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意將「空置稅」條例呈上立法會討論。

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昨日討論涉及運房局的範疇,在回應有議員質疑一手樓是否有「囤積居奇」而要開徵空置稅時,運房局局長陳帆指,雖然過去一年單位有流轉,不過「水池的水愈來愈高」,空置單位數量實際上由數年前的4000多個上升至9000多個,有需要將「空置稅」條例盡快交上立法會。陳帆又指,雖然市面湧現「納米樓」,但屬於「相對自然的現象」,預料未來在土地供應增加後,市場會有調節,認為在自由市場中,不適宜立法規管。

政府指空置的一手單位數量接近未來幾年每年私樓供應量的一半。

近日政府計劃向空置超過一年的一手私人住宅開徵「空置稅」,引起部份地產業界不滿意見。昨日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上,經民聯議員盧偉國引用數據指,去年初本港有9000個空置單位,但年底亦有9000個,由於當中亦有流轉,質疑一手單位「囤積居奇」的情況,是否如政府描述段嚴重。

運房局局長陳帆回應稱,雖然過去一年間一手空置單位有流轉,可是政府留意到「水池的水愈來愈高」,空置的一手單位數量數年前只有4000多個,但現時已有9000個,接近未來幾年每年私樓供應量的一半。

資料圖片

他重申,政府並非想與發展商站在對方面,亦不是逼他們賣樓,只要發展商在取得入伙紙後一年內將單位出租,就不用繳交額外差餉,他們也可選擇以樓花形式出售。他亦強調,政府立場只是希望將建成的房屋推出市場讓市民住用,當局正研究議員和社會意見,草擬一手樓空置稅的立法建議,盡快提交草案。

資料圖片

另一方面,「納米樓」近年大量湧現,面積少於40平方米的單位,於2014至18年間,由約2000個增至6600多個。陳帆在會上表示,香港是自由市場,出現有關情況是「相對自然的現象」。他承認有關情況不理想,但暫不適宜通過立法,規定樓宇單位的面積不能小於某個下限。他認為,倘若未來土地供應增加,市場會作出調節。

資料圖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