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登仔投稿衝出國際。

香港的逃犯條例示威風波引來國際社會關注。 資料圖片

《逃犯條例》引起社會極大爭議,有示威者不滿政府未有回應四大訴求,包括撤回條例、撤回暴動定性、不檢控612示威者以及追求使用過份武力的警員,發起今日包圍政總和立法會等不合作運動。另外有「連登仔」向金融時報 (Financial Times, FT) 投稿,講述香港「反送中」運動如何活用科技組織,文章登上《金融時報》網站。

連登仔向金融時報投稿,講述反修例如何活用科技組織。 網上圖片

「連登仔」以 Linden Chai及「Ko-ng Lui」名義向金融時報 (Financial Times, FT) 投稿,講述香港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運動如何活用科技組織,登上《金融時報》網站。其中一名投稿連登仔「我要攬炒」表示,金融時報要求他用真名才能恢復刊登。投稿文章題為 'Leaderless Hong Kong movement thrives on open use of technology'。該文章以「我們如何動員 200 萬人參與世界上最守規矩的遊行」為主題,解釋市民如何善用網路組織抗爭﹕在討論區商議策略、在Telegram和Firechat溝通、在Twitch即時直播、用Airdrop發布各項資訊。

市民在示威期間不忘惡搞藝人。 資料圖片

文章指,網路幫助運動更易接觸到平時少接觸政治的人,亦幫助本土聲音走向國際。文章最後說﹕「中國利用科技鞏固統治,香港人則用科技追求自由與平等。這種以科技輔助的無領袖運動,會是維持中港區別的關鍵嗎?」

市民活用科技組織示威。 資料圖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