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關於問題:「如何看待大理洱海千家客棧被勒令停業核查?」大理洱海是一個旅遊勝地,很多人都會慕名而去,到了大理很多人都會選擇環遊洱海一圈,在環遊的途中我們就會發現現在的客棧或者海景房都沒有以前開的多了。

根據問題描述:「3月31日下午,大理市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於開展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餐飲客棧服務業專項整治的通告》。根據該通告,自該公告發布之日10日起,整治範圍內所有餐飲、客棧經營戶一律自行暫停營業,接受檢查。對限期內未暫停營業的餐飲、客棧經營戶,由相關部門依法查處、予以停業整頓。」

可能很多人在看到這條公告時,自然會有人喜、有人憂。其實對於這樣的問題是我們大家都應該反思的一個問題,一個好好的旅遊景點,被一點一點的商業化,難道這不會違背最開始開發這個旅遊景點的初衷嗎?

一個好的旅遊景點是前去旅遊的人都應該愛惜跟保護的,而不是對旅遊景點進行肆意的破壞,這樣的隨意破壞,會使得我們喪失越來越多的東西,美好的旅遊景點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至於在旅遊景點處增設太多的客棧,無疑是讓我們的旅遊景點越來越商業化,政府採取這樣的措施,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支持。


雲南相信很多文藝青年都特別的喜歡吧,特別是大理的洱海一度讓民宿繁榮,可是去年查封了洱海邊所以的客棧民宿,這一事件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到底該不該關閉,網上眾說紛紜,有說關了怎麼玩洱海,有的說不關影響生態,要我說關閉時暫時的,整改合格一定會把洱海邊的更繁榮,更具市場競爭力。

排污問題一直是大問題,洱海邊的民宿客棧多了,排污問題不解決,洱海的生態環境無法保持下去,哪怕出名的楊麗萍老師的民宿還不是一樣被整改,其實這些問題責任在誰大家都知道,如果在早幾年洱海邊建築審核嚴厲些,就不會出現現在的問題了,但是既然問題出現了,就該要解決。

在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告稱,這次整治範圍是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洱海海西、海北(上關鎮境內)一九六六米界樁外延一百米、大理洱海東北片區(海東鎮、挖色鎮、雙廊鎮境內)環海路臨湖一側和道路外側露肩外延三十米、大理洱海主要入湖河道堤海主要入湖河道堤案兩側各三十米範圍內的所有美食餐飲、客棧民宿服務業。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劃定紅線經過的洱海環湖自然村所有餐飲、客棧服務業。

雖然不知道具體多久才能讓所有的餐飲和民宿客棧開業,現在的洱海也像是大工地,個人建議是暫時還是不要去洱海邊旅遊,去年秋天因為一次活動去環了洱海,在雙廊看到沒有一家洱海邊的客棧開業,道路也是在維修,很難走,現在的洱海如果你去了會很失望,所以,如果喜歡大理可以在古城轉轉,喜歡水可以去麗江的拉市海或者瀘沽湖,景色不比大理洱海差,周邊的住宿也比洱海便宜,瀘沽湖的交通不太好,可能在路上要花去大半天的時間。喜歡的可以關注,我們一起聊聊旅行中的小攻略。


1、靴子落地,千家客棧只能停業待查!

3月底1日下午,大理洱海周邊2000多家客棧老闆等待已久的靴子終於落地了!

下午15時許,大理龍山行政辦公區4號廳,大理市常務副市長李金燦宣布:

即日起,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內暫停審批餐飲、客棧,並對現有餐飲、客棧服務業進行整治和規範。

發布會上發布的《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告》稱,此次整治範圍是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洱海海西、海北(上關鎮境內)1966米界樁外延100米、洱海東北片區(海東鎮、挖色鎮、雙廊鎮境內)環海路臨湖一側和道路外側露肩外延30米、洱海主要入湖河道堤海主要入湖河道堤案兩側各30米範圍內的所有餐飲、客棧服務業。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劃定紅線經過的洱海環湖自然村所有餐飲、客棧服務業。

李金燦宣布,自4月1日起10日內,洱海保護區核心區內的餐飲、客棧經營戶自行暫停營業接受核查。對限期內未暫停營業的餐飲、客棧經營戶,由相關職能部門依法查處、予以停業整治。

什麼時候可以開業呢?

待大理市環湖截污工程投入使用後,由相關職能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餐飲、客棧管理規範標準和要求重新複核;符合條件的,在依法辦齊所有法定必備證照後方可繼續營業。

公告中還要求,房屋建設手續合法且法定必備證照齊全的餐飲、客棧經營戶,必須自建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後的污水達到一級A標,並外運到指定的污水處理廠,實現零排放,經環保部門審查同意後方可繼續經營。待大理市環湖截污工程投入使用後,接入排污管網。

公告明確,此次整治期限自2017年4月1日起,至大理市環湖截污工程投入使用為止。

其實早在3月20日光明網就刊發了一篇名為《大理州犧牲粗放發展,救洱海實施最嚴禁令》的文章。此文一出,霎時間在洱海客棧圈可謂是炸開了鍋。但蹊蹺的是,此文發出後只半小時就被刪除了。在這10多天時間裡,環洱海的客棧和餐館的老闆們,很多都焦慮得無法入眠。

客棧老闆之所以急得宛如熱鍋上的螞蟻,首先便是客棧關停之後,前期的投資或許就將付之東流。 而如何改進才可以正常營業、什麼樣的客棧可以改改進後可以繼續開、什麼樣的客棧必須關,說法也是不盡相同!政府也沒有一個確定的標準。

現在,大家終於等來了最確定的消息,儘管這是個大家最不想聽到的消息!

2、洱海污染,客棧和餐館並不是主要污染源

近年來隨著大理旅遊業的不斷發展,隨之出現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明顯,而擺在大理人民面前的最為嚴峻的問題就是洱海污染的問題。大片大片的藍藻開始的爆發,而且是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提前,原本清澈見底的洱海已經開始散發腥臭。

根據央視新聞聯播2015年9月的報道,監測數據顯示,洱海的污染源分為三類,其中畜牧糞便佔40%,農業污染佔20%,生活垃圾佔25%,5%是其他。

顯然,農牧業才是污染大頭,生活垃圾及其他只佔百分之三十!當然這百分之三十既可能是壓垮洱海的最重要的一個增量,也可能是推動其他污染源的原因。

因為人口增加要吃喝拉撒,自然會帶動農牧業的增長,農牧業要增長自然就會有污染……

據云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年末,大理市常住人口已達66.65萬人;2011年—2016年間,大理接待遊客的數量也從1545萬飆升至3859萬。常住人口的增多以及遊客數量的暴漲,超出了大理環境的自然承載能力,也就是說,靠現在環境的自然代謝能力,已經支持不了大理的人口規模和旅遊業的發展了。

更讓人絕望的是:大理農牧業的發展模式仍舊是粗放型發展模式,而且還大都集中在洱海上游,

農牧業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愈加的困難。

明眼人不難看出,大理環保問題尤其是洱海污染問題的根本原因是:迅速增長的常住人口和爆炸式湧入的遊客數量壓垮了本來就比較脆弱的環境!

因此,關閉洱海流域核心區的餐館、客棧其實並不是治污的最佳選擇。

即使關閉了核心區的餐館客棧,只要大理旅遊業的熱度不減,人口還是會繼續增長,這些餐館客棧老闆無非是換個地方營業而已,他們帶動的農牧業的需求還是會繼續,農牧業的污染也就不會減少,而農牧業所佔的污染始終是大頭。

況且,不在核心區營業的餐館客棧就沒有污染了嗎?

其實,遷到周邊更分散的村子和小區內經營的餐館和客棧,更沒有動力和壓力安裝任何治污設施,這些污染最終還是會回到洱海裡面,只是時間推遲一些、渠道變換一下而已,不知道當地政府有沒有考慮到這個情況。

同時,也有不少經營者感覺不公平。

污染物僅僅只是核心區餐館客棧存在?其他區域的餐館客棧就不產生污染嗎?他們的污染物也是通過各種城市下水道、河流排進了洱海,為什麼只關停核心區、只要求核心區的商家配備治污設備?

3、大理旅遊業大爆發的最大受益者是房地產開發商和出租房房東,他們應該多為洱海治理多出一份力量。

大理的客棧大多是小微企業、很多還是外地人在經營。

旅遊業大發展使得客棧經營者成為最讓人羨慕的受益者當中的一員。

但是客棧其實賺的只是小頭,最大的受益者顯然是房地產開發商和房東們。

大理的房價在過去幾年間翻了一倍多,古城內的商業地產甚至翻了幾倍、十幾倍;租金價格也狂漲不停,這些受益者從大理旅遊中獲取的利益最大,而且還不費心費力,可是環境治理的賬單,他們一點兒也不必負責,這公平嗎?

對於洱海污染的問題,管理者應該深思熟慮,人們希望政府能站在大理的長遠發展的基礎上進行更加科學理性的規劃和引導,既要管好沿岸客棧、餐飲、娛樂業的污物處理工作,也應該看到這些行業的存在其實是旅遊業發展的基礎和必要載體,規則應該既能穩定社會秩序,又能真正保護自然環境,同時也可以讓大理旅遊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發展,這樣才能以理服人。

只盯著小微企業發力,可能並不會收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人們要問:如果這些餐館客棧都關了以後,洱海污染還是不斷惡化,當地政府如何應對?

4、核心區的餐館客棧確實也該整頓,尤其是洱海沿岸地區一些商家!

如若洱海真的被污染了,那麼大理的旅遊產業也就談不上什麼可持續發展了,客棧也不是只是暫時關停,而是永久關停。

把板子打在客棧身上是有些不公,可是這幾年來,沿岸客棧數量的暴增和無序發展,尤其是很多客棧無證經營、偷排污水進洱海,顯然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以,客觀地說,大理客棧應該規範管理,嚴格要求環保達標。但是這樣的要求不能僅僅只是局限在環洱海的2000家客棧,大理古城、下關和周邊村落里的所有對外經營的場所都應該納入規範管理,環保執法應該一視同仁。

玩轉雲南在這提醒廣大想要在大理投資客棧的朋友,投資需謹慎,對未來越來越嚴格的各項管理要求得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和心理準備。大理,不會給那些只想賺錢不想負責的商家留有太多的空間,蒼山洱海之間的這塊寶地,其實已經有點超載了…


洱海,著名旅遊景區。進行水污染綜合治理、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是十分必要的。具體污染情況我並不熟悉,提不出有針對性的整治措施。

這裡,我感覺需要探討的有2個問題:

一、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的劃定。提問中「生態核心區範圍界定,指洱海海西和海北(上關鎮境內)1966米界樁外延100米、洱海東北片區環海路(海東鎮、挖色鎮、雙廊鎮境內)臨湖一側和道路外側路肩外延30米、洱海主要入湖河道兩側各30米的洱海流域。」。涉及到的數據,一般依據是什麼?參照飲水水源地保護區、種質資源保護區等有關規定,個人感覺洱海按水域邊界30米為界,是不是偏小。

二、保護區,一般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不曉得洱海也是否劃定了緩衝區和實驗區?其實緩衝區,也就是30米以外的區域,其可能的污染隱患,是非常容易進入水域的。所以加強緩衝區內主要污染源的清理和整治,可能比整治核心區內部分環保措施達標的客棧更加迫切和有效!

個人觀點,不一定正確!


眾所周知,現今國內旅遊業的發展十分迅猛,這都得力於國家的發展人民的富足,現在有了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去放鬆愉悅自我。

但是,有些不良商家或景區為了更多的利益,做出了一些令人氣憤的事情,雖然人們的生活富足了,有錢旅遊了,但這些都是自己的雙手通過正當途徑獲得的,如果被一些不良商家不正當所得,那不僅傷害了消費者,也帶壞了社會風氣,也給整個旅遊業的發展抹黑。

而近期大理洱海千家客棧被勒令停業核查的事情可以說做的很好,這是民眾的呼聲,這是旅遊業想要長足發展的大勢所趨,如果因為某些利益關係傷害了消費者的心,這都是得不償失的,不能因為一時的利益而不去看長遠的發展。所以說,此次的停業核查,雖然來的晚了點,但還算及時。

謝謝


一,從事實本身來說 。伴隨著遊客量增長帶來的住宿需求的增加,大理逐漸形成了環洱海客棧群、大理客棧群。而環洱海沿線旅遊服務業的迅速發展,導致洱海水質出現快速污染的現象。早在國家「十三五」剛開始的時候,大理就在全力推進洱海保護治理「四治一網」工作,針對洱海水質現狀及洱海流域截污治工程。而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更是嚴抓洱海保護治理工作,鐵腕整治洱海流域環境違法行為,體現在,(1)2016年10月,雙廊旅遊地標性客棧海地生活被勒令停業整頓,同時22家客棧餐飲經營戶因排污問題被依法進行查封工作。(2)2017年1月4日到7日,雙廊古鎮查封未安裝污水處理設施和未辦理排污證的25家客棧。(3)2017年1月7日,鳳儀鎮對波羅江、白塔河沿岸餐飲客棧無證經營戶19戶進行關停。(4)2017年1月9日、10日,大理市古城開展聯動執法,27家無證經營客棧遭到封停。查處力度之強可以見得。在嚴密的整治下,大理客棧行業形勢錯綜複雜,而客棧與保護洱海之間的關係也極為微妙。 2016年洱海流域污染負荷排放總量與2004年相比增加了50%以上。畜禽養殖、農業面源、農村生活、城鎮生活(含餐飲客棧服務業)排放是洱海流域的主要污染來源,而餐飲客棧服務業帶來的污染是增長最快的。 洱海的自然風光是客棧行業發展的重要依託之一,所以,對洱海水質造成污染的部分從業者,既是洱海環境污染的施害者,又是環境污染這一結果的被害者。面對洱海水質的污染以及大批客棧被查封關停的現狀,有人憂慮著行業未來的前景,有人倡導行業自律發起並簽定《洱海保護公約》。 二,就客棧方而言, 客棧的未來,還是要合法經營。客棧的發展,依然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所以,在符合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情況下去發展客棧,才是唯一出路。而不是躲避政府的管理。 面對大力度的整頓,行業帶頭著因以身作則,並儘可能的呼籲、影響、帶動同業的小夥伴。只有發展和保護並存方能持久! 三,從人們旅遊方面, 對洱海的保護刻不容緩,從業主角度出發,必須具有強烈的保護意思和行為,並要持之以恆。面對本次整頓,業主應從自身開始,所有生產污水都必須通過污水凈化設施處理,做好凈化後的尾水回收工作,做到污水統一收集處理,尾水統一收集使用,絕不讓一滴污水進入洱海,並在店內積極宣傳提高遊客的環保意識,客房用品上都要添加環保口號和提醒語句。


高原上的明珠,我們的母親湖一定要保護好,管理好,但要找出治理的根源,不耍以客棧污染環境,我記得在我十五發至二十:歲記得蒼山十八溪,彌萓河水都是洱海水質的源頭,但二十六歲以後,十八溪和彌萓河水哪裡去了,而且洱海海灘哪裡去了,水位高的時候洱海水會那麼的清,而水位低的時候會污染嚴重,治理洱海要找出根源,斷奇根本。


旅遊行業只是導火索,實質上洱海多條入水溪流上面都設置水電站,居民用水量供應不足,導致家家戶戶打井,切斷水系,無法保證大量的雨雪水注入洱海。1996和2003藍藻爆發,難道也怪客棧?

現在治理為時不晚,但是不要把所有的責任推到客棧身上,儘快出台治理辦法,解決方案。讓符合條件的客棧儘快營業。


關停是必然的,大理洱海有多大,一年有多少遊客來,定居的外來人,來自全國各地,在這樣下去,洱海在不保護好,我們能留給後人什麼,賣光了地,吃什麼,一個靠旅遊業發展大理,沒了大理特色,高樓不停建,,,,,,


旅遊景點的餐飲旅館等服務行業,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一次性勒令上千家客棧停業核查很罕見,行業整頓應保持經常化,發現問題及時查處,而不是等問題成堆,靠刮一陣風,搞一次運動就能解決全部問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