另外,白朮嚼之喲黏性,而菊三七無。

偽品2:關蒼朮關蒼朮為菊科植物關蒼朮的乾燥根莖。表面深棕色,有橫紋,斷面平坦,纖維性強。有棕紅色油點散在,氣特異,味辛,微苦。

鑒別要點:關蒼朮體輕,質松,纖維性強,且斷面油室不明顯。

陷阱二:硫燻白朮

為了便於保存,一些不法商家會將白朮進行硫燻處理,硫燻過後,白朮表面會殘留二氧化硫,一旦殘留量過大,就會危害健康。鑒別要點:顏色過白,能聞到有刺鼻酸味的白朮為硫燻白朮,慎選。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永久的話題,一點一滴的生活習慣給你最後的答案。選購白朮,有二哥為你保駕護航,你只管放心的買。


本文為二哥網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二哥,您身邊的購物消費指導專家!為您提供各種專業購物消費知識和資訊,幫您解決購物消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或困惑,讓您有依有據、快速買到優質的商品或服務。


白朮是什麼東西?簡單的說白朮是一種中草藥。

《中國植物誌》中對白朮的介紹:

1、外觀:多年生草本,高20-60釐米,根狀莖結節狀。莖直立,通常自中下部長分枝,全部光滑無毛。中部莖葉有長3-6釐米的葉柄,葉片通常3-5羽狀全裂,極少兼雜不裂而葉為長橢圓形的。花果期8-10月。

2、種植地:在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川、湖北及湖南等地有栽培,但在江西、湖南、浙江、四川有野生,野生於山坡草地及山坡林下。

3、商品名:此種亦有眾多的商品化名稱,如根據生葯的根狀莖形狀,或鶴形術、金線術、或白朮腿,按產地取名,如徽術,按根狀莖出土季節取名,如冬術。

白朮的藥用價值

《蒙葯》載白朮:根莖用於脾虛食少,腹脹,腹瀉,痰飲眩暈,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湘藍考》(苗葯)載白朮:根莖用於脾虛食少,腹瀉,痰飲眩暈,水腫,胎動不安。

《維葯志》(維葯)載白朮:根莖用於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腹內冷痛,嘔瀉溫痢,水腫黃疸,風眩頭痛,目淚風眼,水腫脹滿。

看完上述內容,相信大家基本會知道白朮是什麼東西了吧。


白朮作為一種常用中藥,在北方種植比較多,所以在南方知道的人很少。白朮具有提高免疫力,利尿,促進腸胃蠕動,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等作用。

主治於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常見病。

用法用量,通常6~12克。炒用可增強補氣血。健脾止瀉作用。

現在全國分佈的主產地有福建,江蘇,安徽,河北,河南等。南方大部分地區都有野生分佈。

白朮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下部葉3裂或羽狀5深裂,葉緣有刺狀齒;莖上部葉分裂或不分裂。總苞鍾狀,總苞片覆瓦狀排列;花多數,花冠管狀,淡黃色,上部稍膨大,紫色。瘦果長圓狀橢圓形,密被黃白色絨毛。

禁忌:本品性偏溫燥,熱病傷津及陰虛燥渴者不宜用。忌同時食用白菜、大蒜、胡、桃。

藥用配方①全身水腫:白朮10克,香蕾6克,豬苓10克。水煎服。

②脾虛食慾不振,腹痛泄瀉,咳嗽痰多:白朮6克,砂仁3克,黨參6克,茯苓6克,制半夏6克,木香3克(最後才下),陳皮3克,甘草3克。煮水服用。

③脾虛腹瀉:白朮15克,薏苡仁15克,茯苓15g,黨參15克,煮水服用。

喜歡可關注,有疑問可以回復交流。


白朮是多年生草本,以根莖入葯。白朮苦、甘,溫。歸脾、胃經。關於它的功效。它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產於浙江於潛的叫於術,產於湖南平江的叫平術,素以這兩地白朮比較著名。因製法不同,因製法不同,分別稱為生白朮、炒白朮、焦白朮和制白朮。白朮,在本草中稱白朮是脾臟補氣健脾第一要葯。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白朮就是一個溫燥的葯。而脾是喜歡溫燥的。能夠有效地消除脾虛而伴有的濕濁內停,濕邪氣內阻的情況。脾虛出現的這種濕邪阻滯、倦怠乏力、身體困重,或者吐瀉、痰飲水腫、白帶過多這樣一些證候當中,白朮是最適合的,所以它是從這個角度,稱為它是脾臟補氣健脾的第一要葯它為脾所喜,它能夠滿足脾在病理狀況下的需要,它(不)是所有方面它都是第一的,它是根據脾的生理和病理特徵,它更加適合,更能為脾所喜,所以纔有這樣的結論。白朮由於它的溫燥性不為肺所喜,所以一般不稱它是補肺氣的葯。補土生金,通過補脾胃之氣,脾為生氣之源,間接地有利於肺氣虛證,是從補土生金來解釋,中醫大師倪海廈就講過,「會用白朮,一定病人有濕。這個濕不管是在關節,舌頭伸出來,苔很厚都是濕!肚子比較大,都是濕,這個時候我們都可以用白朮加進去,只要有濕的現象出現,統統可以用白朮。治療水腫水病的時候,不管是肝硬化腹水,或者是腎臟積水,我們常常會使用到白朮,因為白朮能夠通利三焦,因為白朮裡面有油脂在裡面,通利三焦,能夠讓水道能夠非常的通暢。白朮治療脾濕不傷正氣,還能補脾養脾。」

《抱朴子.仙藥篇》中講,白朮又名山薊、山精。所以神葯經中說,要想長生,需要長期服用山精。

1. 生白朮:長於健脾益氣、通便。

2. 炒白朮:善於健脾燥濕。

3. 焦白朮:以溫化寒濕、收斂止瀉為優。

4.土炒白朮:健脾和胃、止瀉止嘔。

白朮食療方

小兒堅持食用白朮糖,每日一次,每次15~20克,對流口水、咯咯咬牙、食少體瘦的有明顯效果。

白朮用水泡軟,一層白朮一層糖疊放,放蒸籠或飯鍋上蒸熟。這辦法是古人傳下來的,家裡沒有粉碎機的可參考。

白朮陳皮粥

方法:取炒白朮10克、陳皮3克、大米50克一起熬粥服用。

功效:補氣健脾、和胃,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人羣。

白朮治療腰痛

生白朮120g薏苡仁90g芡實30g炒杜仲30g。水煎服。治療非器質性腰痛,二,三付即好。此方乃陳士鐸《石室祕錄》所載略加改動所成,屢用效佳。

小兒泄瀉,大渴不止

小兒慢性腹瀉,大便呈稀水樣,每日多次,口乾煩躁。津液下滑,自然口渴咽乾。炒白朮打粉,跟棗肉一起烙成小餅,既可口,又能健脾除濕。

白朮治療小兒口角流涎

小兒流涎,視其年齡長幼,以白朮10-30克蒸水,緩緩飲之,每有捷效。

白朮治療便祕

對於久坐傷肉,脾主肌肉,背後傷的卻是脾,脾虛腸胃動力自然減弱,導致大便排泄不暢,所導致的便祕,大量用白朮效果都很好。本品治便祕,必須生用,炒過則膏脂成份多致損壞,療效大減;必須重用,大劑量通便之功顯著,少則乏效。一般病例,僅予本品30~60克,水煎服,即收著效,頑纏不愈者,則宜以本品為君,根據病情伍以補氣,滋陰,養血,清熱等品治之。如果有這種情況的,找中醫師酌情治療,大便自通。

茯苓白朮煮水

用茯苓10克,白朮10克煮水服用。此祛濕簡便方適用於大多數身體有濕的人,茯苓和白朮是藥性平和的上品。它們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當身體有濕的時候,它們主要作用是祛濕。當身體正常了,它們就停止祛濕,開始發揮健脾的功效了。

白朮服用禁忌

陰虛燥渴,氣滯脹悶者忌服。

胃脹腹脹,氣滯飽悶者忌食。

如果不瞭解自己體質是否適合,最好在中醫師指導下服用。


白朮別名:山芥、山姜、山連。

屬於菊科植物白朮的乾燥根莖。

主要成分含有揮髮油,油中的化學成分主要為蒼朮醇,蒼朮酮等,並且還有維生素A。

白朮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5-80釐米。根莖比較大,像拳頭的形狀。莖直立的狀態,上部分會有分支。基部像木頭一樣,有不明顯的縱向凹槽。單葉互生,頭狀花序頂生,花朵數,生於平坦的花托之上。花淡黃色,上部屬於膨大,紫色。瘦果長圓狀,橢圓形。花期九個月以上,果期10-11個月。

白朮主要生長在山區的丘陵地帶,野生白朮很少基本滅絕,都是人工種植。

藥材形狀:本品為不規則的肥厚形狀,表面灰黃色或者灰棕色。有瘤子樣凸起,以及斷續的褶皺,咬痕。質地堅硬很不容易折斷。呈現黃白色至淡棕色。有氣味,氣味清香,味甘、微辛,咀嚼可能帶有粘性。

功效:它能夠對人的脾胃有益處,補脾健胃;祛除濕氣,和中理氣,主治脾胃虛弱、不願意進食。也對胃脹泄瀉者有針對性作用。同時也能通淋利尿。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